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熊 >> 黑熊的繁衍 >> 野生动物伤人频现,保护人也该有更多举
最近接连发生两起野生动物和人的冲突事件。一是云南澜沧一位48岁村民被野象攻击不幸身亡,另一件事是北京密云一个村的大片玉米被野猪“祸害”。无论野象还是野猪,都是受保护的野生动物,人当然不能去找它们“复仇”,可是面对频发的人命财产损失,还是需要思考更多的防御之道。
从新闻报道释放的信息看,云南澜沧野象出没的危险性已经不是第一次体现。年当地一名农妇在庄稼地遭野象攻击死亡,年当地一名野象检测员遭象群攻击致死。因为接二连三的悲剧事件,当地之前已经设置了20余位野象监察员,最近又新增了9名。可是不得不承认的是,靠有限的人力盯防,恐怕很难彻底消除隐患。因此,如何在尊重野生动物习性的基础上筑牢“保护人”的防线,也是一个长期的议题。
对于野象为何在当地伤人,前几年当地林业部门负责人曾有分析,认为是野象曾经的活动地带被开发成了打农药的橡胶林,生存空间遭受挤压,所以长时间待在了河乡。可以想象,如果象群从一个比较大的生存空间被驱赶挤压,那必然的结果就是和人的冲突几率增加。尽量把野象原有的“领地”还给它们,或者开辟新的足够的活动区域,才有可能减少这样的悲剧事件。
当然,即便加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给它们充分的领地,也不代表就绝对安全。北京密云的野猪出没,揭示的是另一种困境,即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到位之后,它们也可能加速繁殖扩张,从而侵犯到人的领地。密云“猪进人退”的现象正在出现,因为村民不能伤害作为保护动物的野猪,又没有足够的人力精力去防范野猪糟蹋庄稼,只能选择退让,现在“靠山的地基本都喂给了野猪”。
事实上,这种野生动物和人抢“地盘”的现象,正在更多地方呈现。今年5月份,四川绵阳一村庄发生黑熊袭人悲剧,导致3名村民身亡,其中还有一位为了保护孩子而遭遇不幸的母亲。有村民就提到,当地已经多年没有出现过黑熊踪迹,上一次黑熊出没还是30多年前。近几年因为生态改善,黑熊种群恢复,活动领地变大。这就对当地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是把不多的村民搬迁进一步给黑熊让地,还是对黑熊的扩展进行人力干预,需要更多专业的考量。
除了事先防范,出现类似事故之后的救济,也应该将“保护人”作为考量重点。《野生动物保护法》就规定,因保护本法规定保护的野生动物,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或者其他财产损失的,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补偿。落实到各地,也制定出台了一些相应的办法,比如,按照《北京市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造成损失补偿办法》,野生动物造成农作物损失,应该按照核实的损失量和当地区(县)上一年度该类农作物的市场平均价格计算,补偿全部损失的60%至80%。可是当地有村民反映,有一年只申领到60元补贴,因为觉得钱少后续都不愿意麻烦了。
可见相关的补贴标准或者落地执行情况,还有改善的空间。保护野生动物社会早有共识,但政策要及时跟上现实的新变化,调整事先防范和事后补偿的措施,在保护野生动物和保护人之间,取得更好的平衡。
(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