当前位置: 黑熊 >> 黑熊生活环境 >> 亚洲黑熊显神威,天生石猴遇强敌,西游记
祖师二百七十余岁,和尚、头陀众多,观音禅院为什么有道人?
《西游记》第16、17回,描写了唐僧与孙悟空来到一处观音禅院,结果禅院祖师——活了二白余岁的金池长老贪图唐僧袈裟,设计伏杀唐僧师徒不成,反而将千顷观音禅院火中付之一炬,此后锦襕袈裟辗转被黑风山黑熊精占有的故事。
在《西游记》这两回中,多次提到了观音禅院的“道人”。如“那和尚闻言,即命道人开了殿门......”“话说那孙行者一筋斗跳将出去,唬得那观音院大小和尚并头陀、幸童、道人等一个个朝天礼拜道......”
观音禅院和尚寺院里有道人,这是怎么回事?
原因其实很简单,在古时候,道人就有和尚的意思。这也很好理解,从佛教发源的历史说起,佛教在东汉末刚刚正式传入中国时(有史书记载的佛教最早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期),由于语言不通的原因,早期典籍多是以道家思想牵强附会其意思。因此,最早的和尚和道士其实十分相似。
我想,可能正因此,古时候的道人才有和尚的意思。
佛教传播路线图佛道融合,在汉代之后也是流行风尚,这在《西游记》中也有很好体现。
《西游记》第17回写道黑熊精、道人凌虚子、白花蛇妖——白衣秀士在芳草坡论道时,曾这样描写:“都在那里高谈阔论。讲的是立鼎安炉、抟砂炼汞、白雪黄芽,傍门外道。”
这里提到的“立鼎安炉”、“抟砂炼汞”、“白雪黄芽”,都是道教炼丹的必需品。鼎是炼丹鼎,砂指朱砂,白雪指汞(即水银),黄芽指铅。
有意思的是,就在这段情节里,还出现了一个《西游记》首创的成语——母难之日。
那情节写到黑熊精邀请两位道友参加自己的生日宴时,这样说道:“正说中间,那黑汉笑道:‘后日是我母难之日,二公可光顾光顾?’”
这里的母难之日,实际意思就是指自己的生日。
葛洪炼丹图黑熊精黑到了极致,比非洲人还要黑,被孙悟空说成是刷炭的?
在对黑熊精的特征描写上,《西游记》可以说是不遗余力。除了“黑汉”这种直截了当的描写,“黑风山黑风洞”这种侧面衬托,为了凸显出黑熊精“黑”的特征,还有十分详细精致的细节描写。
《西游记》中的黑熊精,碗子铁盔、乌金铠甲、皂罗袍、黑绿丝绦、乌皮靴、黑缨枪,浑身上下都是黑!
有原文一首诗为证:“碗子铁盔火漆光,乌金铠甲亮辉煌。皂罗袍罩风兜袖,黑绿丝绦軃穗长。手执黑缨枪一杆,足踏乌皮靴一双。眼幌金睛如掣电,正是山中黑风王。”
所以孙悟空说他,“如烧窑的一般,筑煤的无二!想必是在此处刷炭为生......”
黑熊精这个刷炭也不是字面意思上理解的刷煤炭职业,而是制墨中的一道工序,即把松枝或桐油燃烧后的烟灰从附着物上刷下来。
在后文孙悟空化身金池长老前去黑风洞的情节中,也对黑熊精的“黑”有了专门描写。
孙悟空变成金池长老的模样去见黑熊精时,他穿的也是一身的黑装束,脑袋上戴的是乌角软巾(黑的),上身穿的是黑绿纻丝袢袄(黑和绿),身上披的是鸦青花绫披风(鸦青色,也是黑的),麂皮皂靴(也是黑的)。
也有原文描写为证,“只见那黑汉子,穿的是黑绿纻丝袢袄,罩一领鸦青色花绫披风,戴一顶乌角软巾,穿一双麂皮皂靴......”
黑熊精的脸和身上,又都长了黑毛。从以上可见,黑熊精不只黑,还是有层次地黑,不分时候的黑(战服,常服都是一身黑)。
扮作金池长老的悟空与黑熊精黑风山黑风洞情节有张力,体现出孙悟空性情鲁莽,菩提祖师修为不算顶尖?
作为《西游记》的主要人物之一,原著中对于孙悟空的描写自然也不会少。
孙悟空闯黑风寨时曾说过一句狠话,“若牙迸半个不字,我推倒了黑风山,躧(人民文学出版社版本的简体字是足字旁加一个丽字)平了黑风洞,把你这一洞妖邪,都碾为齑粉!”这里躧的意思很多人不知道,其实就是踩、踏的意思。作为名词,还有鞋子的意思。
在对孙悟空的行为描写,《西游记》明显希望突出他莽撞的个性。
孙悟空为什么是莽撞,而不是一般人认为的英勇无敌呢?
