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熊 >> 黑熊的种类 >> 年少不懂黑熊精,读懂已不再少年
读《西游记》久了,发现一个奇怪问题:
给取经小组捣乱的妖怪,有背景的都被救走了,没背景的都被消灭了,
唯有黑熊怪和红孩儿却被观音招安了,成为有编制的公务员。
红孩儿不说了,
老爹是黑社会大佬,母亲也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核武器,连佛祖都要忌惮三分。
作为魔二代,观音招他顺理成章。
而黑熊精出身山野,老爸又不是李刚,结交的朋友也都是些狐朋狗友之流,
唯一一个人类朋友金池长老,也是贪婪之辈,骗袈裟失败,一头撞死了。
如果黑熊精长得帅倒也罢了,不靠爹也可以靠脸吃饭,
可是他长得像烧炭的,五大三粗,鼻毛老长,深身漆黑,灯一暗就只能看到牙齿闪光。
这样一个又丑又村的妖怪,观音到底看上了他哪点?
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先回顾一下大概情节:
金池长老想把唐僧的锦襕袈裟搞到手,放了一把火,
但螳螂捕蝉黑熊在后,黑熊精趁乱偷走了袈裟。
随后,在观音的循循善诱下,黑熊精勇于承认错误,并加入了佛教组织。
这个看似积极阳光的故事,却疑点重重。
首先作为一个职业妖怪,黑熊精不是冲着唐僧肉去的,也不是冲着唐僧这个小鲜肉去的,
他从始至终只是偷了唐僧的锦襕袈裟。
偷袈裟就算了,而且他还大张旗鼓地举办两次佛衣会,
这不是顶风作案,生怕孙悟空不知道袈裟去哪了?
你要知道,黑熊精是到观音禅院里偷的袈裟,
就好比是在警察局门口犯事,
这与他后来认怂的表现完全不符合。
在失主孙悟空找上门,一言不合就开打的时候,
黑熊精完全不想和他打,总是随便糊弄两下就完事。
第一次打,二人不分胜败,渐渐红日当午,黑熊精便举枪架住铁棒道:“孙行者,我两个且收兵,等我进了膳来,再与你独斗。”
第二次打,又是不分胜负,这时天又晚了,红日沉西,黑熊怪便说:“今日天晚,不好相持,你去,你去!”
但是,等观音姐姐来了后,
不输牛魔王神通的黑熊精,没多抵抗,举起双手投降了。
你说奇不奇怪,黑熊精遇到观音之后,为什么怂的这么快?
他放着江湖大哥的日子不过,只为了给观音当保安吗?
所以,只有一种可能,黑熊精拼命地搞了一个大新闻,就是希望加入到佛教集团中。
先看黑熊精的朋友圈,和他喝茶聊天侃大山的,
不是和他一起哈啤的兄弟,而是“鹤氅仙风飒,飘祆欲步虚”的凌虚子,
是饱读诗书气自华的白衣秀士,
是研究佛学的专家金池长老。
黑熊精寿命几何,原著中并无记载,
但金池长老只不过与黑熊精有些渊源,黑熊精随便传了他些小法,就活了二百七十岁,
二百七十岁的金池长老可以称得上“体健身轻、成仙了道”,相当于一个小蟠桃的功效了。
可见,黑熊精自己一定有更好的延寿的法门。
黑熊精本人文化水平也不低,直逼文言文八级,他给金池长老写的请帖——
“屡承佳惠,感激渊深。夜观回禄之难,有失救护,谅仙机必无他害。生偶得佛衣一件,欲作雅会,谨具花酌,奉扳清赏。至期,千乞仙驾过临一叙。”
真是不怕妖怪会打架,就怕妖怪有文化。
其次,五大三粗的黑熊精,住的是带花园喷泉的高档小区
他住的地方虽然叫黑风洞,但洞口别有天地,满满的“陋室不陋”style:
山有涧,涧有泉,潺潺流水咽鸣琴,便堪洗耳;崖有鹿,林有鹤,幽幽仙籁动间岑,亦可赏心。
门口的对子上也写着:
静隐深山无俗虑,幽居仙洞乐天真。
你们看,对联上写的可是“仙洞”二字,而门口的小妖们,鼻孔朝天,对孙悟空说的也是:
你是何人,敢来击吾仙洞?
