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熊

汤和不愿帮朱元璋猎杀熊,亲信不理解,汤和

发布时间:2025/3/25 11:19:32   
白癜风遇上节日优惠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8878393166369858&wfr=spider&for=pc

每一位成功的君主,身后必有一群出生入死的弟兄。汤和作为明朝的开国大臣,为明朝的建立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常人言“伴君如伴虎”,拥有显赫功勋的汤和,在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仍然能靠自己智谋全身而退,告老还乡,也足以见出汤和的智谋与谨慎。

01竹马情怀,兄弟情深

想要了解汤和与朱元璋朱元璋的故事,就要将时间线拉到两人都是孩童之时。原来,汤和原本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自幼孤苦,而朱元璋正是汤和的同乡,二人在儿时一起玩耍,彼此陪伴直至长大。

在小的时候,汤和就已经展现出其优于同龄人的品质,在一群孩子中间,汤和总是那个带头的人,此外,射箭骑马无一不通,少年风采一展无遗。可造化弄人,朱元璋的双亲因为感染瘟疫双双去世,朱元璋迫不得已远走他乡,二人也就此分别,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

后来的汤和加入了郭子兴的起义军,汤和在军营中骁勇善战,智谋双全,表现出色,攻下了濠州的定远县,授予千户,凭借自己才能很快就在军营中站稳了脚跟,地位也得到巩固。不得不说,汤和与朱元璋之间是有一些缘分和感情在的。

即使二人分别多年,应该也是一直在保持联络,互相照应着对方,汤和刚刚在郭子兴的起义军稳定下来,他便传信给正在做小和尚的朱元璋的原因,邀请他一起加入起义军,想的应该也是位兄弟谋一条出路吧。朱元璋也接受了汤和的邀请,投奔了郭子兴的起义军。这也证明了二人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情份。

02同生共死,建功立业

朱元璋加入起义军之后,与汤和一起在军中大展身手,很快就得到了郭子兴的赏识,被授予的官位在汤和之上。在攻取和州之时,同行的一路人马多为朱元璋同级官位,大都不愿听他指挥,只有汤和谨慎行事,听从命令。

可见,当时汤和是具备长远眼光的,没有局限于一时的官位高低与荣辱得失,而是谨慎行事。后来发生的事也证明了正是这样的性格品质,才使得汤和得到朱元璋深深的信任,给予他高官厚禄,让他跟随自己南征北战,成为大明朝的开国功臣。充分验证了“小不忍则乱大谋”,这也是汤和本人的政治智慧。

在汤和徐达等人帮助下,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史称明太祖。明朝建立之前,汤和是与朱元璋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明朝建立后,朱元璋称帝,汤和充分认清了当下的时局,与皇帝称兄道弟,只会让自己死的更惨,于是汤和将“他为君主,我为人臣”铭记于心,始终拥戴朱元璋。

朱元璋对开国功臣进行封赏,只给汤和封了爵位。汤和可以说是朱元璋称帝路上的铺路人,没有他当初的一直书信,哪有现在一统天下的朱元璋?即便如此,汤和也没有居功自傲,骄恣擅权。因为他深知,功高盖主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死,他便收敛锋芒,兢兢业业,这也是朱元璋始终没有对他下手的原因之一吧!

03名为猎熊,实为试探

开国功臣在帮助皇帝成功坐上皇位之后,皇帝心里想的最多则是如何坐稳皇位,而不是如何让他的那帮兄弟们跟着享福。汤和就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看到胡惟庸、李善长等人的凄惨下场之后,汤和更是兢兢业业,进退有度,在这场权力的博弈中选择明哲保身。

可即便如此,朱元璋仍对他有所忌惮。一次出游,朱元璋带着一堆武将去皇家围猎场打猎,朱元璋对藏在灌木丛中黑熊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但是一连射出数箭也没有将这只黑熊置于死地,便对群臣说,谁能将这是黑熊捕获,他便厚厚的奖赏他。

众人听到此话,不由分说地拿出弓箭射杀黑熊,想在皇上面前大展风采。只有汤和按兵不动,朱元璋便问汤和为何不去射杀黑熊呢?汤和以自己年老为借口,骑射之技早就不如从前。实际上这是皇帝对汤和的试探,好在聪慧的汤和早已看出皇帝的用意,没有行差踏错,为自己惹来杀身之祸。

而当汤和没有为皇上射杀黑熊一事传开之时,汤和换来的却是是亲信们的不理解,他这才将藏于黑熊身上的玄机解释开来,熊这个字,上面的能代表的是能人,下面的四点分别代表着怨、贪、恨、愤,如果没有参透这层含义,搞不好皇帝会认为汤和也心怀不满,那这就会影响朱元璋接下来对于汤和的态度以及手段了。

朱元璋早有意图将长期统领军队的将领换掉,汤和察觉圣意,趁着这个机会向皇帝提出辞官回乡的想法,在某种程度上这二人也算是“和平分手”,朱元璋很快便同意了汤和的请求。

辞官回乡以后,汤和从不妄议朝政,低调做人,希望用自己行为向朱元璋证明对当下的生活很满意,以此来打消朱元璋的怀疑。而后因为沿海一带倭寇犯乱,汤和又奉朱元璋之命去平定倭乱,年迈汤和到沿海一带进行巡视,施行举措安抚民心而后返京复命,朱元璋也嘉奖给他金银财宝,让他带领家人颐养天年,而汤和也坚持每年入京觐见一次,与朱元璋叙旧。

不得不说,汤和活了一辈子,他也谨慎了一辈子。汤和凭借自己政治智慧平稳的度过余生,这才换取了他和家人的一生平安,看看其他开国功臣的下场就知道,假若当初,他有半步差错,触动了皇上心中的那根线,他也不能善始善终了。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874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