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熊
西游世界中,观音菩萨号称大慈大悲,最受仙凡众生膜拜。但凡遇上苦难,人们无不拜求观音,观音菩萨也总会施以援手,即便有些人犯下种种过错,观音菩萨也总会网开一面,正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然而,有那么一人,一生并未杀人放火,与观音菩萨多少还有些香火情义。可是面对此人死亡,观音菩萨也不愿出手相救,这位罪孽深重的凡人究竟是谁呢?此人就是取经路上观音禅院的老院主。所谓观音禅院,就是观音菩萨在人间的道场。那位老院主也就是观音菩萨在人间的代言人。按照常理推测,就算是老院主犯下了一些过错,身为主人,也往往会出手庇护,可是这位老院主却犯下三项不可原谅的过错。第一、老院主犯下贪戒,一生醉心聚敛外物。观音禅院的这位老院主,登场时全身可谓珠光宝气。他头上戴一顶毗卢帽,帽上镶嵌着多颗猫眼宝石,身上穿一席锦绒编织的袈裟,还镶着翡翠色的金边,就连鞋子上、拐杖上都镶金嵌银,可谓富贵逼人。和尚本是出家人,该四大皆空。这老院主不但一生爱财,痴迷聚敛财富,还喜欢与人斗富。见到唐僧师徒东来,一面端出羊脂玉瓶的碟子,珐琅茶盅,一面得意地问道:“老爷自东土上邦来,可有什么宝贝,借与弟子一观。”第二、老院长犯下了嗔戒,不该与孙悟空竞争。唐僧为人谦逊,说自己没有宝贝,惹得众和尚哈哈大笑。孙悟空不忿,说师父明明有一件袈裟,很是珍贵。众和尚笑得更欢,老院主挥挥手,抬出十二个大箱子,将里面七八百件袈裟尽数铺展开来,那些袈裟全都明晃晃闪人眼睛,每一件都费了几两金银。只是,那些凡俗之物编就的袈裟怎能与如来佛祖赐下的锦襕袈裟相比?原著中曾写道:“锦襕袈裟上有数十百颗宝石,诸如玛瑙石定风石,更有如来佛祖亲手绘制的诸般符文,穿上之后能够超脱生死,不堕轮回……”或者有朋友会有疑问,唐僧多次穿着锦襕袈裟,可还是被妖魔掳走,仿佛那袈裟并没有驱赶妖邪的神奇功效,实际上人家如来佛祖说的是:“若肯艰辛来此,穿我的袈裟,免堕轮回,持我的锡杖,不遭毒害……”也就是说那袈裟锡杖的真正功效还尚未开启。唐僧唯有在虔心西行,抵达灵山,取得真经后,如来佛祖才会激活袈裟锡杖,让它发挥强大功能。即便没有特异功能,那锦襕袈裟一看也非凡品,是以当孙悟空亮出锦襕袈裟后,全院和尚都傻了,那老院主更看直了眼睛。第三、老院主犯下痴戒,对身外之物执迷不悟。所谓痴,在佛门之中,乃是执着的意思。无论是吃穿住行,还是金银财富,其实都是身外之物。身为佛门弟子,本该以参禅悟道作为第一要义,那老院主却一心聚敛财富,自然堕入了“魔道”。老院主以欣赏为由,借到了锦襕袈裟,他仔细看了一晚,一边抚摸一边号啕大哭,身边弟子都有些莫名其妙,唯有一个叫广智的小和尚,最懂老院主心意。广智小和尚找到几个伙伴,相约一起出手,把唐僧师徒烧死,从此后“把那袈裟留下,以为传家之宝,岂非子孙长久之计……”广智小和尚心黑手狠,为谋夺锦襕袈裟,不惜害人性命。老院主明知此事,竟也不去劝阻。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老院主广智等人万万没有想到,那位瘦小和尚竟是名震三界的齐天大圣,他们那谋财害命的毒计在孙悟空看来是那般可笑。一夜大火后,唐僧师徒毫发未伤,巍峨壮丽的观音禅院反倒被烧了个干干净净。老院主心爱无比的锦襕袈裟,也被好朋友黑熊精趁机偷走。在又羞又愧之下,老院主只得自杀,撞墙而死。实际上,老院主犯下的最不可饶恕的过错,是不该得罪孙悟空。孙悟空乃齐天大圣,一生心高气傲,受不得半点委屈。当年只因玉皇大帝没有请他参加蟠桃会,他就勃然大怒,大闹蟠桃会,反下天庭,惹出泼天风波。那老院主几次三番嘲笑于他,孙悟空怎么会轻易将他放过?在黑熊精故事中,孙悟空曾去南海,找寻观音,观音菩萨训斥道:“都是你这个孽猴大胆,将宝贝卖弄,拿与小人看见,你却又行凶,唤风发火,烧了我的流云下院,反来我处放刁。”对于老院主之死,观音菩萨没有丝毫怜惜。在她看来,老院主本就是小人,一生兼犯贪、嗔、痴三戒,乃必死之人。她怪罪的是孙悟空不该与人斗气,拿出锦襕袈裟,引得他人觊觎。正所谓“财帛动人心”,老院主之所以会犯下大错,一方面是他本身有问题,另一方面却也是孙悟空不怀好意,推波助澜,将其坑陷而死。况且,孙悟空纵火烧毁的,乃是观音禅院,是菩萨在人间的道场,多多少少有损观音菩萨的金面。故此,观音菩萨才会对孙悟空有些不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887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