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熊 >> 黑熊的形状 >> 寻古探今西汉胜迹古酒泉华之旅
酒泉,地处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它东西长约公里,南北宽约公里,总面积19.12万平方公里。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敦煌艺术、丝路遗存、石窟寺庙、长城烽燧、戈壁绿洲、瀚海沙漠、民族风情、夜光杯、李广杏……这一切构成了酒泉丰富多彩的人文、自然、民俗画卷。这里的每一城、每一水、每一树,甚至每一块石头都能讲出一个故事,反映出一种奇特的风俗。
·西汉古酒泉· 古酒泉,又名“酒泉公园”、“泉湖公园”。在酒泉城东1公里处,进入园门,满目幽绿,嘉木成荫,奇花夹道。穿过葡萄架组成的走廊,步入月门,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清宣统辛亥三月立的大碑,碑面刻有“西汉酒泉胜迹”六个刚劲的大字。石碑后有一清泉,名曰“酒泉”,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 酒泉,因旧说泉中有金,又名“金泉”。至于酒泉之名的来历,说法更多。《汉书·地理志》酒泉郡条下注引东汉应劭道:“城下有金泉,其水若酒,故曰酒泉。”唐代颜师古也说:“旧俗传云,城下有泉,其味如酒,故曰酒泉。”明、清时代传说:“此泉之水,用以酿酒,酒味甚佳,故名。”然而,当地流传最广的则是霍去病泉水倒酒的故事。相传,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兵在河西打了胜仗,汉武帝闻报非常高兴,赐霍去病御酒一坛。霍去病为了让将士们都能品尝御酒,下令将御酒倒进金泉里,让三军将士围泉汲喝。从此以后,金泉泉水便带有浓郁的酒香,故名“酒泉”。今日,泉水的酒香早已消失,但故事仍在民间广传。 古酒泉原有泉三眼,均为巨石砌成方形泉池。其水清冽,碧澄如酒,冬暖夏凉,永不结冰。冬日水气蒸腾,状若云烟,泉中常有气泡上升,类似金珠串线,蔚为大观。泉水可灌溉农田15顷。泉四周有“半亩澄潭,一汪绉绿”,风景十分怕人。历代诗人争相吟咏。李白有“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的感慨。杜甫有“道逢曲车流口涎,恨不移封向酒泉”的向往。清乾隆元年,甘肃分巡道黄文炜曾在泉周围“垒土辟池,前建槛,中置亭,后树轩。回廊耳室,鳞次周列”。乾隆二十七年,肃州知州徐浩又在泉前广场增建楼台、月门、牌坊,使古酒泉成为“旅客骚人,怡情凭眺;长海草绿,逍遥北海之尊;高座风清,杂踏南波之会”的名苑胜地和民俗活动的场所。 清同治四年,酒泉因战火泉池荒芜,亭台颓废。同治十二年,左宗棠复加修整。泉前建“清沥楼”,上悬“大地醍醐”匾额。二重门修牌楼,内塑3尊佛像,檐前悬一竖匾,题“古酒泉”3字。旁有对联云:“甘或如醴,淡或如水”;“有则学佛,无则学仙”。三重门修月门,上月横额“饮之令人寿”。门内有石碑,上书“汉酒泉古郡”。 民国以来,园内古建筑屡遭破坏。民国三十二年,国民党四十二军军长曾进行过修葺,并起名“泉湖公园”。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多次拨款,疏浚湖面、修整亭园、植花养草、架设飞桥、增值游船,并在仅存的一眼泉边砌起了水磨石圆形围栏。如今泪泪的泉水更加清澈醇甜,泉底五彩卵石熠熠生光,还不时冒出一串串珍珠般的水泡,泉水向北渗入小湖,湖水碧波荡漾;一座高大的石拱桥,把湖面分成两半,湖边垂柳袅袅,湖心假山玲珑、小亭纤秀、游人泛舟,景色十分旖旎。 古酒泉西侧建有动物园、水禽池,饲养有梅花鹿、黑熊、猕猴、孔雀、鸳鸯等数十种珍禽异兽。 每到冬天,湖面结冰,这里又是天然的滑冰场。 年3月,改“泉湖公园”为“酒泉公园”,是酒泉人民饭后茶余的消遣娱乐之地。 每年端阳,是古酒泉的庙会。酒泉人民扶老携幼,身裹绣花肚兜,腕戴五彩花绳,纷纷涌向酒泉公园。姑娘们则穿红着绿,精心打扮,胸前襟间挂满精心制作的花荷包、花绣球、花香袋等。年轻英俊的小伙子围来转去,瞅准机会就抢姑娘的荷包。姑娘不但不生气,反认为荷包被抢去的越多,越能证明自己的手艺好、长得美。据说,抢荷包习俗是古代酒泉人民选择伴侣,互送爱情信物风俗的演变和发展。 上年纪的人却喜欢登高。他们在儿女的陪伴下,带着油饼卷粽糕和扇子 (一种面制的扇子形花馍),登上公园内的文昌阁或佛祖庙,一边吃喝,一边远眺,有“遥望泪罗,怀念屈原”之意。 这天,酒泉公园内还有唱戏、比武、放鹰、斗鸡、跳舞等活动,这也是取其“畅游增乐,除病消灾”之意。 ·魂宝莫高窟·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大泉沟东岸,介于三危山和鸣沙山之间,南北长约多米。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碧天黄沙,贯通中外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的古丝绸之路上。 据唐代碑文记载,莫高窟建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年)。传说有个叫乐僔的和尚云游到此,忽然看到东边的三危山金光闪闪,迎着夕阳,仿佛有成千上万的佛在金光中显现,便认为这里是佛家圣地,遂募钱开凿了第一个石窟。消息传开,来往于丝绸之路的商旅、官员纷纷在此修建佛窟,祈求路途平安。到了唐代已有窟龛多个。五代、宋、西夏、元又不断修建。以后虽经自然和人为的破坏。