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熊 >> 黑熊的繁衍 >> 西游记沙僧和唐僧代表什么两者不止是师
西游记》是四大名著之一,是当之无愧的经典著作。在浩如烟海的书籍著作之中,能被选为四大名著,其背后自然有许多人生道理,和众多不为人知的深意。
文章中,已经写些一些关于孙悟空和猪八戒代表的内容,和其中的含义。这一篇改写道沙和尚和唐三藏,他们分别代表了什么?其中又有什么隐藏的玄机呢?
唐僧、沙僧、八戒
沙悟净沙僧,本来是天庭上的卷帘大将,因为失手打破玉玻璃,而被贬到流沙河的东岸之上。一时之间,也做起了水怪。后来有幸得到观世音菩萨的教化和指引,愿意保护唐僧去西天取得真经,走上正路。
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
至于沙悟净,这个名字,是观世音菩萨深起的。指流沙河为姓,起法名为悟净,所以沙僧被叫做沙悟净。也与悟空、悟能,相互对应和顺承。
之所以叫悟净,是因为沙僧有罪在身,在佛家称之为业力。所以在西游记之中,沙僧总是担着行李,负重前行。沙僧所代表的,正是修行之人的业力,每个人都有业力,只有好好修行,才能消除。正所谓,万般带不走,只有业随身。
前一篇,也写道猪八戒代表着前五识,孙悟空代表着第六识。而沙悟净,则代表着人的第七识。第七识为末那识,末那识是第八识的根,执着于对第八识的追求,而唐僧正是代表着本体,也代表着第八识。
正因如此,沙和尚才会在流沙河之处,吃了九个领经人,项上带着九个骷髅的项链。终于等到了时机成熟之际,十世轮为修行人的唐三藏,保护他西天取经。
九个骷髅化为一只法船,方能渡唐僧过流沙河,骷髅也化作阴风不见了。这也是物尽其用,业力使然的结果,终于等到了唐僧,也终于释然了。
沙僧挑着行李
凡事皆有因果。因此,修行的人,要明白业力的存在,这只是一个名词,也可以理解为宇宙中的一种不生不灭力量。从人的身、口、意,三个方面而来,因此人要心存善念,口出善言、身行正道,方才不负这一生。
唐三藏唐僧,是全文的核心所在,正是他历经了八十一难,才取得了真经,实现了他这一生的价值。
唐僧代表的是本体,真正的修行之人,一定要降伏其心,去除种种欲望,消除自身种种的业力,这也是他三个徒弟所分别代表的含义。所以他们是一个整体,看似是师徒四人,其实就是一个人的修行。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修行成功,取得真经。
在这一世之中,三藏法师,就是肉体凡胎。因此在取经的这一路,他也有过担心,有过害怕、有过抱怨、有过嗔恨,不过正是因为这样才真实,这才是一个普通人应该有的样子。
在修行的道路上,不断地转变。能降伏其心,才能缘起性空,看清事物的本质原因。所以在此之前,只有孙悟空能看清妖怪,而唐僧他们并不能。
能去除五蕴欲望,才能心无杂念,实现自己的本领和价值。能业力圆满,才能真正地了解真理,少一难都不行。因为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在取经之后,还遇到大鼋龟那一难,这是无法避免的,天命如此。
唐三藏和女儿国国王
唐僧之所以发大愿去西天取经,道心分毫不退,就是因为他是金蝉子转世,做了十世的修行之人。所以他代表的是人的第八识,阿赖耶识。
正是因为这潜藏的种子,不断地在三藏法师的心中萌发,所以他才能如此地坚定,取到了最后的真经,开启了真正的般若智慧。
人一定要明白人生的意义,明确自己的志向,并坚持不懈,书写自己的人生篇章,绽放自己的人生光芒!
沙僧和唐僧不仅是师徒关系,更是代表人的第七识和第八识,第七识注定追寻第八识,意义深远。沙僧吃了取经人九世,也注定要挑着担、牵着马、护他一世周全,一起取得真经。
看完西游记,就会了解到,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人生之中总有磨难。早日了解人生意义,好好修行,走向正确的人生方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足矣!
往期作品
90后再读《西游记》,人生是由浅向深的过程,亦是一场修行
西游记中有三个金箍,给了黑熊精和红孩儿,怎么不给八戒和沙僧呢
《西游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真正意义,主要原因有两点
孙悟空遇到镇元大仙为什么逃跑都不行?镇元子到底有多厉害?
文/路遇道
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