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看西游第期)文/范泛记书古话说:“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语”。十万八千里的西天路上,除了语言千奇百怪,吃的食物也大相径庭。南瞻部洲的美食,到了西牛贺洲可能不受欢迎;西牛贺洲的普通货,或许在南瞻部洲就是稀罕物。唐僧师徒从南瞻部洲一路走到西牛贺洲,沿路风土人情尽皆体验,对于吃食也有深刻体会。但要问起西天路上最不好吃的东西,很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人会说白骨精挎着的食篮里的东西最难吃,不是癞蛤蟆就是白色大蛆,想想就恶心。还有人说想起蜘蛛精款待唐僧的食物就反胃,人油包子能吓死人。还有人说女儿国子母河水最恐怖,喝一口就会怀孕,也不管你是不是女儿身。以上食物的确难以下咽,但它们还不是最为恐怖的。要说起西天路上最令人闻风丧胆、难以下咽的东西,肯定令你大跌眼镜,因为答案竟是孙悟空。孙悟空虽不是食物,但也的确是一道名菜。有太多妖魔将其吞入肚中,本想提升能量,却不想马失前蹄,遭了大罪。第一个口服孙悟空的是黑风山黑风洞黑熊精,也就是后来的观音菩萨的守山大神。大约是通过黑熊精,孙悟空总结经验,逐渐形成了一套特色鲜明而有独一无二的战法。这就是钻妖精肚子。我们都知道,孙悟空当年之所以敢大闹天宫,其所凭借的无非三样东西:一是七十二变,二是筋斗云,三是金箍棒。这三样可以在天宫耀武扬威,但在西天路上却吃不开。面对强横妖魔,猴子往往一筹莫展、狼狈不堪。古人云:“时变则势变;势变则法不同。”孙悟空之所以成功,就在于能够因势利导、随时应变、推陈出新。他在取经途中最大的创新,便是在七十二变的基础上活学活用,独创了“钻肚大法”,成功成为西天路上最难消化的食物。“钻肚大法”看似复杂,实则简单,主要有两个要件:一是能进入妖魔肚中;二是不被胃液消化掉。赶巧,这两样孙猴子都具备。钻进妖精肚子,主要是创造性地发挥了七十二变的功效。变桃子、变西瓜、变茶叶,猴子都是手到擒来,而妖魔则是防不胜防。不被消化掉,主要是托了太上老君的福。那些盗吃的金丹加上八卦炉的锻炼,造就了孙悟空金刚不坏之身,就连如来佛祖都没没办法,只得将其囚禁在五行山下。不是不想杀,而是杀不死!如来佛祖都深感棘手,那妖魔的肠胃又能乃何?所以,猴子一入妖肚就像回了家,什么“竖蜻蜓”“打四平”,玩的不亦乐乎,而丝毫不受影响。西天路上的妖魔都很强横,但保着唐僧取经的孙悟空更为了得,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他不墨守陈规,而是敢于开动脑筋,独创了“钻肚大法”这一全新技能。所以说,真正厉害的人物,不是看他已经掌握了多少本领,而是看他将来能创造出哪些神通。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tp/8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