至今仍保留了各代石窟个,壁画4.5万平方米,彩塑2多身,唐、宋木构建筑5座,是世界上历史最久、内容最丰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文化艺术宝库。如果把各个洞窟中的壁画连接起来,可以组成一条高1米,长22.5公里的瑰丽的画廊;如果把藏经洞里的经卷、文书、绢画连同莫高窟其它所有的珍贵文物放在一起来研究,就是一门浩瀚的“敦煌学”。现在,敦煌学已成为一门学科,拥有一支可观的研究队伍,出版有各种类型的书籍。 步入藻饰庄严、艳丽多彩、书有“石室藏宝”大字的牌楼,穿过林荫小道,只见一个个蜂窝鸽舍似的洞窟座落在砾岩上,上下排列5层,石窟坐西向东,有大有小。最小的37窟,刚能把头钻进去;最大的16窟,面积平方米;最高的96窟是从山脚开到山顶,高40米,外观像九层楼。石窟的造型,是中国化了的支提或毗诃罗石窟寺样式,将木构建筑和石窟巧妙地结合起来,并发展了窟檐和廊道艺术,形成了一种古朴庄重、奇妙独特的建筑风格。 登上水泥石阶,沿着新修的天梯,便可出入各个石窟。石窟里的彩塑均系木身泥塑,这是因为鸣沙山由砾石构成,石质脆弱不宜雕刻石佛。聪明的艺人们就地取材,创造了用当地“特产”芨芨草来包木头身架的泥塑,塑像造型优美、工艺精绝,不论是秀骨清像的北魏作品,还是面颊丰腴的唐代佳作,从小不盈尺的菩萨,到高33米的大佛,都给人以美感,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 现编为17窟的“藏经洞”,是莫高窟的精华所在。这里藏有从西凉建初元年到北宋至道元年,近10个朝代,多年的经卷、古籍、文书、绣画、铜象等4万多件。文字有汉、藏、梵、于阗、龟兹、粟特、突阙等;书类有手抄本、雕版印刷本、拓本等。这些稀世罕见的珍品,不仅是我国古代文献的补漏、校勘育很大的价值,而且为研究古代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科学、民族历史、对外交流等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历史资料。 莫高窟最壮丽的是壁画艺术。壁画虽经历千百年的风沙侵蚀,但仍色彩鲜艳、线描清晰。环顾洞窟的四周和窟顶,到处都画有飞天、伎乐、菩萨、仙女等,直乃“天衣飞扬,满墙风动。”壁画内容除佛经故事、本生故事、佛教史迹、神怪传说、帝王生活、装饰图案等外,还有大量的民风民俗画面。如狩猎、耕作、打鱼、收割、推磨、舂米、盖房等生产风俗画面;婚丧、嫁娶、旅行、行医、剃度、洒扫等生活风俗图景;车船、梨担、连枷、纺车、织机等交通和生产工具的形象描绘;有学校、酒肆、屠房、旅店、集市等场所的风俗场面;有亭台、楼阁、宫殿、塔寺、院落、桥梁等建筑图样;还有音乐、舞蹈、杂技、节庆等娱乐活动的生动写照,真是一部古敦煌民风民俗的百科全书。 敦煌民俗在数万卷的敦煌写本中也有更详细的记载。敦煌写本是7~10世纪唐、五代人亲手抄录的,它未经过任何文字修饰,很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风土人情,集中反映了古代敦煌人民丰富多彩的精神状态。从敦煌写本中表现的民俗内容来看,古中华民俗的各个领域,在古敦煌民俗资料中都有所反映,它是古中华民俗的缩影,但也有其地方性。如古敦煌人民居住在沙漠地带,对水和树的渴求便形成了关于水和树的心理活动和传说故事,名胜古迹也多以水和树来命名,著名的有悬泉、玉女泉、五色井、分流泉、半壁树、相恩树、三攒草、月牙泉、渥洼池等。又如丝绸之路的繁荣,促使了敦煌市场的发育,形成了民间经商的习俗,也促进了服饰打扮的时代感。再如宗教的盛行,使民问盖房有画符咒的习俗,患病不求医而是求佛拜神等。 莫高窟的艺术、文物,历经时代的沧桑,特别是年~年问,几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所谓“学者”、“探险家”,对莫高窟进行了疯狂的掠夺和破坏。被劫走的写本经卷、木版印刷、绢画、壁画、彩塑等珍贵文物达数万件。 现在,莫高窟在党和国家的关怀重视下,成立了敦煌研究院,拨款对近个洞窟进行了大规模的加固维修。修建了水泥栈道,安装了铝合金门,放置了玻璃屏风,窟内洁净清爽,壁画无恙,泥塑安祥,如今的莫高窟青容俊貌,又进入了一个鼎盛期。 ·鸣沙山奇观· 鸣沙山,又名“神沙山”、“沙角山”,是敦煌市以南5公里处的一座沙山。它东起莫高窟崖顶,西至党河口,东西绵亘40公里,南北宽20公里。最高处为后山之西南峰,海拔米。前山主峰海拔米,北峰陡峭,势如刀刃,十分壮观。沙呈黄色。呜沙山的奇妙之处是:人从山顶下滑,沙随人体颓落,会发出鸣声。若是晚间登临下滑,不仅能听到沙鸣声,还能看到人体移动引起的沙粒摩擦所产生的五彩缤纷的火花。如遇烈日暴晒,即是风停沙静,也会发出丝竹管弦之声。史载的“人登之即鸣”、“沙鸣声闻于城内”等就是这种奇观的写照。人们称这种景观为“沙岭晴鸣”,列为敦煌八景之一。
对于鸣沙山的轰鸣,当地还有几段传说。一说此地是古战场,有一天,两军正在这里厮杀,一阵狂风卷来,千军万马全被流沙掩没,后来的沙鸣就是两军征战杀伐之声。还传说这里是古时的一个大村庄。有一年春节,全村正在闹社火,一阵狂风卷来,村庄全被流沙掩没,现在听到的鸣沙是当时的鼓乐之声。其实,鸣沙山的沙鸣,完全是沙漠中的一种自然现象。沙漠的高温季节,沙面温度高达70℃左右,灼热的沙粒从陡峭的山坡上被人带动,就会发出响声。如果沙粒中含有一定数量的石英和云母的变质岩,沙粒则大而硬,猛烈移动或受摩擦时,发出的声音就如雷鸣。而鸣沙山的沙粒正好属于后一种。所以敦煌写本对呜沙山的轰呜有“盛夏自鸣,人马践之,声震数十里,风俗端午日城中子女皆跻高峰,一齐蹙下,其沙吼声如雷……”的记载。至今,每逢端午,敦煌民间还有齐滑沙山听鸣声的风俗。 更绝妙的是,在鸣沙山环抱之中,有一弯翡翠般的清泉,形如半月,名 “月牙泉”。泉水清澈如镜,泉边芦苇丛生,东西长米、南北最宽处39米,平均水深5米左右,最深处的西南角在7米以上。月牙泉四周流沙拥积,但千百年来从未被流沙吞没过,就是大风刮到这里,打一个唿哨,就卷走了。
