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熊

都知道西丰是梅花鹿故乡,其实西丰的人参也

发布时间:2025/5/4 11:00:05   
白癜风北京专家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我是土生土长的西丰人,对家乡非常熟悉,我是听老人们讲西丰故事长大的,这里发生过什么事?出现过什么人物我多多少少都听过,但听得最多的是这里的梅花鹿多,人参也不少。因为西丰属于长白山的余脉,气候环境跟长白山差不多,唯一差别就是这里属于丘陵过渡地带,山没有那么高,但资源一点也不比山里少。过去听老人讲,西丰这地方非常养人,四季分明,很少有大涝大旱的年份,水草丰美,非常适合野生动物生长。从过去的地名什么野鸡背、野猪砬子、黑瞎子沟就可见一斑。西丰是闻名遐迩的鹿乡就不必说了,西丰过去也是人参的生产地。过去老西丰人都知道国营鹿场一般都兼营参地,对外也叫参茸场,其实在东北土特产类目里参茸是不分家的,共同被列为“东北三宝”!30年前,整个长白山地区兴起了林下资源开发热潮,西丰人从那时起也有人开始种植林下参。因为林下参是在完全野生条件下生长,跟野山参差不多。据说当年有的农民把参籽儿随便撒到山上就不管了,后又倒手卖给了别人。因为人参只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才发芽,环境不具备是不发芽的,现在那些林子已经价值连城了,因为有的林子承包者自己都不知道当年的参籽出没出?几年前,上海的几个商人跟当地的一个参茸经销户合作开发当地的林下参资源,刚好是人参开花的季节,我在钓鱼乡林场的大山沟里,现场拍了很多人参的照片,真是开了眼界。我是个剪纸爱好者,也喜欢民间故事,曾跟老人们学剪人参娃娃。关于人参娃娃的故事我已经不知听过多少遍了,小时候看过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人参娃娃》动画电影。那时候,农村比较落后,我们家连电灯都没有,唯一的娱乐的方式就是每天晚上听老人们讲故事,特别是夏夜,孩子们围坐在姚奶奶跟前,点上一把艾蒿编的熏蚊子用的艾蒿辫子,头顶星星,个个小眼睛晶亮,期待着姚奶奶嘴里的每一个字,这样的时候真的令人难忘。我最喜欢听姚奶奶的人参娃娃故事,她讲得跟电影里的不一样。她说在我们家后山上有个老人参精。他有一大帮孩子,这些小人参精都穿着红肚兜,非常小,走路没有声音,他们会经常到村口的那口井喝水。村民早晨打水时能看见喝水的小人儿,但一靠近,小人参精就不见了。村里有个挖棒槌的老把头,他从不轻易讲这些,他说这是个规矩,如果把他们看到人参娃娃的事讲出来,人参精听到了就会搬家。关于人参娃娃的故事,我听到过很多种版本,大同小异,讲的都是怎么抓到人参娃娃或人参娃娃跑掉的,却很少听到人参吃人的故事。我就听到过人参精害人的故事,也是姚奶奶讲的。她说从前有对师徒一块进山挖棒槌。按规矩挖参人在进山前都要拜山神,可是徒弟因为别的事没跟师傅一块拜,就进山了。这次师徒俩非常不顺利,一连十几天也没有挖到人参,眼看着天凉了,挖人参的最佳时期已过。这天晚上,徒弟起来撒尿,突然发现一个小男孩坐在树杈上向他招手,他灵机一动,心想这不就是传说中的人参娃娃吗?于是他悄悄跟在小男孩身后,向林子的深处走去……师傅发现了,急忙拿出猎枪跟了出去。不一会儿,徒弟就感觉情况不妙,那小男孩把他带到了一个悬崖边,他隐隐约约嗅到了一股腥臭气,这时他才明白已经来不及了,只见一只黑熊张牙舞爪向他扑来……故事就是故事不能当真,过去经常听说有人在某某山上意外挖到野山参,但非常稀少。西丰越往东南走山越高,振兴镇的冰砬山和凉泉镇的城子山海拔都在米以上,植被非常好。记得80年代报纸上就看到过有当地农民挖到了野山参和灵芝的报道。这些年林下参多了,连很少见的专门吃人参籽的棒槌鸟也都回来了,关于西丰的一些老故事我还听到过一些,不知你喜欢不喜欢?欢迎讨论,也希望讲出你的家乡故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903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