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熊

孙悟空炫耀了哪件宝贝,成为36计中趁火

发布时间:2023/7/30 14:04:09   
中科爱心救助 http://m.39.net/pf/a_4892467.html

《西游记》中的这一幕,成了36计趁火打劫的最早案例

孙悟空炫耀了哪件宝贝,成为36计中“趁火打劫”的最早案例

四大名著《西游记》里,唐僧的锦襕袈裟艳艳生光,是足够诱惑人的一件宝贝。

这件袈裟有多好,观音菩萨在化身当街加卖中报出了价值:袈裟五千两。

有人问,袈裟为何定价这么高?

菩萨说:袈裟有好处,有不好处;有要钱处,有不要钱处。

”穿了这袈裟,不入沉沦,不堕地狱,不遭恶毒之难,不遇虎狼之灾,便是好处……敬重三宝,见善随喜,皈依我佛,不要钱,愿送于他……“

后来,”源易缘“留意到道,观音菩萨见到唐太僧李世民时,又详细道出了袈裟的另些妙处:龙披一缕,免大鹏吞噬之灾;鹤挂一线,得超凡入圣之妙……是冰蚕造炼抽丝,巧匠翻腾为线。仙娥织就,神女机成……穿上满身红雾绕,脱来一段彩云飞……

在《西游记》的原著里,吴承恩对这件袈裟的描述较多,唐僧又穿着此服,一路西行,可见袈裟的重要性。

但就是这件贵重的袈裟,因为悟空的一时炫耀,被寺中的贪心方丈师徒动了邪念。

古人说的好:珍奇好玩之物,不能使贪婪奸邪之人看到。

否则,一经入目,必动其心;一动其心,必生其计。

和尚黑夜中,放了一把火,却又被附近山中的黑熊精趁火打劫。

这一幕,后来还成了36计中”趁火打劫“一计的最早案例。

”源易缘“看到,在《西游记》第16回”观音院僧谋宝贝,黑风山怪窃袈裟“章节中,老和尚见了袈裟,果然劫了奸心,声称展开时,天色已晚,奈何眼老昏花,不能看的清楚明白。想拿到后房间里仔细看一夜……

生了邪心、枉图将袈裟占为己有的方丈师徒,半夜时分,搬来了干柴,将禅堂前后围的四处不通,准备谋害堂僧师徒。

一时间,火光大发,一座观音院被照耀的红焰辉煌。

吴承恩在《西游记》中写道:“正是财动人心,他也不救火,他也不叫水,拿着那袈裟,趁火打劫,拽回云步,经转山洞而去。”

“源易缘”注意到,这场意外的火,引起了黑风洞中的一个山兽怪——黑熊精的注意。

见观音禅院失火,原本想救火的黑熊精,看到了佛门中的这件异宝袈裟,也想自己拥有,顾不上救火,拿了宝贝就走人。

可怜那观音禅院和方丈师徒,都在火海中化为灰尘。

成语“趁火打劫”的本意是:别人家里发生了火灾,旁人却混乱中抢劫了别人家的财物。

这个成语的出处,就来自于我们熟悉的《西游记》这一幕。

这个词,还于中国传统文化《易经》有关。

36计中的第五计说:趁火打劫,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夬柔也。

”刚夬柔也“,指的是《易经》中的第43卦——泽天夬。

夬卦的《彖》辞就说:“夬,决也。刚决柔也!

夬卦,乾下兑上。上卦为兑,兑为泽;下卦为乾,乾为天。意思是泽水上涨,浇灌大地。

君子观此卦象,从而泽惠下施,不敢居功自傲,并以此为忌。

古人常说的著名寓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也是“趁火打劫”的形象体现。

可见,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却也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对此话题,您有哪些看法和高见,欢迎留言互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541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