人们对此奇观百思不解,于是又编出了三个颇为有趣的传说。 一说汉朝大将李广利征伐大宛国,取得天马回归。行至呜沙山下,口渴难忍,李广利引刀刺山,不见泉涌,正在焦急之际,忽见观音驾到,手执净瓶,倒出数滴仙水,念动咒语锁住沙龙,才形成了现在的月牙泉。 二说当年文成公主进藏和亲时,唐太宗送给她一面镜子,吩嘱她在十分想家时可拿出来照一照,全家人便会从镜子里出现。文成公主行至大漠时,十分想家,便把镜子拿出来,想看看全家人,谁知举镜一照,镜子里除了自己的愁容外,什么也看不到。惆怅之际,随手将镜子扔出轿外。镜子在空中被雷雨击破,一半落在了呜沙山。形成了“月牙泉”,一半掉在了新疆,变成了“天池”。 三说,在和敦煌相距多里的肃州城北有个海马泉,泉水极旺,常有马群来泉边饮水。马群中有一匹马禅骏无比,有人断言是北海龙王的乘骑,名叫海马。当地有一朱员外闻听后心生歹意,想设计捉拿海马,海马一头扎入泉中。不久,泉水就干涸了。两年以后,朱员外家破人亡,只存一个外孙靠乞讨度日。一日,这个外孙讨要到鸣沙山,竟发现鸣沙山多了个月牙泉,昔日的海马正在泉中游戏。从此,“肃州的海马泉变成了月牙泉,月牙泉边的沙子填了海马泉”之说越传越远,成了流传千年的民间传说。 实际上,月牙泉的形成主要是得益于地下水源,而泉水又处于循环交替状态。至于从古至今,为什么没被风沙埋没,主要是因为鸣沙山属于环形丘,南北两面的沙山高耸,吹进月牙泉的风,按空气力学原理,会向上旋,于是沙尘随风而走,不但落不到泉中,而且连泉周围山上滑下来沙子也被风力送到呜沙山脊上。这就是“虽遇烈风而泉不为沙掩盖“和鸣沙山“经宿风吹,辄复还旧”的道理。 据说,月牙泉早在汉代就是游览胜地。唐代,这里有船舸,泉边建有庙宇,泉里产铁背鱼和七里草,吃了可以长寿。因此,月牙泉又有药泉之称。当地有“铁背鱼、七星草、五色沙子三件宝”的说法。到了清代,泉南岸东南长米、南北宽多米的高台地上,建有娘娘殿、龙王宫、菩萨楼、药王洞、经堂、雷神台、玉皇阁等殿宇多间,景色十分幽丽。月牙泉最美的时候是在清晨,此时,天蒙蒙、水蒙蒙,月水一色。直至朝阳初露,澄波闪闪,钩月映霞,显得极为旖旎。月泉晓澈为敦煌八景中的一景。 现在,呜沙山下不仅建立了沙疗区,还建立了民俗博物馆,开展骑骆驼等旅游活动。凡来这里旅游的客人,不仅能登山听鸣、休养治病、骑驼观景、泉边品茶,还可在民俗博物馆尽情领略当地民风民俗,真乃一举几得。 ·榆林窟取经图· 榆林窟,亦称万佛峡,位于酒泉安西县西南75公里的祁连山谷中,系敦煌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和莫高窟一道被称为丝绸之路上的姊妹窟。榆林窟创建年代无考。据其时代背景及洞窟形制看,其建窟年代不晚于莫高窟。榆林窟洞扈开凿在榆林河两岸砾岩上。东岩30窟、西岩11窟,东西岩相距余米。窟畔有新建成的榆林河水电站,给古窟装上了一串串晶莹光彩的明珠,和峡中奔流不息的急流及河岸葱茏的绿树相映,景色十分秀丽。 榆林窟现有主洞窟41个、壁画多平方米、彩塑多身。周围还有水峡口石窟、东千佛石窟、昌马石窟、红口子石窟、旱峡石窟等,均为榆林窟的分支部分,总其残缺,余存数以百计。 榆林窟壁画,绘有场面宏伟、金碧辉煌的巨幅经变图。有形象生动的单个佛像,有数量繁多的珍禽异兽、奇花异草,有耕获、嫁娶、宴饮、奕棋、酿酒、冶铁、音乐、舞蹈等画面。其中第三窟的《取经图》,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玄奘取经的艺术形象,比《西游记》问世早多年。 《取经图》系西夏时代的作品,绘有玄奘、孙悟空和白马,却没有猪八戒和沙和尚。图中的玄奘作汉僧,光头、身着糯裤、外套右袒袈裟、脚登麻鞋、双手合十,眉清目秀。孙悟空亦着襦裤、麻鞋、头戴金环、额低嘴长、露齿披发、双眼圆睁,似人又似猴。他或持金环锡杖、身背经包,或手搭凉棚,四处张望,或牵一匹白马紧随玄奘身后。图中的白马栩栩如生,有时空鞍行走,有时背驮闪闪发光的佛经。 据玄奘的弟子慧玄编写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载,贞观三年(公元年),玄奘从长安出发,至甘肃秦州(今天水),停一宿,逢兰州伴,遂去兰州。在兰州正好遇上凉州(今武威)送官马返程的人,又结伙到了凉州。在凉州讲经月余,在河西佛教权威慧威法师遣入护送下,过张掖、越酒泉,来到玉门关所在地瓜州(即今甘肃安西苦峪城遗址)。 这时,从凉州发来了追捕玄奘的公文(当时,朝廷规定国人不准出国)、在瓜州刺史独狐达的支持下,玄奘才得以继续西行。此时,有个名叫石磐陀的年轻胡人,拜玄樊为师,并找来了识途白马,自愿护送玄奘西行,谁知,刚过了玉门关,石槃陀便受不了艰难困险,弃玄奘而回。玄奘一人孤零零地在莫贺延碛戈壁上行走了十几天,越过5座烽火台,才到达伊吾。有人说, 《取经图》上的孙悟空就是石槃陀的化身。 榆林窟还有一尊象牙佛,传说是玄奘从印度带回来的。象牙佛是由一块高18厘米、宽8.7厘米的象牙分成两片,雕刻而成。内刻佛祖经变图数百个,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合在一起外形是一骑着象的普贤,手捧宝塔、袒胸赤足、头发呈波纹状,象背鞍踏俱全,装饰精美。从雕象相貌、服饰看,属印度风格。它由榆林窟道人郭元亨师徒几代精心保护至今。这一稀世珍品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馆内。 ·年轻的“古城”· 在敦煌城西20公里的七里镇,近年突然矗立起一座气势不凡,古香古色的敦煌“古城”,这便是年中日合拍电影故事片《敦煌》时的外景建筑。 