这可以从其他一些侧面描述体会出来。(以下为个人感受)
《西游记》第二回写到菩提祖师赶孙悟空回花果山时,曾经这样描写:“祖师道:‘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不字,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番身!’”
在这里,菩提老祖已经再三叮嘱孙悟空不要说出自己的师承,还以性命相威胁。可在黑风山上,孙悟空还是忍不住将这个消息透露了出去。
孙悟空-特写镜头原文有:“一点诚心曾访道,灵台山上采药苗。那山有个老仙长,寿年十万八千高。老孙拜他为师父,指我长生路一条。”
只要灵台山没有第二家道观,菩提的身份在九九八十一难一开始就已经泄露了出去!
所以说,菩提究竟是为了孙悟空性命安危考虑,还是单纯不愿意将绝密法门传给一个“大嘴巴”,而将孙悟空从灵台方寸山赶回花果山,还值得商榷。
因为单纯就这两个情节看,菩提祖师绝不像传说中的那样是一位修为比肩如来的隐世高人。相反,在孙悟空得道之初,他就似乎已经压制不住孙悟空,就此才将孙悟空从灵台方寸山赶走。
灵台方寸山再说回《西游记》中的动作描写。
孙悟空与黑熊精打斗场面中使用的“阴棍手”、“急三枪”、“白虎探爪”、“黄龙卧道”,都是真实的枪棍招数。
而孙悟空和黑熊精总共打了两次,一次碰上中午饭,黑熊精“撤身入洞”,不打了;一次碰上晚饭,黑熊精“化阵清风,转回本洞”,又不打了。
看了这两段战斗描写,相信大部分人都会有个疑惑,黑熊精的石洞到底是什么宝贝?孙悟空的金箍棒十万八千斤,一般的小山小洞,一棍子下去,保证成为齑粉。都会像被孙悟空在路上碰到的送信“小校”一样,被砸为肉饼,拖至路旁。可这个黑风洞,为什么孙悟空都没有尝试过砸上一砸?
黑熊精和悟空的战斗场面疑惑归疑惑,原文中确实也有一些蛛丝马迹。
从孙悟空冒充成金池长老,进入黑风洞中,被黑熊精识破从而一战的只言片语来看,这个洞确实结实。在孙悟空和黑熊精的大战之下,似乎也没有损毁多少。
黑风山芳草坡金箍棒挨一下便死,白衣秀士不仅是中药得道,还是蛇尸成精?
除了精彩的打斗场面,精致的人物刻画外,《西游记》中还有许多令人拍案叫绝的奇思妙想。
在黑风山芳草坡被孙悟空一棒打死的白衣秀士(白花蛇精),竟然是一味中药!
在这里,首先得讲清楚白花蛇的意思。白花蛇,即蝮蛇科动物尖吻蝮(五步蛇)的干燥全体。通俗点讲,也就是五步蛇掏空脏器之后晒干而成的尸体。中药(尸体)成精,走的还是炼丹成仙道路,这种想象力确实算想前人所不敢想!
白衣秀士——新版《西游记》而且,《西游记》中对于黑熊精的描写也十分充满想象力。
因为常年礼佛,因此黑熊精行为举止十分得体,观音菩萨似乎对此也多有赞赏。他写给金池上人的请柬用词考究,文雅得体。首句以“侍生”开头,末句用“是荷”结尾。“是荷”这个词语在现在看来十分奇怪,实际上却是古人书信中的常见词,用来对受到的帮助或恩惠表示感谢。
除此之外,《西游记》中还描写了一些作者本人对于佛教的体悟。
在描写到观音的法相时,作者将其视为一种变化术,和孙悟空的三十六变类似,但是却能化身亿万。这体现出,即使在佛教相当兴盛的明代,当时人理解佛教的思路仍旧是从道教黄老思想进行类推。不过,也侧面体现出了佛教在当时的兴盛。
观音菩萨原文在描写到孙悟空南海请观音收服黑熊精的场面时,写到孙悟空对观音的变化术十分惊奇。
他连连感叹道:“还是妖精菩萨,还是菩萨妖精?”在描写该变化时,《西游记》原文有这么一句描写,“尔时菩萨乃以广大慈悲,无边法力,亿万化身,以心会意,以意会身,恍惚之间,变作凌虚仙子。”
凌虚仙子,就是刚刚被孙悟空一棍打扁的道人,孙悟空和观音前去黑风洞时恰巧碰见他前去参加黑熊精的生日宴。
当时,凌虚子手捧两颗仙丹,大家可以猜猜,这两颗会是什么仙丹呢?
《西游记》如此包罗万象,多思考一些,说不定会有意外收获!
手捧丹药的凌虚子(原创内容,转载需征得作者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