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熊

黑旋风李逵的结局手脚筋被挑断,像抓猪崽似

发布时间:2022/10/16 16:15:24   

“黑旋风”李逵,这个名号在中国可谓是人尽皆知,作为四大名著《水浒传》中名好汉中的一个。

很多人即使没有仔细读过《水浒传》,但对里面的名字也是耳熟能详。

位梁山好汉的故事刻在了许多人的骨子里,里面的人物性格迥异,形象栩栩如生,作为中华瑰宝,流传至今,后人众说纷纭。

书中人物有多面性,并不是尽善尽美,后人的讨论和评价层出不穷。

梁山好汉的豪情义胆,快意恩仇使我们印象深刻,奈何贪官当道,最后的结局是位好汉都被奸臣设计而死。

以李逵为例,结局不得善终,草草离世,即使有很多续作,无一例外都是惨死。

而在最惨的一个版本中,李逵手脚筋被挑断,像抓猪崽似得被人掐着脖子生擒,凌迟而死。

李逵的一生究竟是怎么样的呢,他在历史上又是以什么样的面貌出现?

1.历史上的“黑旋风”

李逵首次出现是在龚开所著的野史《宋江三十六人赞》中,兴许是龚开在听说宋江起义中,有那么一位名叫李逵的将领,遂增加进去,在他的著作中,李逵不过是零星笔墨,并没有过多的书写和阐述,尚无外貌及性格的描写,这是在所知的历史记载中首次出现的“黑旋风”李逵,让他第一次在历史中有了名字。

到元代以后,元代的戏曲兴起,听曲的人络绎不绝,作曲的人爱把一些故事糅合到戏曲中。

戏曲《李逵负荆》与《黑旋风双献功》中,李逵的形象便十分的丰满立体,而且在戏中多被描述成正面的主角形象。

在《李逵负荆》中,李逵更是以风流倜傥,博学多才的面貌出现,与印象中的李逵大相径庭。

元杂剧《黑旋风双献功》中的李逵,则是一个机智敏锐、当断则断的英豪人物。元朝以后李逵才开始更多地出现在大众视野,多是被编排成了风流才子。

而我们现在广泛认知的李逵还是《水浒传》的形象,在水浒传中对于李逵的外貌描写是这样的“黑熊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怒发浑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天蓬恶煞下云梯”

将李逵比喻成了如黑熊一样一身粗肉,个头大并且皮肤黑,皮肤似铁牛一般,眉毛是黄色一字眉,黄且粗。

加上现在影视剧多是这个样子的演员出演李逵,李逵凶神恶煞的形象已经跃然纸上了。

2.杀人如麻的“黑旋风”

我们下面来说说在《水浒传》中李逵的一些事迹。李逵是一个生性鲁莽之人,做事随心所欲,常常不顾事情的后果,只顾自己。

“黑旋风斗浪里白条”就很好地诠释了鲁莽的李逵。李逵为了招待宋江去强行讨要新鲜的鱼,打散了竹篾,过程中不惜惹怒张顺,李逵甚至冲上船和张顺打斗起来。

张顺本来想和他争论,可李逵根本不给辩解的机会,还被李逵重拳打跑。张顺气不过把他设计掉到江中,灌了他一肚子水,还差点淹死。幸好此时宋江及时赶到,劝说张顺救李逵上来。

开始便和张顺闹到这种程度,与他本身的冲动莽撞的脾气密不可分。李逵明明知道张顺熟识水性,却不顾后果,执意要和张顺打斗,最后差点淹死江中。

还是经过了宋江等人的劝说,发现不过是误会一场,张顺也通情达理地放过了李逵,并且和宋江等人结拜成为了兄弟。

在《水浒传》还有许多描述了李逵冲动,易怒,不计后果的事情。其中包括了江州劫法场事件,宋江因喝酒误事,在浔阳楼提笔写了反诗,黄炳文发现后揭发,因此宋江被捕入了死囚牢。

知府派戴宗送信给太师蔡京问宋江事件如何处罚,吴用设计伪造回信,结果落款有误,被识破。戴宗也被连累了,与宋江一同被罚以死刑。

行刑当日,李逵手持双斧率先去解救。但是等到成功解救了戴宗和宋江之后,李逵并没有第一时间带着同伴逃离现场,而是生气地挥斧乱杀,欲想冲入城中把知府蔡九也一同斩杀。

他的行为一下子也让宋江,戴宗等人一头雾水,顿时不知所措。亏得此时张顺等人及时赶到,劝说了李逵,带走了众人,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在此次的劫法场事件中,李逵率先冲入解救兄弟宋江,可见其侠肝义胆,不畏权贵的胆识。

但是救完人之后的,不第一时间撤退还留恋战场,反应了他不顾后果的冲动行为,还缺乏大局观念。

同时,李逵怒杀韩伯龙也是他莽撞性格的体现。当时,韩伯龙也想投靠梁山,但是还没有成功成为其中一员,就对外宣传自己是梁山好汉。

小小的行为举动便惹怒了李逵,李逵看不惯他的行为举止,就因这点小事就杀死了韩伯龙。其生性残暴可见一斑,也给自己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李逵是一个极其残忍的人,杀人如麻,《水浒传》中有多处详细刻画了。李逵作战方式凶残,只要杀红了眼,敌我不分,见人就杀。