古城坐南朝北,呈方形,有三座城楼:北面为敦煌楼、南面为宣德楼(亦称瞧楼)、西面为通远楼。城楼高大雄伟,垛墙历历: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城内辟4街3巷。东西走向的1条街与南北走向的3条街相交叉,分别为汴梁街、沙州街、甘州街、民族街。纵横相通的8条巷道错落排布在四条街的周围,使整个古城显得井然有序,疏密有致。 宣德楼侧的广场附近,有古代的酒肆、茶馆、药铺等。在城的一角,还有一座富丽堂皇的圣寿寺。沿街立有木栅栏,栅旁的兵器架上,矛戟林立。通远楼侧有市井,民宅院落聚集,街面有马厩、井台、酒车,角落处有锅灶。在贯通敦煌楼和宣德楼的主街上,坐落着“归义军节度府”(西夏时曹氏的郡府),朝东三座朱门,内立照壁,门前陈列着长武器,颇有封建官衙的威武森严之气势。街道前后立有两座木制牌坊,正背两面分别写着“安国”、 “定难”、“儒风”、“释教”等大字。古城东侧街巷内,有敷彩描金的庄园门楼,显著位置立着圆形尖顶或方形尖顶的佛塔;民宅左右有草料、独轮车、抬轿、火盆、萝筐等物。屋檐下,墙壁上悬挂着玉米、辣椒和蒜辫,有浓郁的田原风情。 这座古城耗资约万元,由敦煌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承建。为了使这座古城有真实感,城南甘州街是按敦煌老年人的回忆,以敦煌市原东大城门楼的模式设计的。城北的民族街是仿照新疆吐鲁番城建造的。敦煌楼是以北京被焚毁的明德门为原型设计的。城墙、马道、角楼均仿照嘉峪关城楼,可谓集诸多风情于方圆之内,是旅游、观光、寻古、问俗的理想之地和敦煌旅游线的热点。 不久前,敦煌曾发生过一次暴雨风灾,不少人曾为古城的安危担忧。可灾后到现场一看,古城安然无恙,经过风雨剥蚀的城楼、房屋却增加了岁月痕迹,使年轻的“古城”变得更象古城了。 ·悬泉置遗址· 悬泉置,又名“悬泉驿”,是汉代的著名驿站。位于敦煌城东60公里处。 悬泉之名主要来源于贰将军李广利挥剑劈泉的传说。相传汉天子因酷爱大宛国贰师城的宝马,封李广利为贰将军西征,当李广利来到现悬泉置时,三军已断水一天了。李广利率将士四处找水,滴水未见。正在焦急之时,忽见山谷深处有一青石,上刻“滴水石”三字。李广利一见,抽出龙泉宝剑对石奋力一劈,只见青石裂为两半,一股清粼粼的泉水从青石缝中涌了出来,三军将士欢腾雀跃,拥向水边,争相痛饮。后来,人们为了感谢李广利劈石出泉之恩,便给泉水起名“贰师泉”。又因为泉水从干谷岩壁中流出,也称“悬泉水”、“吊吊水”。 古代驿站大多设在物产丰富、水源充足的地方。此地因有悬泉,所以依泉而设驿,这就是悬泉置的来历。 现存的悬泉置遗址,悬泉仍在,不过流量大不如传说中贰将军李广利为三军将士解渴的当年。悬泉附近的山上和山沟里的绿色已全部隐去,只有漫坡的黄草还在遮盖着时隐时现的泉水,还有那半山腰悬挂着的雪白冰瀑,给这荒凉寂静的古驿站遗址增添了不少生气。 在悬泉置遗址行走,不仅可以看到已发掘的大大小小,络绎相连的“房屋”,一些不足1米、碗口粗细的拴马桩,脚下还会随时碰到铁灰色的汉代碎陶片。不久前,从这里发掘出10多枚汉简,24块西汉麻质纸,多件货币、日用杂品等珍贵文物。现在,发掘工作还未完毕,悬泉置到底还有多少珍贵文物,还待日后公布。 ·东晋壁画墓· 东晋壁画墓,位于酒泉县城西北的果园乡丁家闸,现已发掘了8座,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6号墓葬。
5号墓距地表深12米,封土残高2米,前有长33米、宽1.42米的斜坡墓道通向墓室。墓室全用平砖垒砌,分前后两室。前室四壁及顶部布满彩色画面,后室只在后壁上绘画。壁画保存完好,用色有朱砂、赭石、石绿、石黄、白、灰等。壁画内容分天境、人间、地狱三个境界。画面浩繁复杂,形象逼真生动,笔法遭劲流畅,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价值,有地下画廊之称。 天境和地狱的内容,都是粉饰封建社会太平景象的祥瑞画,神话传说、圣贤故事及富有幽默感的趣闻轶事等。人间部分实际上是墓主生前高官、厚禄、尊荣、享乐的记录。据壁画所反映的舆服制度分析,墓主人的身份最低应在王侯之列。 天境画面绘有含金鸟的红日、雍容华贵的西王母、四蹄腾空的天马、仰面八叉的白蟾蜍、茸角高竖的白鹿、肩生双翅的羽人、飞腾倒悬的龙首、奇形怪状的三足鸟、毛色华丽的九尾狐、云雾缭绕的山峦等。无论拟人状物、喻山摹水,都生动逼真、维妙维肖、情景交融,富有感染力。 人间部分的主题画是一幅3米长处的燕居行乐图。这是全墓室中画得最为细腻的一幅。墓主人头戴三梁进贤冠,身穿硃砂间黄朝服,手执尾,身后侍者执曲柄华盖,并备有黄金装饰的硃轮通车。看那墓主炯炯有神的双眼,纤细秀美的短须,踞坐神态,使人想到高贵的王候。他的身前身后,仆吏罗列,古香古色的曲足案,精美的各式酒器,俊秀的侍酒童儿,还有抚琴、弄琵琶、击鼓、吹笛的乐伎和轻歌曼舞的舞伎等,组成了一幅“系官日纷纷,鼓乐盈满门”的王公贵族生活图。其余如眷属出行图、坞壁、农耕、扬场、畜牧、采桑、花圃、园林、家禽、椎牛、宰猪、庖厨等场面,无不具有浓郁的民风民俗。 地狱部分绘有房屋和象征承载大地的神龟等。后室绘有奁、盒、扇子、拂尘、弓箭、绢帛、丝束等。 此墓因早年被盗,残存的随葬品仅有一些铜币和铜马俑足、小金片及残破陶器等。 丁家闸壁画墓展现了魏晋十六国时,河西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阶级关系、民族关系、生活习俗等,成为中外学者、旅游者的瞩目之地。 ·锁阻城锁阳· 锁阳城,位于安西县东南50多公里的疏勒河流域中部,是酒泉通敦煌古道上的一座边城。它南临戈壁、北接沃野、东部沙丘起伏、西面碧草如茵,西北有道可直达常乐古城(今安西县踏实乡破城子村)。