一只妖精,哪里来的勇气,敢自称是“仙洞”,
他还特意将自己的洞府修在观音菩萨的下属组织观音禅院旁边,平素没事就多往观音院走动。
而后来孙悟空也说他“没甚妖气”、“修行成仙”。
最后,黑熊精是有善心的。
观音禅院发生火灾,黑熊精第一时间就跑过来救。
《西游记》里写,黑熊精看见火光,大惊道:
“呀!这必是观音院里失了火!这些和尚好不小心!我看时,与他救一救来。”
可见他和其他妖怪是不一样的,他愿意救人类。
所以,我们整理一下思路。
1、黑熊精有文化,能打架,能与孙悟空大战三百回合金枪不倒;
2、金池长老经黑熊精指点,就活了二百七十岁,而黑熊精本人则是“修炼多年”,“修成人道”,而此时是贞观十三年(公元年),所以黑熊精至少生活在东晋太和五年(公元年)之前,甚至更久远。
3、黑熊精住的是“仙洞”,而孙悟空也说他“没甚妖气”、“修行成仙”,所以他不是妖精。
4、黑熊精没有为天庭效力,却主动地加入了观音团队,他和玉帝或者说是道教集团之间,有较大的矛盾。
根据这四条分析,老爽想到了历史上一个很牛X的黑熊精——
大禹。
《淮南子》里说:“禹治洪水,凿轘辕山,化为熊”,“涂山氏往,见禹方化熊。”
这里是说大禹后来化成了一只熊。而且,大禹的父亲鲧死后,也是化成了一只熊。
这样一来就解释了,
西游记里其他没有背景的妖怪都被一棒打死,黑熊精却反而有了正式的神职编制。
观音的原话是:我那洛迦山后,无人看管,我要带他去做个守山大神。
洛迦山会有什么问题呢?正好在那一回里,借孙悟空之口描述了洛迦山的情况:
千层雪浪吼青霄,万迭烟波滔白昼。水飞四野,浪滚周遭。水飞四野振轰雷,浪滚周遭鸣霹雳。
这完全是水灾的前兆。
洪水海啸,显然就是观音菩萨的一块心病。
“守山”就是治水,而治水不就正是大禹的一项绝活吗?
那为什么大禹没有加入天庭反而去投靠了观音呢?
这就不得不提禹的父亲鲧。
鲧治水不利,是被天帝杀死的,
“(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但仔细想一下,鲧死的比窦娥还冤。
因为这场大洪水原本就是天帝搞出来的,
是人民百姓触怒了天帝,天帝很生气,特地降洪水警告世人,“洚水儆予”。
同情百姓的遭遇,鲧挺身而出,才盗取息壤来治水,得罪了天帝。
屈原就为鲧打抱不平,说鲧是因为性格正直而死,而不是治水不利,
“鲧婞直以亡身兮,终然夭乎羽之野”,“行婞直而不豫兮,鲧功用而不就”。
到了大禹这里呢,天帝就大力支持,主动地给了治水的宝贝息壤,还派了应龙去帮他的忙。
所以,不是不让你治,而是时候没到。
那大禹是为了私仇,才加入了佛教团队吗?
不,不是的。
从他开始治水的那天开始,为了黎民百姓,他就放下了私人恩怨,十年如一日地在工作岗位上奋斗。
但大禹治得了水,却没法阻止天帝的无情冷酷蛮不讲理无理取闹。
《西游记》里也有写,沙僧失手打碎了琉璃盏,打下凡间,每隔七日飞剑穿胸百余下;
凤仙郡县令掀翻了天帝的供桌,全县的人跟着受苦,三年不下雨,“富室聊以全生,穷民难以活命”。
天帝无法无天,最后受苦的都是黎民百姓。
在西天取经的一开始,在佛教东进计划的一开始,大禹就加入了观音的团队,他说的是“心愿皈依”。
因为他知道,佛教强大,天帝就有了忌惮,很多悲剧就不会再发生。
所以,为了黎明百姓,他选择了皈依佛祖。
不过话虽如此,能佐证黑熊精就是大禹并没有什么十分准确的证据。
他虽然是《西游记》里隐藏最深的角色,但他背后的秘密究竟是什么,
我们可能也只能凭借脑洞来一探究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