不管是敌人还是普通老百姓,都是一斧结束别人的性命,他对投降之人不依不饶的态度也引起了许多梁山好汉的不满。

3.“黑旋风”的孝与忠

李逵对自己的母亲是十分的孝顺,自从和宋江等人投奔梁山之后,他是寝食难安,日夜挂念自己的母亲。当他知道公孙胜要把自己的母亲接到梁山上,顿时感动不已,抱头痛哭,赶忙回家接母亲到梁山同住,方便日后尽孝。

回家之后,却发现自己的老母亲因为思念自己过度而哭瞎了双眼,十分自责,心中非常难过。

在回梁山的路途中,对母亲无微不至地照顾,嘘寒问暖,怕母亲辛苦劳累还背着她上路。

但是在经过沂岭时,李逵的母亲觉得口渴万分,让李逵去寻点水,李逵环顾四周,把母亲放在了一块青石旁边,朴刀插在地上。待李逵回到松树旁,却没了母亲的踪影,地上只有一摊血迹,顿时寒毛竖起,心中发慌,在一个洞穴旁边看见两个小虎在舔一条人腿,是自己的母亲!

悲从心底来,拿起刀,见虎就砍,也不顾自身安危,一刀捅死了一只,连杀了四只老虎。

次日清晨,李逵收拾了自己母亲的遗骸,用布包裹着,在寺院挖个坑埋了,又大哭了一场,才走下岭。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但也反应了李逵的孝心是真心的,可天不遂人愿。他的孝感动了许多人,才流传至今。

李逵不仅有孝还有忠,显而易见,在众多梁山之中,李逵是对宋江最为忠心的一人。

《水浒传》中,李逵是坚决反对投降的,但是宋江没有接受李逵的建议,一意孤行,接受了招安。

李逵从此便偃旗息鼓了,后来还一直追随宋江,出征了辽国,讨伐田虎、王庆、方腊,战役过后梁山好汉大多都伤亡,而李逵随宋江回朝,得到了奖赏,册封为了镇江润州都统制。

然而蔡京,高俅等人早看宋江不顺眼,想要用“御酒之计”毒杀宋江。

宋江喝下酒,知道自己差不多要死了,恐旁人无法牵制李逵,他会起兵造反,所以骗李逵也喝下了毒酒。

李逵在不清楚的情况下喝下了那杯酒,得知是毒酒的时候,也不曾怪罪宋江,只是说到“生时服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便毒发身亡去世了。

4.“黑旋风”的结局

被宋江亲手毒死,这个是《水浒传》中李逵的结局,虽然不得善终,却也是悲壮体面,以一个忠字贯穿一生。但是在另外一本著作《荡寇志》,一切都不一样了。

《荡寇志》中记载的李逵结局是“于汶河渡被召圻、高梁、唐猛协擒,押赴京城凌迟处死”。

李逵被召圻、高梁、唐猛三人围攻,不料被活抓,残忍地将李逵的手筋脚筋都挑断,掐着他的脖子,像猪崽一样。

落网之后,押回京城,称其为宋江团伙的“二号人物”,接受凌迟之刑。

《荡寇志》的作者以一种羞辱李逵的手法写了他的最终结局,凌迟之刑残忍地结束了他的生命。为什么会给李逵这种结局?这还得从作者的出生年代说起,生于清朝太平天国战乱之前,那个时候的国家处于混乱,强盗无恶不作,经常干扰老百姓的生活。

作者饱受盗贼作乱之痛,十分地厌恶盗贼。说到“有既是忠义,必不做强盗;既是强盗,必不算忠义”,作者认为强盗就不算是忠义,而梁山好汉也是作者心中认为的强盗。

《荡寇志》对宋江团队,梁山好汉不算认同,态度明显厌恶。在这本书中,梁山好汉没有一个好下场,梁山好汉在此书中是反面人物,为恶不止,为百姓厌恶,张叔夜拨乱反正,带领“雷部三十六将”将他们击败,受到了惩罚。

《荡寇志》的作者是站在封建统治者的角度下,以“尊王灭寇”的思想对宋江起义大加贬斥,以笔墨加以各位梁山好汉不幸的结局,皆死于非命,不过过于狠毒,与《水浒传》农民起义的角度完全相反,《水浒传》对位梁山好汉是歌颂的态度。

5.小结

在笔者看来惨死对于李逵来说不能说是一个很过分的结局,无论是在《水浒传》或者是《荡寇志》,李逵都是一个残忍,嗜血成性,杀人如麻的恶人形象。

在当时的乱世,确实需要一定的以暴力对待暴力的态度。但是李逵面对投降之人,无辜百姓也一样态度实在是令人瞠目结舌,过于凶残。

没有对幼小的人给予援助,怜爱之心,普通老百姓不是施暴者,他们也是受害者,他也用暴力对待了无辜百姓,这种行为应予以谴责。

李逵的一世是罪恶的,但是他对母亲的孝,对宋江的忠也是一种难得的品质,却也无法掩盖其罪恶本身,正义之手还是没让他善终,他不好的结局对于普通人来说就是最好的结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站在不同的角度看看李逵,《水浒传》,往往有不同的结果,历史不单单只可以用对错去判断,要由时代和人们去判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181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