西南与石包城(今肃北县石包城乡)相接,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小说《薛仁贵征西》提及的寒江关、青龙关、卡房子、朱雀关、鸡爪山等,都是锁阳城周围的重要关卡。 锁阳城,原名“苦峪城”,后因薛仁贵征西时在这里被困,在粮尽援绝的情况下,用当地盛产的锁阳充饥,解救了三军将士的性命,所以改名为“锁阳城”。 锁阳城由东西两个长方形的主城组成,城高约9米、宽约5米,二城均以泥土筑就。西城面积约16.5万平方米、东城约1.7万平方米。西城有西、北二门,宽约15米,城边有小道崎岖蜿蜒可达城头。登城远眺,古城遗迹皆收眼底。城外郭墙断续隐现,郭外烽隧、箭台和瞭望塔连绵数里。城墙上城堡、炮台、鹿角、擂石断续残存。城内的建筑物已荡然无存,只有红柳等沙生植物丛丛簇簇、密密匝匝,断壁残垣,时有时无,炭堆瓦砾,堆积如丘。这些积炭,传说是当年哈密国元帅苏宝同兵驻锁阳时炊灶的遗址和铸造兵器的地方。 锁阳城外东面,有状如饽饽的白色塔儿寺和荒陵。塔儿寺是少数民族祭祖的祠庙,因年代久远,至今已面目全非。荒陵遗骸外露,薛荔滋生,时有野物奔走其间。夏日雨后,夜间有磷灯游移不定。《安西县志》曾有诗曰:“……欲腾黄土埋战骨,尚疑白塔伴经幢。多情只有天山月,照到寒磷惹吠庞。” 除了上述遗迹外,锁阳城里的锁阳很值得一提。这一簇簇状似苁蓉,色深褐,呈扁圆住形的植物,当年之所以能成为解薛仁贵之危的救命之粮,皆因锁阳是一味大补阳气,益血润燥,养筋滑肠的要药。锁阳城出产的锁阳肉质肥厚,药用价值很高,尤其是“三九三”这一天挖的锁阳,质量最好,故当地有“三九三,挖锁阳,挖不到锁阳霉半年”的民谣。 锁阳城因薛仁贵众多的军事活动而著名,因而当地广传着薛家的故事。薛仁贵驻兵锁阳12年,解围后,已年老体衰。其子薛丁山在替父征西途中,被驻扎在寒江关(今肃北县石包城乡)的樊梨花大军三次围困,强逼成亲后,又三次休婚。薛丁山西征到了白虎关(今安西县白墩子),被哈密国将领杨幡阻截无法前进,只得三请樊梨花解围。后来樊梨花和薛了山和好,率军投唐,一起完成了进军西域的大业。 这些仅是传说。据史书记载,薛仁贵东破高丽,西征西域,做过安西瓜州(今安西、敦煌交界处,名叫甜水井)长史。 ·桥湾人皮鼓· 莫羡金山银瓮, 百计千方撮弄。 猛回首已成空, 如梦,如梦, 说与世人戒警。 右调《如梦令》 在距安西县城80公里的甘新公路边,有一座东西长米、南北宽米,黄土版筑的长方形古城遗址,人称桥湾城。古城前原有一条清波荡漾的疏勒河,现虽水枯,河床犹在。河边有两棵老态龙钟的胡杨树,树旁有一座古香古色的庙宇。庙内有两面人皮鼓,大的如海碗、小的如饭碗,颜色黄褐,轻击有卜卜之声。它向来往过客叙说了一则发人深省的历史故事。 相传在清康熙三年,温馨的乾清宫内,年轻的康熙皇帝被骄横拔扈、擅权朝廷的鳌拜气得夜不成寐。一日子夜,康熙好不容易才入睡,忽见鳌拜气势汹汹地闯进宫来,逼着自己下谕戳杀忠义之士大学士苏纳海。康熙情急,愤然出宫,飞马向西北方向驰去,行至茫茫的大漠,忽见一片绿洲,并有碧水湾湾,向西流逝。水旁两棵参天大树,郁郁葱葱,生机勃勃,树顶挂着富丽华贵的皇冠和玉带。他一伸手,就把皇冠和玉带摘了下来,随后追逼而来的鳌拜,在皇冠和玉带宝光的照射下,突然化成一堆白骨……康熙猛然惊醒后,细细琢磨,觉得这是吉祥之兆,翌日,特派御前侍卫领班索额图到西北大漠暗中察访。 索额图经过三个月的察访,终于在甘肃安西桥湾发现了康熙皇帝梦中的景色:在茫茫腾格里拉沙海中,疏勒河清波闪闪,弯弯曲曲向西流去。河西岸绿杨参天,形似巨伞。尤其是一棵巨杨上挂着草帽,缠有草绳,恰似皇冠和玉带…… 康熙皇帝闻听后异常惊奇,立即和祖母太皇太后吉特氏商议,太皇太后主张在安西桥湾修建行宫,以顺天意,振兴大清。为了剪除和分散鳌拜党羽,同时又不打草惊蛇,康熙皇帝额授鳌拜的族侄,镶黄旗部统塞本得为甘肃巡抚,和鳌拜坑洼一气的辅政大臣遏必隆的女婿程金山为甘肃布政使,并命二人督修桥湾行宫。 春风得意的塞本得和程金山衔命到任。诸事完毕,立赴安西。车到安西桥湾。两人一看,不禁乐了:这样荒凉偏僻的地方,行宫修得再好,皇帝也绝不会临幸。两人遂将修建行宫的巨款大部分占为私有,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修起了一座不到一公里见方的行宫。 此事很快就有人弹劾。康熙六年,康熙皇帝派得力大臣查清了塞本得和程金山贪污公款的内幕。下旨将塞本得和程金山凌迟处死,满门抄斩,并从两人背脊上剥下两块整皮,做成两面人皮鼓,挂在安西桥湾行宫前的古庙里,警戒世人。 后人有诗证曰: 贪婪酷虐随意行,剥皮声声唬断魂。 平日只知权势大,触犯法条罪难容。 ·西海盐池· 西海,位于河西酒泉金塔县西坝乡境内,“东西长10里,南北宽5里。常年有水,虽旱不涸”。此海产盐,故名西海盐池。由于地理方位的不同,金塔人称西海子,酒泉人则称北海。祁连山正好在西海之南,《西海胜景》的传说就发生在这里。 相传,西海子是西王母等神仙的专用盐池。每年农历五月十二日,西王母便派青鸟取盐。青鸟在天上飞旋三圈后,水面上便雾气腾腾,接着变成大块云彩,托着白花花的盐巴,跟随青鸟飘去。盐是从海水里托出的,飘起来后有水珠往下滴,所以酒泉、金塔一带,每年农历五月十二都要天阴下雨。这儿的老百姓,夏季干旱缺水时,部盼五月十三,并流传有“云朝南,水团团”的农谚。 青鸟把盐运到昆仑山后,和面粉一起堆在山上,便形成了盐山、面岭,人们老远可以看到的白顶,便是盐和面。后来,这儿居住的群众也常去西海子取盐吃,取盐的人多了,西海子的盐就少了。西王母得知后,命西海龙王采取措施,西海龙王便派龙子、龙孙阻止群众取盐。人们无法取到海盐,只好在山里挖土盐吃。因此,金塔人至今还有吃土盐的习惯。 ·黑水传奇· 黑水,即弱水,现名黑河。早在远古时期,大禹曾“导弱水,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这里流传着一个关于鱼精的故事。 