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熊 >> 黑熊的天敌 >> 他们为什么要杀死一只猫
有这么一个人,最近在网上“火”了。
他将滚烫的开水,浇在一只怀孕的母猫身上!
母猫肚里的小猫全部死亡,它们还没有来得及看一眼这个世界,就被扼杀;
重度烫伤的母猫虽然被救下,但几天后,也伤重不治而死。
据说,仅仅是因为这只怀孕的猫咪,偷了一根香肠。
母猫的惨叫和挣扎,让正常的人,难以面对。
但是,这些年来,这样的事情并非孤例。
西安一男子,先后领养8只猫,然后将猫虐杀。而领养机构还以为给猫咪找到了好主人。
直到今年2月,此人又领养了一只橘猫。
当送养人催促他给猫打疫苗,发现他发的照片,是另一猫时,顿时起了疑心,开始追查此事,那个以领养为名的虐猫累犯才终于败露。
大多数虐猫虐狗者,在被网民痛骂几天后,也很快被遗忘。
他们没有受到相应的惩罚。
他们,以恶毒和残忍地虐待动物,来获得变态、畸形的乐趣,恰恰反映了他们内心的虚弱和残缺。
英国有个流浪汉名叫詹姆斯·波文,他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loser”:人到中年,事业依然一塌糊涂,并且染上了很多不良习惯,靠流浪卖艺勉强为生。
直到他遇到了一只受伤的流浪猫,他为这只小猫取名叫Bob,节衣缩食,悉心照料它,一人一猫相依为命。
从此他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詹姆斯·波文把这段经历写成了好几本畅销书,在国内有多个译本,主要包括:
《当Bob来敲门:伦敦街猫记》(后浪,);
《当Bob来敲门2:伦敦街猫Bob眼中的世界》(新世界出版社,);
《遇见一只猫:与Bob相伴的日子》(后浪,)。
一念善恶:人生的十字路口
年轻时的詹姆斯·波文,并不是什么好人。
他的家境很惨:不算富裕,而且父母感情很差,后来离了婚。
小波文成了父母眼中的累赘,中学时,他受到了欺凌,成绩也越来越差。
他自暴自弃,离开了学校,在街头鬼混。
他接触了毒品,受到了一些“朋友”的诱惑:“吸一口试试吧,会让你非常爽……”
当时,他并不理解,这意味着什么。
一次尝试,代价是多年的沉沦。
他染上了毒瘾,年纪轻轻就丧失了劳动能力。
他带着一把旧吉他,在街头卖艺——其实,就是乞讨。
露宿街角,浑身脏臭,整日颓唐,身体健康被毒品搞得越来越糟,人不像人,鬼不像鬼。这是波文的生活常态。
直到有一天,他在一个十字路口,看到一只姜黄色的小猫,腿部受了重伤,蜷缩在街角喵喵叫。
“我当时想:我连自己都养不活……何况,我和它素不相识,小猫无论有多可怜,关我什么事?街上那么多人,凭什么要我管?”
“再说,如果我捡来这只猫,小猫受了这么重的伤,医院?医院,小猫恐怕难逃一死,医院,肯定需要不少医药费……”
他一边想着,一边叹着气走开。
“如果我没有回过头、停下脚步,如今的我,依然是个一事无成的流浪汉,或许已经死于毒瘾。”
若干年后,詹姆斯·波文为自己当初的一念之仁,深感庆幸。
“我终究不忍心抛弃这只小猫,任由它死掉。而这个选择,也让我的人生,从此开始改变……”
生活中已经不“人”不“鬼”的詹姆斯,在那一刻,人性中最底色的善良迸发出来,他收留了那只猫。
拥抱爱;彼此的拯救
为了救助这只流浪猫,詹姆斯·波文付出“巨额代价”——把刚刚攒的“生活费”全都花掉了。
这个过程,詹姆斯·波文也曾几经踌躇。
但是,医院时,他感到了久违的“自我价值”。
这种感受,肯定和那些虐猫者,在短暂的残忍快感之后,更为灰暗、阴森的孤寂,大不相同!
得到救治、脱离生命危险的小猫,依然需要有人照顾。
“已经花了这么多钱,也只有救它到底了。”
詹姆斯·波文把小猫抱回了住处。
那是一个脏乱差到极点的临时居所。
当小猫依偎在他身旁,为他带来相互陪伴的温暖,也让他对这个糟糕的个人空间,颇感歉意。
他打扫了自己的住所,这是他多年来的第一次。
那个夜晚,波文毒瘾发作,痛苦不堪。
身旁的“喵呜”声,令他狂躁不已,他试图把猫赶走,甚至想过,要把这只“倒霉的猫”一顿拳脚,打死算了。
在他发狂时,小猫悄悄躲到角落。
气急败坏的波文,喘着粗气、拎着酒瓶子,寻遍各个角落也找不到小猫,内心深处却反而有一丝庆幸:
“这样也好,毕竟它是一只流浪很久的野猫,既然伤已经愈合了,那就继续回到自由自在的街头,远离我这人渣吧!”
