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熊 >> 黑熊生活环境 >> 道教东皇公与西王母信仰的来源考
东皇公与西王母信心的原因很早,明朝的《西纪行》中有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让西王母原形而成的王母娘娘成了人人皆知的人物,但东皇公能否是玉皇大帝,咱们还不能确定。本文从文件的角度来考查东皇公与西王母的信心。普遍觉得西王母早出,而东皇公晚出。
一、西王母信心
大部份学者觉得西王母与由华夏西朔方昆仑传奇散布蜕变而来的。在华夏相关西王母的记录,最先见于《山海经》。
《山海经》是一部旷古散布的口头文学,据西汉刘向《上〈山海经〉表》说:“《山海经》者,出于唐虞之际……禹别九州,任土做贡,而益等类物善恶,著《山海经》。”此中数篇的年头可上推到大禹的年头,但大广大学者觉得《山海经》以文字的形态定稿或者相当晚,且《山海经》经各篇成书年头不一。有学者觉得《山海经》大抵也许分为三个部份:一,《大荒经》四篇和《国内经》一篇;二,《五藏山经》五篇和《国外经》四篇;三,《国内四经》四篇。三个部份以《大荒经》四篇和《国内经》一篇成书最先,大抵在战国初年或中期;《五藏山经》和《国外经》四篇稍迟,是战国中期此后的做品;《国内经》四篇最迟,当做于汉朝初年。[1]
西王母在《山海经》中凡三见。成书年头最先的《大荒经》中的《大荒西经》曰:
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此后,黑水从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烈焰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2]
由此段记录也许得悉,最先的西王母不是“神”,但与“人面虎身”之神同居“昆仑”当中,而其征象尽管虎齿、豹尾,但称为“人”且“戴胜”。在厥后成书的《五藏山经》中的《西山经》曰:
又西北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头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3]
在此段记录中,西王母曾经成为了替天呈现威猛严厉及惠临五种灾祸的神祇。其相貌与前方引文记录的基本雷同,坚持了“豹尾”、“虎齿”、“戴胜”三个特色。《山海经》中成书最晚的《国内四经》中的《国内西经》曰:
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虚北。[4]
在这边,西王母的征象曾经有了较大的改变,仅“戴胜”与前雷同,而“豹尾”、“虎齿”的征象则不再被记录。对于三青鸟,《大荒西经》中曰:“有西王母之山……有三青鸟,赤首黑目,一名曰大鵹,一名曰少鵹,一名曰青鸟。”[5]这三只青鸟是为西王母的随从。
到了与《国内四经》成书年头相仿的《穆皇帝传》里,西王母的征象再次蜕变。《穆皇帝传》曰:
谷旦甲子。皇帝宾于西王母。乃执白圭玄璧,以见西王母,好献锦组百纯,组三百纯西王母再拜受之。乙丑,皇帝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皇帝谣曰:“白云在天,丘陵自出。道里长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皇帝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均匀,吾顾见汝。等到三年,将复而野。”西王母又为皇帝吟曰:“徂彼西土,爰居其野。豺狼为群,于鹊与处。嘉命不迁,我惟帝女。彼何世民,又将去子。吹笙鼓簧,中央飞翔。世民之子,惟天之望。”皇帝遂驱升于弇山,乃纪丌迹于弇山之石而树之槐。眉曰“西王母之山”。[6]
