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熊 >> 黑熊的种类 >> 神奇动物在中国第二季第4讲世界上最小的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章然(感谢杭州动物园提供图片)
关于听课这件事,是不是等不及了?来吧,我们上新了。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的朋友们,大家好,欢迎聆听《神奇动物在中国》第二季,我是杭州动物园张徐徐。
这一讲我给大家介绍的神奇动物主人公,是世界上最小只的熊——马来熊。
世界上最小只的熊
提起熊,最先浮现在脑海中的,一定是它庞大的身影和惊人的力量。
熊属于猛兽,熊掌的威力不容小觑,可以拍碎牛的背脊或者拍扁一辆小轿车。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熊都是庞然大物和危险的化身。
在以强大基因和凶狠个性著称的熊类家族中,也存在身形娇小的小可爱。
那就是马来熊,世界上最小体型的一种熊,属于小型熊类动物。
分支繁多的熊科家族,主要分为三个亚科,分别为大熊猫亚科、眼镜熊亚科以及熊亚科。马来熊归属于熊亚科,熊亚科还有其他五个种:棕熊、美洲黑熊、北极熊、亚洲黑熊、懒熊。
在动物园见到马来熊的第一印象,会让人觉得,这简直是动漫当中的小熊形象在现实中的化身。
它全身被乌黑色的短绒毛覆盖,毛色油亮,短粗脖子上面是一个憨厚可爱的短圆形状的脑袋。
马来熊的眼睛很小,鼻部唇部裸露无毛,耳朵小。小尾巴与耳朵是差不多的长度。
说它是世界上最小只的熊,是因为马来熊的体型大小和一条大狗差不多,一般体长~厘米,平均体重55公斤。因为拥有黑色的皮毛,体型与成年的黑熊相差甚远,一些小朋友们来动物园第一眼看见马来熊时,会把它误认为黑熊的幼崽。
事实上,最好分辨马来熊的是胸前图案。黑熊胸前是一个白色的“V”字月牙形图案,而马来熊胸前点缀着一块显眼的“U”型斑纹,斑纹多呈现浅棕黄色和黄白色,远看就像一个小太阳。
胸前斑纹的形状,也是马来熊英文名sunbear的来源,可以叫它们太阳熊。
马来熊作为熊家族重要的一份子,还是继承了它们贪吃的传统,属于杂食性动物,野外主要以森林中的树叶和野果为食,无花果、榴莲都是它们的最爱。至于荤食,它所青睐的多为节肢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比如蚂蚁、蜥蜴、蜈蚣、蚯蚓等。
在杭州动物园,马来熊的食谱会因地制宜变换,有牛奶、红枣、应季水果、面包虫等等。
不过,在马来熊的食谱中,它最喜欢的还是“甜食”。
和动漫形象维尼小熊一样,马来熊的最爱也是蜂蜜,野外蜂巢通常建在高高的树干上,马来熊想要吃到蜂蜜,就需要爬上几十米高的大树。
不过,对于它们来说,攀爬大树并非难事,马来熊堪称熊家族中的“爬树专家”,它的掌上长着尖利的钩形爪子,是强有力的攀登工具。
除了尖爪,马来熊的另一觅食利器就是舌头。
它们的舌头长度在熊家族中数一数二,最长可达30厘米。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马来熊为了吃到甜甜的蜂蜜,进化出一条无坚不摧、表面布满粗糙倒刺的长舌。马来熊长长的舌头,轻轻一伸,就能顺利卷走洞中的白蚁。
在杭州动物园马来熊是不冬眠的,这可不是动物园让熊被迫营业,在浙江野外的本地黑熊也是不冬眠的,生活在北方的部分熊才会冬眠。
熊冬眠是在食物短缺、气温极低的恶劣环境条件下,为了减少能量消耗而作出的适应行为,因此,在冬天气温也不低的南方地区,黑熊就改掉了冬眠的习惯,一直生活在高温地区的马来熊更加不需要冬眠了。
马来熊十分稀少而珍贵
别看马来熊胖墩墩的,但它的身体十分灵活矫健。
马来熊的嗅觉非常灵敏,比人强多倍,会发出和狗一样的叫声。
马来熊一般是性情温和,不主动攻击人的,当与人相遇时也愿意避免冲突,但当它们认为必须保卫自己或自己的孩子、食物或地盘时,就会主动发起攻击。
别看它的个头小,马来熊在与敌人搏斗的过程中,带着太阳图腾的粗脖子就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就算命门脖子被攻击者狠狠咬住,马来熊也可以利用脖子上松弛的皮肤而调头反咬对方,可谓置之死地而后生。
虽然马来熊有一定的自我防御能力,但仍然在各种原因的影响下,导致野外马来熊的数量越来越少,十分珍贵。
一方面是来自天敌的威胁。
马来熊与大型猛兽的相遇,往往会遭遇到死亡威胁。如果它们与老虎狭路相逢,生命是岌岌可危。森林中的蟒蛇也让马来熊防不胜防,一旦被蟒蛇缠住,如何挣扎都难以挣脱,一条大蟒蛇的攻击,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吞噬一只成年马来熊。
第二个方面是雌性马来熊的繁育能力很低。
马来熊的平均寿命有24年,通常要到3岁才开始性成熟。它与国宝大熊猫一样,发情期很短。而且责任心极强的马来熊妈妈,会在生下宝宝以后,一定要将它们抚养到成年。在熊宝宝们可以独立生活以后,雌性马来熊才开始下一轮发情繁殖。这和很多野生动物一生多胎多次怀孕的情况有很大不同。
一只雌性马来熊一生繁衍后代的数量十分有限,导致了野外马来熊种群数量稀少。
在杭州动物园的两只马来熊,安吉拉和大陆,一公一母,也即将走到繁衍后代的年纪。
它们同吃同住,还是同窗同学,几乎24小时都黏在一块,很有默契。但它俩的性格可谓天差地别,大陆“话唠”爱惹事,安吉拉熊狠话不多。