相传,西王母喜欢养鱼,鱼池中养有红、黄、蓝、绿、黑五色金鱼。其中黑鱼不喜欢池中生活,偷偷溜出鱼池潜入弱水,变成了鱼精。《兴用作浪,危害百姓,还不时从肛门中喷出大量墨汁,把清粼粼的河水变成黑色。西天王母知道后,立即令人将黑鱼抓回,用定身法将黑鱼钉在了昆仑山下。因为西王母爱鱼,为了不使黑鱼死去,在定黑鱼的地方挖了一个水池。以后,被定住的黑鱼变成了一座小山,人们称之为黑山,黑山下的水池,叫做黑山湖,如今被修建成黑山湖水库。而弱水就一直称为黑水了。 ·毛目和天仓· 据《十六国春秋·前凉录》载:“凉张俊时酒泉太守马发上言。酒泉南山,即昆仑之体也。因穆王见西王母乐而忘归,即在此山。此山有石室王母堂,珠玑镂饰,焕若神宫”。至今酒泉金塔一带关于西王母的传说非常之多,其中最著名的是关于毛目和天仓的传说。 毛目,即西王母的眼匝毛。相传,西王母居昆仑时,常到黑水边洗脸。一次,她的两根眼匝毛掉到了黑水里,被黑水带到沙滩上,经过年后,变成了一男一女,结为夫妻,男耕女织,传宗接代。由于这些人是由西王母的眼匝毛变的,所以不论男女都长得俊美,尤其是一双眼睛,眼匝浓密,分外传神,他们自称毛目人,所在的县城也叫毛目县。一直到年才改毛目为鼎新。 天仓,即粮仓。相传古黑水两岸,土地肥沃,盛产稻麦,西王母及众神的口粮都由这儿提供。所以,西王母在此修建了一座大粮仓,专门用来贮藏粮食,天仓便由此而得名。 ·炎火之山· 据《大荒西经》己载,说昆仑山“其下有弱水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燃。”而河西酒泉南北二山就流传着炎火之山的故事。相传南山(即祁连山)和北山,本是一对姊妹山,南山年长为姐,北山年幼为妹。她们曾订下白天时辰长,夜间时辰停的信守盟约。南山守约不移,而北山为显示自己,白天和夜间都不停地向上长,于是,在一月间、她比南山高出了大半。此事,被西上母知晓,派火德真君去烧北山。真火一起,把北山烧成大漠戈壁,甚至连山下的黑水也烤温了。 北山被烧后,南山十分悲痛,终年累月为妹妹戴孝,因此,山顶一直是白的。并且一想起北山就伤心流泪,流出的泪水变成了一股股河水(即弱水),流向北面低洼地带,浇灌着酒泉、金培一带的农田。 肃北风情录 肃北,即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因位于古肃州北部马鬃山而得名。 肃北历史悠久,地处中西通道的要冲。多种少数民族的祖先曾在这里生息繁衍,历代王朝都在这里修塞设障、筑路据关。至今境内仍保存着众多的古代岩刻画、城堡、烽炫、塞墙等古迹。勤劳淳朴的肃北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也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俗。 ·古代岩刻画· 在甘肃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野马山北麓和马鬃山一带,散布着世界罕见的古代岩刻画。据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实地考察,肃北仅“大黑沟”、 “野牛沟”、“灰湾子”和“七个驴”四处就荟集岩刻画55组,多幅。而其中尤以大黑沟岩刻画内容最为丰富、分布最为集中,共有34组,多幅。 大黑沟位于肃北别盖乡好布拉大队布尔汗哈达。布尔汗哈达译成汉语,为“岩石佛山”之意。 从县城出发,经过好布拉大队,再向西南行4公里左右,便可到达佛山。举目四望,只见在长达2公里的摩崖峭壁上,布满了大大小小、密密层层、深深浅浅、形形色色的岩到画,宛若一座座岩画屏障。有表现人物骑马活动的放牧、坐势练武、乘骏作战、张弓射猎等;有刻画动物的梅花鹿、大角羊、野牦牛、野骆驼、长鼻象、斑谰虎;还有茂密的乔木、多姿的芳草等。岩刻画的旁边有晚于岩画的隋朝“开皇”年号和人名题记。这些画面多以凹画和凸画形式,刻画在避风向阳的山坳岩石上,线条好似用某种工具敲打而成,丝毫没有刀刻痕迹。据文物工作者考证,这些岩画当是春秋、战国至西汉年问,生活在河西走廊西段的月氏、鸟孙等古代游牧民族的文化遗存。岩画所在的山坳可能是这些民族集会的中心,或者是冬、春牧场和畜圈之地。 这些岩画艺术,无论拟人还是状物,都粗犷朴实、简练概括、生动逼真。岩画中的弓箭、腰刀和华丽的刀鞘形象,为我们判断它所产生的时代找到了形象依据,证明古代游牧民族受中原文化影响,已使用金属箭簇和刀矛围猎野兽了。群舞人那高高的羽冠、翘尖的鞋头、宽大舒展的长袖袍裙,为我们研究古代游牧民族的服饰提供了形象资料。岩画中大象的出现,表明当时的河西走廊气候相当温暖。山顶立壁上手执法器的武士像,可能是古代游牧民族崇拜的先祖和天神,也是宗教信仰的雏形。 在这些岩画中,还有一些似动物又非动物、似图案又非图案的画面。有人猜测它是古代游牧民族的文字,也有人认为是当时游牧民族崇拜的偶像。 ·蒙古族的饮食习俗· 勤劳勇敢、瞟悍质朴的肃北蒙古族,由于世代生活在广阔的大草原上,以牧为业、以草原为家,所以养成了独特、有趣、实用的生活习俗,特别在饮食上更具特色。 肃北蒙古族的饮食主要可分为肉食、奶食、粮食、茶食以及菜蔬、酒等。 肉食主要以牛、羊肉为主,尤以羊肉的做法、吃法最多。日常最多的是手抓羊肉、羊背子、焖羔羊肉、炒羊肉片、肉馅灌羊肥肠、酥油拌肉片、羊杂碎灌羊肠等。牛肉一般只做手抓肉来吃。 除牛、羊肉外,他们还吃骆驼肉,但仅自食,不作待客用。他们一般不喜吃驴肉、飞禽肉和鱼类。僧侣还禁食奇蹄类动物。 肃北蒙古族的奶食种类也很多,有甜奶子、酸奶子、奶皮子、酥油、酪旦子、奶果子、焦奶豆腐等。 茶食在蒙古族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终年不可少。饭前饭后,放牧间歇、待客、聊天、玩耍均离不开茶食。特别在夏、秋季节,牧民饮茶多于吃饭。