在《穆皇帝传》里,西王母的言行却又像一位优雅儒雅的统制者。当周穆王乘坐由造父驾御的八骏环游天下时,西巡到昆仑山区,他拿出白圭、玄璧等玉器去拜会西王母。第二天,穆王在瑶池宴请西王母,两人都做了一些诗句彼此庆贺。再到后代的《汉武帝内传》中,则将西王母描述成仪表绝世的女神,曰:
王母上殿,东向坐,着黄锦袷襡,文华鲜明,光仪淑穆。带灵飞大绶,腰分头之剑。头上大华结,戴太真晨婴之冠,履玄琼凤文之舄。眎之可年卅许,修短得中,天姿掩蔼,相貌绝世,真灵人也。[7]
《山海经》中记录的西王母,过程《穆皇帝传》至《汉武帝内传》的慢慢蜕变,进而蜕变成后代做为女仙之首的西王母的根底征象。
有学者觉得西王母是由月神蜕变来的。汉《淮南子》记录有西王母的传奇,也许看出西王母与“月”的瓜葛。《览冥篇》曰:“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8]《淮南子》中的这则传奇,其年头也许回溯至先秦。《文选·祭颜光禄文》注引《归藏》曰:“昔常娥以西王母不死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9]《归藏》一书约为战国时所做。年3月,湖北江陵王家台15号秦墓中出土了《归藏》。王家台《归藏》举世注目,一些学者觉得它便是商易。但有学者凭借王家台《归藏》实质多出《穆皇帝传》能力的本相,认定王家台《归藏》必成书于《穆皇帝传》此后,属战国做品。[10]故西王母与月神之联络当上推于先秦之战国期间,可知西王母的征象涌现确切较早。
二、东皇公信心
东皇公又称东王公,普遍觉得东皇(王)公的涌现,最先不会早于汉朝。但也有学者觉得东皇公是屈原《九歌》中第一篇所述“东皇太一”神的蜕变,则可将东皇公的涌现上推至战国期间。但“东皇太一”神除屈原所述除外,并无另外文件参证,是为孤证。
东王公或在汉初已广大散布,李昉《安好广记》卷一引前蜀杜光庭《仙传拣到》:“昔汉初,赤子于道歌曰:‘著青裙,入天门,揖金母,拜木公。’”[11]其原因可上推至陶弘景《真诰》,其卷五曰:
昔汉初有四五赤子,路上画地戏,一童谣曰:“著青裙,入天门,揖金母,拜木公。”到复是隐言也。时人莫知之,唯张子房知之。乃往拜之,此乃东王公之玉童也。所谓金母者,西王母也。木公者,东王公也。神仙拜王公,揖王母。[12]
东汉此后,最先较详细记录东王公的是《神异经》。此书托名汉东方朔撰。《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四二云:“此书既刘向《七略》所不载,则其为依靠,更无疑义。《晋书》张华本传,亦无注《神异经》之文,则并华注亦似属假借。(陈)振孙所疑,诚为有见。然《隋志》载此书,已称东方朔撰,张华注,则其伪在隋从前矣。观其词藻缛丽,格近齐梁,当由六朝文人影撰而成,与《洞冥》、《拣到》诸记前后并出。”[13]
《神异经》仿照《山海经》体例,分《东荒经》、《东南荒经》等九个篇目,其《东荒经》云:
东荒山中有大石室,东王公居焉。长一丈,头发皓白,人形鸟面而虎尾,载一黑熊,左右顾望。恒与一玉女投壶,每投千二百矫,设有人不出者,天为之(口医)嘘;矫出而脱悮(悟)不接者,天为之笑。[14]
《中荒经》云:
昆仑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周圆如削。下有回屋,方百丈,神仙九府治之。上有大鸟,名曰稀有,南向,张左翼覆东王公,右翼覆西王母。背上小处无羽,一万九千里。西王母岁登翼,会东王公也。[15]
晋葛洪《元始上真众仙记》记曰:“元始君经一劫乃一施,太元母生天皇十三头,治三万六千岁,书为扶桑大帝东王公。”[16]《真灵位业图》将其排在上清左位,号曰“太微东霞扶桑丹林大帝上道君”[17],《仙传抬遗》称“木公,亦云东王父,亦云东王公。盖青阳之灵魂,百物之先也。冠三维之冠,服九色云霞之服,亦号玉皇君”。[18]显示了其由日神蜕变而来。
三、东皇公西王母信心涌现的年头考
