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熊 >> 黑熊生活环境 >> 他是西游记里的良心好妖怪,却被行者打死,
《西游记》作为神魔小说,其实写的不是打打杀杀,也都是那些个人情世故。
孙悟空在西行路上降妖捉怪,遇上搞不定的,就要般救兵,天上地下没有他请不来的,突显的就是人情广。
近年来还流行一个梗,说是有背景有实力的妖怪都被收了去,代表人物有黑熊精、红孩儿、牛魔王等;没背景没实力的就要成为孙悟空棒下死鬼,代表人物有南山大王、荆棘岭树精,犀牛精等。
今天也列举几个《西游记》中小人物的代表,看一看没有后台的下场。
第一个是观音菩萨座下金毛犼,在麒麟山獬豸洞当大王时的心腹小校有来有去。
按照原著的讲述,这个金毛犼毕竟是观音菩萨的小弟,颇知些礼仪,出兵伐战还讲究个先礼后兵,派有来有去到朱紫国下战书。
这有来有去非常有意思,在路上念念叨叨,可怜朱紫国一城百姓,害怕朱紫国王不识好歹,违逆了大王意思。若是惹来争持,大王施展神通,祭出烟火飞沙,那君臣百姓岂不是死得干净。我等到时虽然占了城池,称王称霸,只是天理难容。
你瞧瞧,像这等有善心、有慧根、有见识的好妖怪,按照佛祖众生平等的理论,应该度化至西方世界,助其脱离苦海才是。
谁成想悟空这厮不知好歹,偷偷摸摸在后面给人家开瓢,把好好的脑袋瓜打个稀碎,有来有去变成有去无回。
但是话又说回来,还得怨小妖怪自己悟性不够,光顾着发善心,不知道努力修炼,如果也练出个三昧真火,把猴哥再烧晕一会,怕也能做一个善财小妖,或者和黑熊精一起当个守山大神。只可惜好妖没好报,没实力没背景,只能阎王爷那里报道。
说完小妖怪,再说说另一档子事。凤仙郡师徒求雨这一回的故事也非常有意思。
话说凤仙郡亢旱三年,滴雨未下,百姓颗粒无收,多有饿死。唐三藏看在眼里,痛在心里,知道自己徒弟神通大,人情广,便让行者施展手段求一场瓢泼大雨,救济一下苦难百姓。
行者也瞧不得百姓受苦,于是念咒叫来龙王,才知是玉帝旨意,不让下雨。
行者见龙王的门路走不通,直接上天询问玉帝,却引出鸡啄米山,狗吃面山的荒唐事。
而事情的根由是玉帝当年巡游天下,正好来到凤仙郡,又正好肚子饿,想吃些贡品充饥。不想供桌被郡守掀翻,贡品撒了一地,又正巧被一旁的狗给吃了去,这才惹得玉帝勃然大怒,觉得丢了面皮,回到天宫便下一道旨意,不给凤仙郡下雨,出一出心里的恶气。
你想想三年滴雨未下,也不知道饿死了多少百姓,又不知道有多少庄户家破人亡。这造的孽,到底是算给吃了贡品的狗,还是算给掀了桌子的郡守。
要是算给狗,那就要剥皮削骨,炖了吃肉;要是算给郡守,那就得罢官免职,还应当游街示众;那要是算给玉帝呢?嘿嘿!原著中孙悟空都没敢算。
最后瓢泼大雨降了下来,满郡百姓还得感恩戴德。
你瞧瞧,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为了和畜生争个面子,竟闹起小脾气,百姓死活全不放在心上。这做派真是大失风度,当年悟空把他的天宫闹翻,果然不亏。
要说玉帝也是作了个把孽,真正作孽多的却是佛祖。当年他舅舅大鹏明王在狮驼岭聚义,和青狮白象可是吃了一城的百姓。
作为外甥的如来,即使没有亲自动手,也要问个管教不严之罪,按照古时的律法,我看判个连坐最是恰当。
而且像大鹏这样凶顽成性的扁毛,不知如来留着干嘛,直接打杀不好吗,非要给自己弄个舅舅,这是想过一过外甥瘾,体验一下从未有过的亲情吗?
也不知狮驼城那一城百姓的冤魂,有没有地方说理,十殿阎王接到状纸,敢不敢管上一管,把如来和大鹏拘来问罪。
如果比较一下的话,凤仙郡的百姓倒是幸福了许多,最起码没有被团灭。
说到这里,再讲讲通天河里,那个吃童男女的鲤鱼精,观音菩萨把他收回珞珈山后,也不知道炖了没有。
吃小孩可是十恶不赦的大罪过,不炖鱼汤用来补身子,可是难消其罪恶的,最好是黑熊精管洗剥,惠岸行者整调料,红孩儿起锅烧油,龙女准备桌椅碗筷,菩萨一旁掠阵,坐等开饭。
你看看,《西游记》里的玉帝、佛祖、菩萨,这些高高在上的仙神,可都是造了孽的,即使没有亲自动手,也得是个包庇罪。
而那些小人物们,除了瑟瑟发抖,就只能自认倒霉,怪自己不幸生在西天路上,下辈子一定擦亮眼睛,投个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