茶食又分为:淡茶,即在熬得很酽的获茶水内加入少量姜片、草果和食盐;奶茶,即在茶水中加入奶子煮沸即可;酥油茶,是将少许酥油放人碗内,用烧滚的淡茶或奶茶一冲即成;油茶,是将少许牛、羊油熬化后放入适量小米炸黄,再加入少许面粉,待微黄后,将淡茶或奶茶冲入即可。 青稞炒面是肃北蒙古族的传统食品,他们喜欢的做法是:将米、蕨麻、葡萄干、红枣、酥油和炒面一起煮成粥,招待宾客和念经日食用。此外,他们日常食用的还有烧莞子、油稞子、烙饼子、面条子、面片子、麦仁、青稞仁等。 肃北地处河西走廊最西端的戈壁沙漠边缘地带,那里有很多野生菜蔬,如沙葱、扁葱、野韭菜、地芥皮、发菜等。后来又引种了辣子、白萝卜、、大蒜等家常蔬菜。尤其是大蒜,四季皆备,食肉时不可缺少。大蒜被蒙医列为补品。肃北北部还生长着一种蒙语叫“哈拉莫克”的植物,果实紫色、大如豌豆、汁甘甜,可生食。牧民们常在秋季采摘果实磨成粉面,合到乳酪中吃。据说,清同治年间,肃北发生灾害,哈拉莫克救活了很多蒙民的生命。 肃北蒙古族人民喜欢饮酒。传统习惯多用奶酒。奶酒多用马奶自酿,也有用山羊奶、骆驼奶酿造的。肃北蒙古族人民均喜猜拳痛饮。不分年节平日,自家或待客,都离不开酒。如果客人来临,男女主人会轮番不停地向客人敬酒、敬肉,边饮、边吃、边唱歌,气氛十分热闹。 蒙古族传统的饮食习惯,为一日三餐。清晨起床后,全家就开始忙碌,男子做出牧的准备、妇女烧火煮茶并撒茶敬神。一切就绪后,全家团坐一起,围着小桌冲酥油奶茶喝,并吃一些熟羊肉。午餐比较简单,通常是炒面、奶子、茶水。晚餐很晚,但比较丰盛。晚餐时,家人们先是每人一大块手抓羊肉,左手握肉、右手拿刀,边切割边吃。等肉汤内下的面条或小米粥煮熟后就饱吃一顿。 肃北蒙古族以牧为主,由于长期狩猎,兼搞长途驮运,因此形成了一些传统的野餐食俗。他们的野餐,主要有烤全羊、烤肉片、烤羊肚、烤羊肉等。 近年,随着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的解放,早餐前繁琐的敬神习俗,已自动取消,青棵炒面也少了。每餐均有白面烙饼、油饼、挂面或大米饭。客人或亲朋来后,主人除用酒、肉、奶食品招待外,还包水饺或做馅饼、油饼。客人吃饱、喝足了,他们才感到高兴。 ·蒙古族的居住习俗· 在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人们常常会看到一座座洁白的蒙古包,象雪莲花一样盛开在绿草如茵的草原上。来到包里做客,只要稍加注意,你就会被这种房屋设计者的巧妙构思和高超技艺而叹服。 蒙古包是由木架和毛毡两部分组成,用皮条和毛绳固牢的圆形帐篷。木架部分又分为房墙、房顶、房杆、房门四部分:房墙是用直径3厘米左右的若干根扁形柳条、细皮条穿制的网格状骨架、蒙古语称“哈拉”;房顶是用柳条圈成的圆形天窗,周围留有固定房杆的插孔;房杆相当于椽子,是用圆形柳条做成,蒙古语“乌尼”。用时,一头插在房顶的插孔里,一头用细毛绳搭扣套在房墙顶端柳条杆头上;房门是用木材做成的,门框两边用毛绳固定在圆形房墙留出的缺口上。毛毡部分又分为围毡、顶毡、天窗帘和门帘四部分。 蒙古包以这样简单的构造适应了草原复杂多变的气候。它呈圆形尖顶,结构稳定,对大风雪阻力小,下雨时包顶不积水,万一倒塌时,因其重量轻,也不至于伤人毁物。更为独具匠心的是,这种设计把大自然的美和毡帐的结构糅合在一起。在蒙古包里,当你抬头上望时,就觉得“穹庐”正像天空一样,房顶就是一轮太阳,房杆象是太阳四射的光芒。房顶又常常用窗帘盖上半边,每到夜晚,明月升上天空,半边天窗照进的月光仿佛就是一轮弦月。 蒙古包大小不等。肃北一般以“头”为单位计算其大小。一头即一个房杆。最小的蒙古包有40头的,约十几平方米。牧民一般居住60~70头的,约20~30平方米。一顶蒙古包,既是寝室、客房,又是厨房和储藏室。牧民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对包内各处的安排和作用,已约定俗成。包内门的正上方是最高上的地方,过去设佛龛,现摆箱柜、镜框等:右上方是接待客人的地方,右下方放置小型生产工具;左上方为主人坐卧的地方,左下方摆放炊事用具;房屋中央置一火炉,用以烧水、做饭、取暖。火炉的烟囱从天窗直通包外。 蒙古包内的摆设大都具有民族特色:箱柜、饭桌等,多用红色或黄色油漆,并雕刻或绘制有龙形、云形、莲花和寿字图案;地上铺着用毛线纳成各种图案的毛毡。现在,包的外面大都罩上了一层帆布、包内顶部用绣着花边的棉毯做里层、房墙周围挂上了栽绒壁毯、地上铺上了豪华的地毯,不仅增强了蒙古包的防风御寒能力,民族色彩也越来越浓。 ·阿克塞哈萨克民俗·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位于酒泉西南端,阿尔金山和党金山横穿东西,甘青公路穿越南北,是甘、青、新三省的交界之地。 阿克塞,即哈萨克语中白色的意思,表示素洁晶莹。 阿克塞哈萨克族以牧业为主,曾先后信奉过萨满教、佛教、摩尼教、景教等,直到10世纪时开始皈依伊斯兰教: “那吾热孜节’是阿克塞哈萨克人民独有的节日。每年春分这天,白昼与黑夜长短一样,哈萨克族人民把这一天定为那吾热孜节,有送旧迎新之意。这天,他们把肉类、小麦、青稞、奶疙瘩混杂在一起,做成节日饭食,吃饭祝福,庆贺一年吉祥,祝福来年丰收。· 每年6月初,阿克塞哈萨克人民都要举行赛马会,其中最精彩的是叨羊比赛。即马背上驮着羊的赛手飞马向前,若干赛手跃马直追,围着羊只进行叨抢。赛场上人群围成一个夹道,叨羊者来往穿梭,喊声不绝,被抢叨的羊鲜血直流,咩咩直叫,直到有一赛手叨着全羊,将其它赛手远远地抛在后面,才算获胜。 阿克赛哈萨克族的婚姻制度为一夫一专制从古至今,同一部落内互不通婚。如果要通婚其血缘关系必须超过七代以外方可。哈萨克族的婚姻比较稳定,离婚的情况很少发生。婚礼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即娘家送亲礼和婆家迎亲礼。