据后汉成书的《吴越春秋》,或可将东王(皇)公的涌现提早至春秋末期。《吴越春秋·勾践诡计外扬》曰:
医生种曰:“夫九术者。汤文得之以王,桓穆得之以霸。其攻城取邑,易于脱屣。愿大王览之。”种曰:“一曰尊天事鬼……九曰利甲兵以承其弊。凡此九术,君王绝口无传,守之以神,取天下不难,而况于吴乎?”越王曰:“善。”乃行第一术,立东郊以祭阳,名曰东皇公,立西郊以祭阴,名曰西王母。祭陵山于会稽,祀水泽于江州。事鬼神二年,国不被灾。越王曰:“善哉,医生之术!愿论另外。”[19]
文种破吴九术,第一术即是“尊天事鬼以求其福”,而勾践尊行之,“立东郊以祭阳,名曰东皇公,立西郊以祭阴,名曰西王母。”《吴越春秋》称东皇公、西王母是古代越人的信心之一,倘若《吴越春秋》的记录属实的话,则东皇公的涌现,目下推于春秋末期。怜惜这仿佛又是孤证,尚无另外文件提到东皇公(东王公)为春秋期间越人所信心。不过,《吴越春秋》是后汉山阴人赵晔所撰,于是最少咱们也许确定在东汉时,东皇公和西王母确切是那时于越人的信心。这一点也许从考古资估中取得证明。
从汉朝绍兴,即越人的聚积地出土的汉朝铜镜来看,东王公和西王母信心最少在东汉期间曾经是融入浙江民间的糊口中了。在华夏考古中,华夏古镜以汉镜出土的数目至多。从考古材料来看,汉朝是我国铜镜进展的要害期间,周全汉朝铜镜进展的蜕变来看大抵可分为三个阶段:汉武帝期间、西汉末王莽期间和东汉中期。此中东汉中期及此后,是华夏古代铜镜的一个要害进展阶段,不仅在铜镜的技能和纹饰构造上更为繁杂,并且此际的铜镜素材更为遍及。此中,也许异军崛起的画像镜为代表。何谓画像镜?是指以神像、史书人物、车骑、歌舞、龙虎瑞兽……等为素材,配以浮雕本领来体现的一种铜镜。从当前的考古材料来看,画像镜于是浙江绍兴出土至多。除了绍兴除外,浙江杭州、江苏扬州、南京、湖北鄂城都有画像镜出土。
从上述出土的画像镜之体现素材来看,最罕见的便是神仙心思中的人物——东王公和西王母。[20]东王公与西王母除以图象涌目前画像镜中除外,尚有铭文涌现,在汉“尚方”镜铭中,有“尚方做竟其大巧,上有神仙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东王公、西王母。”[21]东王公和西王母的素材此际屡屡涌目前画像镜的主旨纹饰和铭文当中,正响应出东王公和西王母的信心曾经做为一种风气文明融入民间糊口当中,成为玄教神明征象的要害原因之一。
[1]袁珂:《〈山海经〉写稿的时地及篇目考》,《中汉文史论丛》第7辑。
[2]袁轲:《〈山海经〉校释》,上海古籍出书社年版,第页。
[3]袁轲:《〈山海经〉校释》,第31页。
[4]袁轲:《〈山海经〉校释》,第页。
[5]袁轲:《〈山海经〉校释》,第-页。
[6]《道藏》第5册,第40-41页。
[7]《道藏》第5册,第48页。
[8]《淮南子·览冥篇》。
[9]《文选·祭颜光禄文》。
[10]朱渊清:《王家台〈归藏〉与〈穆皇帝传〉》,《周易协商》年第6期。
[11]《安好广记》卷一。
[12]《道藏》第20册,第页。
[13]《四库全书总目撮要》卷一四二。
[14](汉)东方朔:《神异经》,光绪元年湖北崇布告局版,第1页。
[15]同上书,第9页。
[16]《道藏》第3册,第页。
[17]《道藏》第3册,第页。
[18]《仙传抬遗》,《安好广记》卷一引。
[19]周生春:《〈吴越春秋〉辑校汇考》,上海古籍出书社年版,第-页。
[20]张秀君:《浅论绍兴出土汉朝画像镜之主神及其响应之神仙心思——试以东王公与西王母来切磋》,《玄教化摸索》第五号,台北:玄教化摸索出书社年版,第1-66页。
[21]王士伦:《浙江出土铜镜(改正本)》,文物出书社年版。
点击查精选玄教与数术文章:
看玄教神仙怎样点评各大量教
佛道信心搀杂,你确定你信的是释教?
“玄教华夏化”与代表华夏宗教文明走出去
道经研读之《老子想尔注》
让你看一个不同样的左慈
韩煜疆好文得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