然而,当他平静下来,耳畔又传来甜蜜的“喵呜”声,小猫就在他身边不远。
这只小猫认定了他,对他不离不弃。
多少次,波文抚摸着这只小猫,痛哭失声。
“我已经成为瘾君子,很可能余生也所剩无几。我死不足惜,但这只小猫怎么办?我连一个朋友都没有,之后谁来照顾它?”
詹姆斯·波文作出了一个决定:
“戒掉毒瘾,陪伴着这只可爱的小猫,好好活下去!”
他给这只小猫取名叫Bob,把它作为自己的伴侣动物。
此后,他开始了戒毒。这个过程,痛苦得惨绝人寰。
“我也想过放弃,但我真心舍不得我的Bob,它让我懂得了热爱生命,让我恐惧自己因毒瘾而死掉。和死亡相比,戒毒再痛苦,也必须要挺住。”
波文挺了过来,身体健康也逐渐好转。
波文唯一的谋生技能,是弹吉他卖艺。
当他在街头弹唱时,小黄猫Bob陪在他身边,有时候依偎在他的腿上,有时候面向街头的路人“卖萌”。
有时,Bob还会随着音乐节奏摆动身体和尾巴,引发很多人驻足围观。
加上波文也变得越来越注意个人卫生,不再一身脏臭,有些人主动和波文攀谈,询问这只猫的来历。
通过小猫Bob,波文开始得到了一些朋友。
他逐渐成了这条街,乃至这个城市的红人,卖艺的收入,也越来越多。
此时的波文,感受到了友爱,也决定承担更多的责任——参与救助流浪动物的公益活动。
他成为一个备受欢迎的人。
他把自己和Bob的这段奇遇,写成了书。
这些书畅销于很多国家,年被加拿大著名导演罗杰·斯波蒂伍德改编成电影《流浪猫鲍勃》。
爱,和与爱如影随形的责任感,让这位昔日的瘾君子、流浪汉,实现了脱胎换骨的蜕变,重新融入了社会,拥有了尊严。
某种意义上说,不是詹姆斯拯救了小猫,而是小猫拯救了詹姆斯。
他在书中深情地说:“这是上天派Bob来拯救我!喵星人足以治愈人类的创伤,治疗人间的丑恶!”
如何走出残缺的自我
某个高等学府的博士生,带着一瓶硫酸到动物园,将硫酸泼在黑熊身上……
山东某大学一个学生,将猫拴起来,点火活活烧死……
各种残忍虐待动物的事件屡见不鲜,这些事件一旦披露出来,就会在舆论上引起轩然大波,
人们往往群起而攻之,愤怒,谩骂,诅咒。
还有困惑:为什么那些人能够如此残忍地对待小动物,甚至,那些人还会冒天下之大不韪,上传自己虐待小动物的视频?
按照心理学的解释,这些残忍行径的背后,是扭曲甚至变态的人格,成因大多源于成长过程中的种种创伤。
大多数人都经历过这样或者那样的创伤,在自己的心理或者人格中留下缺口:
残缺,几乎是所有人的烙印。
父母矛盾甚至离婚对童年子女的影响,贫困、灾难、失败、挫折等不幸经历对童年的影响,社会不公、校园暴力对青少年的影响,等等。
那些人在虐待比我们弱小很多的动物时,似乎可以展示自己的强大力量:决定一个生命的生死,获得暂时的快感和满足。
但,扭曲的人格,并没有得到拯救。相反,换来的却实更加深重的虚弱和扭曲。
他们每次残害小动物,自己也不可避免地在痛苦中越陷越深。
詹姆斯·波文就是一个典型的家庭和社会受害者,在伦敦的街头随波逐流。
最后是爱和善良拯救了他。
大多数人,在面对残缺的自己之时,选择了学习去爱,去思考和成长,慢慢从黑暗中走出来。
反观那些对爱“弃若敝履”,以残忍杀生为乐的人,不仅抛弃了生而为人的善良底色,也把自己永远置于黑暗心魔的掌控之中。
可悲、可耻,生而发臭。
无论善意还是恶意,都像是一个巨大的回音壁。
善者付出善良,得到更多的善意回应;
而恶毒所带来的回应,也同样是更多的恶毒。
越是充满冷漠、残酷甚至恶意伤害的世界,每一份爱心,都更加弥足珍贵。
年6月16日,小猫Bob因病辞世,他已经陪伴了詹姆斯·波文13个春秋,年事已高,寿终正寝。
詹姆斯·波文发布了这个噩耗,和众多网友,一起追思这只不寻常的小猫。
詹姆斯·波文和小猫Bob,用一段实际经历告诉大家:
“无论处境如何,无论生活多么困苦不堪,都要保持善意。善待生命,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