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熊

酒是谁发明的男人,还是女人有证据表明

发布时间:2023/1/15 3:28:29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酒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得意时,我们喝酒;失意时,我们喝酒;相聚时,我们喝酒;独处时,我们喝酒……可是当您无数次举起酒杯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酒是谁发明的?做出这世界上第一滴美酒的人,到底是男人,还是女人?

有人认为酒是男人发明的,发明人杜康

也许有朋友会急不可耐地回答:

“这还不简单,发明酒的人当然是男人了。曹操不是有诗为证吗?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酒是杜康发明的,杜康是男的,发明酒的人当然就是男人了。”

有人认为酒是女人发明的,发明人仪狄

不过您也别忘了,《战国策·魏策》当中可是明确记载:昔者帝女仪狄作酒。这里可是明明说酒是黄帝之女仪狄发明的。

这是怎么一回事?一会儿说是杜康,一会儿说是仪狄,一会儿说是男人,一会儿说是女人。到底是谁?

酒是女人发明的,因为果酒最先被发明

在这里,我可以非常肯定地告诉大家,人类社会的第一滴酒是女人做出来的。因为仪狄发明的是果酒,杜康发明的是粮食酒。根据《说文》记载,杜康发明的叫秫酒,秫酒就是高粱酒(秫读如熟)。既然是粮食酒,那么它一定是在农业出现之后才产生的。而农业出现之前,产生的是什么酒呢?只能是果酒。关于仪狄制造的果酒,《说文》中称之为酒醪,意思是连渣带汁的酒。

在进入农业社会之前,人类生存主要靠采集与狩猎,采集的工作主要由女人承担。采集的野果一旦放置时间过长,很容易发生腐烂、变质,继而发酵,产生酒精,于是果酒就诞生了。而最早发现这一现象的人极大可能是当时的生产主力——女人。

关于女人发明果酒,我们不但有类似《战国策·魏策》这样的文献资料,还有实实在在的民族学方面的证据。

鄂温克女人会酿两种果酒

在我国东北有一个至今依然保留着原始部落生活习俗的民族——鄂温克族。他们生活在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之中,主要以采集与狩猎为生,会用极其简单的方法酿造两种果酒。

第一种叫“都芾酒”。

鄂温克女人在秋天大量采集都芾果,放在桦皮桶中。如遇高温,只需收藏数日,桶内的都芾果便会发酵,散发出清幽的酒香。人们向桶中掺入水,便可直接饮用。

第二种叫“熊醉红豆酒”。

这种酒是用一种叫做“熊醉红豆”的果实酿造的。之所以叫做“熊醉红豆”,是因为这种大小如黄豆,色泽鲜红,味道酸甜的野果,极易发酵产生酒精。在野外,经常有贪吃的黑熊,被其醉倒。鄂温克人采集熊醉红豆,放入桦皮篓中,盖上盖子,一般三五天便可发酵,酒香浓郁,加入水,便可直接饮用。

类似鄂温克人酿造果酒的民族学证据,中外还有很多,国外甚至还有把整个部落全体女人嚼过的果实放在一起酿酒的事例,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由此我们得知,人类早期,早在进入农业社会之前,采集果实的女人们便发明了果酒,这是全人类的第一滴酒。

因剩饭发明的酒,证明女人发明了粮食酒

其实,即使在进入农业社会之后,粮食酒的发明也不完全是男人的“专利”。第一滴粮食酒很可能也是女人发明的。因为那第一滴粮食酒,很可能是因剩饭发明的。

据江统所著《酒诰》所述:“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

也确实,所谓粮食酿酒,本来就没有什么奇妙的方子。我国现在南方好多地方酿造米酒的方法,就是把大米蒸熟之后,任其发酵。这和剩饭发酵原理十分相似。

黎族人爱吃有酒味的剩稀饭

关于剩饭酿酒,我们也有民族学的证据。居住在我国西南的黎族同胞,很喜欢吃稀饭,每天都会煮一陶釜粥,早上吃过了,剩下的留着中午吃,中午吃不完,晚上再吃。有些米粥发酵了,主妇们都喜欢把它放在火塘上加热之后再吃。她们认为这样带有酒味的稀饭更好吃。

剩饭发明粮食酒的方法,依照推理应该早于利用谷物收藏因环境潮湿产生米芽而酿酒的方法。因为常识告诉我们,粮食蒸熟了更容易发酵。由此我们推知,最先发明粮食酒的,也很可能是女人。

关于杜康造酒的说法怎么解释?

说了半天,怎么都是女人,没男人什么事儿了?那杜康造酒的文献记载和传说又该怎么解释呢?个人推测,是男人们利用男权社会的统治权,侵夺了女人酿酒的“专利”。

由于酒具有天然的致幻性,所以从一开始被发明的那一天,便与巫术连在了一起。而到了农业社会,夺取了统治权的男人们,对这种“通天”的权力,当然要握在手中,因此酒的发明权,也就归了男人,尤其是《淮南子》中所说的“清泱之美,始于耒耜”的粮食酒的发明权,更是要归于男人。所以杜康就成了酒神。曹操也就一边唱着“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一边潇洒地畅饮玉液琼浆。

女人发明了酒,现在喝酒的主力军却是男人。不过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酒虽好喝,都不要贪杯,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参考资料:《中国风俗通史》、《说文》、《淮南子》、《战国策》、《酒诰》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声明:本文为老钱读历史原创出品,抄袭必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286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