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熊 >> 黑熊的形状 >> 湖南卫视少年说妈妈,求求你别这样
端午节前,给大家推荐一档电视节目——湖南卫视的《少年说》。
节目组说,这是学生的演说比赛,不是死记硬背,不是高八度,不是空洞的辞藻堆砌,不是人云亦云的复读机,只要说出自己的观点即可。
听起来是不是很有意思?
台下青春的面孔洋溢着无穷的热情,他们可真年轻啊~
首位上台的小男孩讲了一个很有趣的需求:这辈子不想吃苹果和鸡蛋了!
妈妈在台下啼笑皆非。
男孩回忆说,小学时,妈妈要求他每天吃一个苹果,吃了六年,一共吃了个苹果!
小学毕业后,松了口气,不用再吃苹果了,可是,妈妈要求他吃鸡蛋,吃了一年半,总共.5个鸡蛋。
他的最大愿望是:一辈子不吃苹果和鸡蛋了!
妈妈在台下笑呵呵哈的说,你看你长得这么帅,都是因为我让你吃了苹果和鸡蛋。
男孩害羞地说,那是我天生丽质。
笑过之后,妈妈接纳了他的建议,不吃就不吃了,长大了嘛。
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本来以为这是个开心的栏目,可接下来出现了这个故事……
小女孩上台前非常忐忑,对导演组说:我妈妈会在台下怼死我(小女孩真有先见之明)。
这是一个“别人家孩子”的故事。
“大家可能在网上听过这样一段话:有一个人,他十项全能,他什么都好,他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妈妈总是会拿别人家的孩子和她对比,而这个对比的对象呢,是她的学霸女闺蜜。”
学霸女闺蜜多么厉害呢?
看看她的描述吧:
而且,妈妈不只拿成绩来比较,还会说:你成绩这么差,为什么别人会跟你做朋友?
听到是不是好气?
十年前,我们的父母也拿别人的小孩来比较,十年后,还是有小孩被比较,一样的问题,听着就想哭。
描述了现状,小女孩说了解决办法,希望爸爸妈妈不要总是说别人家的孩子多么好,我也很努力,希望看到我的努力!
我要为她鼓掌。
能清晰明确提出需求,并独立想出解决策略,一气呵成,引得台下同学频频喝彩。
如果是电视剧,肯定有妈妈冲上讲台,妈妈看到了你的努力,只不过我平时没有表达过,对不起,妈妈爱你,然后抱头痛哭。
而实际上呢?
画风完全不是这样。
妈妈说,你很棒,但是(但是后面才是重点),我认为我比较客观的,你跟别人家孩子比的时候,肯定不是只与吴笛比(孩子已经说了,可不可以不和别人比较,而不是换一个比较的对象就可以了啊?),你只有跟别人比,你才能培养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好的学习方法(适度竞争可以激励人前进,但过度打击,它会彻底摧毁你的自信心,妈妈真不懂吗?)。
整个过程,妈妈一直没有正面回答,可不可以不在比较,可不可以承认孩子的努力,而是一直在说自己教育方法的正确性,台下同学听得一愣一愣,小女孩也听得哑口无言。
很快,小女孩反应过来了,继续提出自己的诉求,为什么每次考试后,总是要这样打击我?为什么我一直在努力,你从来没有看到过呢?
妈妈又是怎么回复的呢?
妈妈说,我觉得你的性格“欠打击”,如果不打击,你就会很飘(这是哪门子逻辑?)。
小女孩回复,我不适合打击法,你们打击我,我一定会觉得自己很差。
台下的同学听得抹眼泪,看来大家对小女孩的话都有共鸣。
没有正面孩子的感受,没有回应她的需求,而是继续问责,你不够优秀不能怪我打击,是你真的不优秀啊,你没有努力啊,你比不上别人家的孩子……
孩子最后一次,哭着请求,可不可以不要再说别人的孩子比我强的事情了?
妈妈提出了“成功学”概念:当你不够强的时候,是时候要拍一下,当你很弱的时候,我是要推一把,我看到你的闪光点了,但你也要去改,去实践……
小女孩听不下去了,用袖子抹眼泪,想要转身下台,又觉得没有礼貌,迟疑一下,继续停留在台上,可是又听不下去,只能转身冲下讲台。
下来后,学霸女闺蜜安慰她。
她说,我妈也说你特别优秀,你也是我们家别人的孩子。
相互理解的人,最能够惺惺相惜。
这一次,是学霸女闺蜜上台讲自己的故事。
别人家的孩子也有烦恼吗?
她不是十项全优吗?
她说,她妈妈眼里,也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
妈妈对她说,你看全班体育考试都及格了,就你没有及格,什么都不行(这位妈妈,我真的很想和你谈谈……)!
小女孩反思,我们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我们真正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这段话,也在告诉家长,比较没有意义,超越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刚刚出场的妈妈以非常欣赏的神情听完后,说,这句话才说得对。
其实,学霸女闺蜜和刚刚小女孩说的是同一件事啊,小女孩说的我们不要和别人比较,也就是说,别人不是我们敌人,我们只需要超越自己,为什么妈妈就不能理解自己的女儿,反而特别能理解别人家的女儿呢(果然,孩子还是别人家的好)?
主持人引导说,现在有一个能让孩子感受到快乐的方法,妈妈需要不假思索说出女儿三个优点(结果说了两个重复的优点……):
主持人问,你开心吗?
还好吧。
为什么?
每次夸我都是这几个,我听得太多了。
主持人让学霸女闺蜜夸夸小女孩。
学霸女闺蜜说:
她是我们所有女孩子中最善良大胆的,平心而论,这点我真的做不到。她用她天生的热忱感染了所有的同学,甚至是老师,其实,这是无可替代的。
小女孩趴在女闺蜜肩膀上,能被人认可,这是很重要的感受:我真的有这么优秀吗?我真的这么厉害吗?
小女孩听完趴在闺蜜肩膀,情难自禁。
我们每个成年人都是从孩子这个阶段过来的,十年前的问题,十年后还在发生,为人父母者,为什么没有一点进步呢?
我们也经历过被父母打击的阶段,那种感觉,好受吗?你还记得吗?真的能培养你的能力吗?
当孩子对你说:
妈妈,我累了,我不想做作业。
妈妈,我不想穿衣服,我觉得好热。
妈妈,我真讨厌表弟,他总是拿我的玩具。
你怎么回复的呢?
某一天,你生病的时候,你对孩子说:
宝贝,妈妈生病了,很不舒服。
你猜他回怎么回答?
他的回答,就是你曾经教会他的回答。
如果当初,你能肯定他的感受,那么多年之后,他也能体会你的情感,而这种能力,就叫做“共情”。它不是天生的,它需要培养。
什么是共情呢?
BreneBrown在一次TED演讲中,用一个简单的故事描述了共情:狐狸掉入了地洞,无助地大叫说:“我被困住了,这里好黑,我快受不了了!”
黑熊看见后,爬到了下面,说:
“嘿,我知道在这下面是什么样子,你并不孤单。”
黑熊就是有共情能力的人。
黑熊看似什么都没做,没有鼓励狐狸,没有评价狐狸,只是走到了狐狸所在的位置,告诉她,“嘿,我懂你,我也在这里呆过”。
这就是共情,设身处地地去理解他人的感受,全然地接受他人地感受,并且不加任何评判。
如果,我们真的能意识到这点,并且有所改变,这就是进步。
倾听不是为了回复,不是为了反驳,不是为了证明我们有多么正确,而是为了理解。
只有被看到的孩子,才能和我们发生连接。
只有我们首先学会了共情,才能教给我们的孩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