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熊 >> 黑熊的天敌 >> 简谈西游记对阶级划分的落后性与积极性
《西游记》诞生于我国古代,明朝。这个时期的人们,是受着社会阶级成分的限定与压制的。
虽然早在秦末,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就提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然而,千百年来的封建桎梏,最多是为人们提供了科举等少数的可以改变自己阶级成分的方法,却没有真正的打破阶级之间的赤裸裸的压榨。
而这种阶级之间的不平等,即使是在《西游记》这种浪漫的神话故事中,也是有所体现的。
今天,就这个问题,咱们来探讨一下。
《西游记》故事中,对待阶级的落后思想,主要在于师徒众人的出身问题。
历史上的唐玄奘法师,是不具有任何官家背景的。甚至,最开始的取经行为,也未获得官方的认可。
而在《西游记》故事中,唐僧的父亲成了状元、大学士,母亲是丞相的女儿,自己更是和唐太宗拜了把子,同时还被册封为“左僧纲、右僧纲、天下大阐都僧纲”,同时,在神仙阵营中,还被添加了如来弟子,金蝉子转世的神圣光环。
原本实际历史上,唐玄奘法师,以一己之力,平凡的出身,完成了取经壮举,而在《西游记》故事中,唐僧的阶级背景,被美化了。
当然,对情节角度讲,我们不能否认这种美化行为对《西游记》故事本身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无论如何,这种刻意的美化,是《西游记》故事的阶级思想的落后性的体现。
进一步,更具有代表性的,是猪八戒和沙和尚的出身。在《西游记》原文中,依照如来佛祖的明确指导,是要挑选有能力的妖怪来降服,作为唐僧的徒弟的,结果,观音菩萨作为执行人员,挑选的都是有着正统的天神出身的被贬的神仙。
可以说,猪八戒和沙和尚的角色确认,是《西游记》故事中的阶级观点落后性的典型代表。
然而,在存在阶级观点落后性的同时,《西游记》故事中,也是存在着一定的积极性的。
典型的,就是偷了袈裟的黑熊精。
出身是个妖怪,典型的阶级成分有问题了。然而,作为妖怪,这黑熊精反而懂得认真修行,而不是一味地伤天害理(话说,除了趁火打劫偷东西之外,这黑熊精还真没什么不良记录,甚至还指点了观音禅院的金池长老,使得这位只惦记着搞收藏不好好修行的老和尚活了两百多岁)。最终,观音菩萨认可了黑熊精,将其收位首山大神。
这种不论阶级出身,对个人能力进行认可并大胆使用的行为,是具有绝对的积极性、进步性的。
而作为对阶级观点的落后性与进步性同时存在的矛盾代表,就是孙悟空的出身了。
作为天产石猴,为了长生不老而坚持修炼,最终练成了一身本领,这是进步性,肯定了个人奋斗的积极做用过;
实力得到彰显,就被天庭招安,这是落后性,是对天庭代表的封建统治的第一次低头;
对“弼马温”官职的不满以自封为“齐天大圣”,是进步性,是面对和自己能力不对等的阶级划分的直接对抗;
第二次上天宫,接受了天庭的“齐天大圣”的封号,带有着一定的落后性,是对天庭“正统思想”的认可,同时也存在进步性,毕竟是正统思想让步于孙悟空的主动的争取;
被困五行山,以及加入取经队伍,最终通过一路降妖除怪来得到正果,带有这消极性,这里,对于阶级直接冲突,进行了回避,而是以行动目的作为导向,进行了让步。典型的,为了事业,不顾一切。
但总体来说,作为明朝的神话浪漫小说,《西游记》虽然难免有着一定的固有理念的限制,但因为其中有着对阶级划分的反抗与打破,是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