初次见面,大陆和安吉拉各站一边。不安分的大陆,想要凑过去看看安吉拉,被安吉拉一爪子就糊在了脸上。
虽然两熊都不会真用劲打架,保育员还是决定分开喂。大陆又当上了安吉拉的“跟屁虫”。
这对小竹马,目前还只是朋友。两只马来熊都还在幼年期,尚未性成熟。对于它们的“婚姻大事”,保育员很开明:“我们提倡‘自由恋爱’,虽然希望它们在一起,但也不会勉强。”
在古代,熊是力量和吉祥的化身
我国自古以来熊资源丰富,是个多熊国家。
祖先们对熊的认识也很早就开始了,自最早的文字甲骨文诞生以来,就有了关于熊的记录出现。
史料中,既有对熊的静态描述,如“项下有白毛如新月”,又有对熊的动态观察,如“熊与虎斗,必先辟战场,拔尽周匝树木,蹲伺不少动……”
古人对熊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在语言文字当中有所体现。
最早《说文解字》中“熊”字在甲骨文中的写法是一个四爪着地、昂首翘望的象形字。后来演变出与熊相关的字有熊、罴[pí]、魋[tuí]等。而一般古籍中的熊指的就是黑熊,罴[pí]指的是棕熊,魋[tuí]指的就是马来熊了。
史料中,有“熊喜穴居”、“熊兽藏于山穴”这些生动而详细的记录,而且熊在我国古代更有着刚毅勇猛、吉祥多子的象征意义。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小雅·斯干》中有“吉梦维何,维熊维罴”、“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等句,可见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封建社会,古人曾以熊罴入梦作为养儿生子的吉祥语。
通过文献记录和科学研究,可以判断我国历史时期出现的熊有三种,分别是黑熊、棕熊、马来熊。
黄帝被称为“有熊氏”
熊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的姓名和崇拜图腾,也曾经闪耀在中国的历史文化长河中。
熊姓出自黄帝。
唐朝李泰《括地志》中说:“黄帝征战蚩尤,初都涿鹿,即位乃都有熊。”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据史料记载,黄帝生活在距今年到年前的中原地区,相继战胜了蚩尤和炎帝,占据适合浅耕的中原地区,中华文明由此开始了归一的农耕时代。
流传至今的史书中,黄帝被称为“有熊氏”。
伏羲号“黄熊”、黄帝号“有熊”,而黄帝又是伏羲的后裔。黄帝后裔楚国的历代君王,也均以“熊”为姓,这个家族是以“熊”为崇拜物的氏族。
熊的神化来自于古人对熊的生活习性的观察。从《山海经》中的记载可以明白人们对熊的崇拜缘由,熊是能够像昆虫一样冬眠夏出的动物,给人一种“死而复生”的感觉。
有古文字研究专家说,在写熊字的时候,会先写出一个代表正能量的“能”字,这就是熊的本字。之所以在帝王名号中经常用它,因为它代表着伟大的死而再生的力量。
对于熊的图腾崇拜,从神话时代一直延续到春秋战国,在当时的出土文物中,有大量神熊的形象,直到东汉灭亡以后,神熊才在艺术表现中一落千丈。
现代,熊类是我们该尊重的对象
古代,熊类是力量的图腾,是神话中常出现的形象。但是在现代,熊更多被人熟知的,是一些关于非法捕杀和取胆取掌的非法行为。
必须要提醒,所有猎杀、收购和食用国家保护野生动物的行为,都是犯罪行为。
熊入药材,最早在南北朝时期医学家陶弘景编著的《本草经集注》里就有记载。到了清代,对熊药材的描述就更加详细了,其中首推就是熊胆。
熊胆是一种名贵的中药,在中国古代被广泛应用。由于古代条件限制,古人杀熊取胆的行为无可厚非。但经过现代的研究表明,事实上,熊胆汁中的有效成份是脱氧熊胆酸,这种化学物质于年首次在日本成功人工合成。
现今合成胆酸的消费量已远超过真正的熊胆。此外,蒲公英、菊花、鼠尾草等更容易采集的价廉物美的草药都可以作为熊胆替代品。
熊掌,是熊科动物的脚掌,一般都是取黑熊。干燥熊掌含脂肪43.96%,粗蛋白质55.23%,总氮8.83%,灰分0.94%。
现在,黑熊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贩卖、运输熊掌均构成犯罪。或许,少一分舌尖上的猎奇,就少一分舌尖上的罪恶。
近百年来,熊已从中国许多地区消失。它在中国的分布已经变成了明显的东北、西北、西南三块,现在,在浙江野外也很少发现本土黑熊的足迹了。
马来熊主要分布在马来西亚以及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和南亚一带,但是在我国云南绿春以及西藏芒康也有马来熊的足迹。
如今马来熊濒临灭绝,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易危级别,我国政府也早在年把马来熊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熊类的数量减少,引起了人们对保护工作的重视。我国于年开始进行马来熊的人工饲养,在云南等地建立了马来熊的自然保护区。现在,我国不少保护区内的野生熊类种群得到了恢复,多个动物园包括杭州动物园都有了成功饲养马来熊的经验。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音频小课◆◆◆请分享到朋友圈转发给更多朋友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