结婚那天,新郎由亲友陪同去女方家迎亲。女方家宰羊、宰马,盛情招待。男方迎新娘时,还要举行多种游戏,如赛马、叨羊、姑娘追、对歌等。举行完这些仪式,新娘当天不去婆家,要休息1~2天,选择良辰吉日启程。启程时,新娘要向父母、兄弟等人告别,告别时要唱“考而斯”(即“怨嫁歌”)。 结婚典礼要进行“别塔复尔”(即揭面纱)仪式,众人还要唱揭面纱歌。晚上是婚礼的高潮,来宾们尽情戏耍、跳舞、唱歌、弹冬布拉,直到天明才散。 “齐里达罕礼”是为刚降生的小孩儿和产妇举行的庆礼。婴儿降生后,家族中的长辈要陪伴着产妇和婴儿守夜,娱乐到通宵达旦。亲戚朋友、左邻右舍均在婴儿生下的第一个晚上前来庆贺,馈赠“裣什乌”(礼物)。 “剪发礼”。小孩长到2~3岁时,要给孩子进行第一次剪发。这一天,父母要给孩子穿上新衣、鸣放鞭炮、设宴请客。当客人吃饱喝足后,就由本地的老年人轮换着给孩子剪发,直到剪好为止。 “割礼”,男孩长到5~7岁,要将孩子生殖器外的包皮切除。以前是请部落里的“毛拉”施行,医院里的大夫进行手术。这天,亲戚朋友都要给孩子赠送羊羔,牛犊等有营养的食品。 哈萨克族有史以来就以热情好客而闻名。他们有这样一句话:“祖先的部分遗产是留给客人的”。所以凡是望门来访的客人,不论民族信仰,均热情款待。若遇黄昏,必定留宿。对远道而来的客人,不但要宰羊招待,还要拿出合木孜(马奶酒)招待。如遇人遭灾或生活上遇到困难,则尽其所有,慷慨相助。 哈萨克族的待客有一套俗定的礼节,即先将给客人宰的羊牵向客人休息的地方,将羊头拉进门内,伸出双手恭敬地对客人说:“请允许吧”!当客人表示同意后,才把羊牵出去宰杀,并在露天搭灶煮肉。肉熟之前,先把餐巾铺好,端上包尔沙克(油果)、奶疙瘩、奶豆腐、酥油等,大家围着餐巾席地而坐,主妇蹲在壶具旁调配奶茶。喝完奶茶,又换饮马奶酒。这时主人会弹起冬不拉,唱起“阿吾勒的六支歌”,然后邀请客人唱歌、跳舞或讲故事。随后,主人撤去杯盘茶具,提着水壶给客人冲洗手,随后用大盘端上煮熟的羊肉,并将羊头送到贵客面前。客人用小刀先割下一块腮帮肉,敬给在座的长者,再割一只羊耳朵给主人的小孩,自己再割食一片,然后将羊头还给主人,以此表示对主人的谢意。尔后,大家动手共食手抓羊肉。最后,主客相互用双手,手心朝面部,轻轻向下抹一下,表示谢谢上帝。 ·干海子保护区· 干海子鸟类保护区,位于酒泉玉门市西北70多公里处的马鬃山和大黑山之间。海拔米,湖面约4多亩。在这里栖息的鸟类约有26种,总数在数万只以上。 全身乳白、长嘴、长颈、长腿的大白鹭是干海子诸鸟中的佼佼者。它们时而三四成行,扇着翅膀、伸着长颈、蹬着长腿在天空遨翔,时而又漂浮水面,游闲嘻戏。 鸭类,要算干海子保护区的多数民族了。不但种类多,数量也不少。赤麻鸭、绿头鸭、白眼潜鸭等各种花色的野鸭汇在一起,艳丽夺目,十分好看。 鹬类则是于海子的常客,如红脚鹬,弯嘴滨鹬、黑翅长脚鹬……它们尖喙、细颈、长脚,体形较小,常在岸边浅水中觅食水生动物。黑翅长脚鹬取食时,头向下、尾翘上,姿态特别有趣。豆雁、白领鹏、白鸽、灰鹊鸽、红尾伯劳、苍鹭等,也在于海子占有自己的小天地,展示着各自的风姿。 干海子鸟类保护区有夏候鸟19种之多,其中属于“中国、日本候鸟协定”规定保护的就有13种。候鸟,每年4月左右从南方飞来,6月份产卵、孵化、育雏。待小鸟长大后,于10月份或白露前后飞向南方过冬。 干海子不仅水面宽阔,水源丰富,岸边还生长着红柳、梭梭、白刺、芦苇等植物,这些植物组成了道道天然屏障,风沙几乎全无。这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鸟类的生存提供了理想的条件。 如果您对鸟儿感兴趣,那么,请到干海子保护区来吧! ·熠熠夜光杯· 夜光杯,是酒泉的名产,因倾酒入杯,对月映照,杯壁反光,与酒色相耀,熠熠生辉而得名。唐代诗人王翰的著名诗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凉州词》),就是唐时用夜光杯在军中宴饮的生动写照。 夜光杯历史悠久,早在汉代以前就名扬四海了。西汉东方朔在《海内十洲纪》中,就有:“周穆王时,西胡献昆吾割玉刀及夜光常满杯……杯是白玉之精,光明夜照”的记载。
夜光杯是以祁连山的美玉为原料制作的。祁连玉有老山玉、新山玉、河流玉之分,颜色有墨、碧、白、黄等多种。其质地细腻、纹样奇妙、软硬适度,可以随意雕琢。 夜光杯的制作繁杂精细,要经过选料、造型、雕刻、定形、抛光等30多道工序。近年来,艺人们在造型、雕刻、抛光等方面又有了新的突破,使夜光杯更加隽巧别致、莹晶玉润。 夜光杯主要用来做盛酒器皿。按其式样分有:中式的喇叭口形、仿古式的齐口平底形、西洋式的高脚型、中西式的喇叭高脚型等。此外,还有各种雕花杯、金丝边杯、银丝边杯等。 走进陈列室,只见各种夜光杯争艳斗奇,有的壁薄如纸,玲珑剔透;有的雕工精细,俏丽别致;有的古香古色,似出土文物;有的新颖大方,具有时代色彩。它们色彩绚丽,白的似羊脂、黄的如鹅绒、绿的赛翡翠、墨的象苍叶,五光十色,光亮鉴人。 夜光杯玉质优良、工艺精绝,具有耐高温、抗严寒,斟美酒味浓、色艳的特点,是国际市场上名贵的工艺品和日用品。 ·瓜州赛瓜节· 在“旱云飞天燎长空,白日浑如坐甑中”的酷暑,灸得人们唇干舌燥、心烦意乱。此刻,若步入酒泉安西县,立刻会被眼前赛瓜节的盛况所倾倒,不觉口中生津,暑热也会减半。这里的大街上、小巷里,白皮绿瓤的白兰瓜、绿皮红瓤的西瓜、黄皮白瓤的香瓜、绿皮绿瓤的脆瓜……兰州瓜、武威瓜、张掖瓜、嘉峪关瓜、天水瓜……都在这里堆积成山,人们推车、携筐,指指点点,先品尝,后购买……在这众多的瓜山中,最受欢迎的还是安西瓜,其中尤以西瓜最为抢手。 安西,古称瓜州,有关瓜的传说趣闻颇多。 传说周穆王西巡时,西王母特设瓜果宴盛情招待众仙。其中一采瓜仙女捧着一盘仙瓜回瑶池,路过安西,被安西榆林窟万佛峡壁画艺术和大漠风光所吸引,遂落下云头,偷偷观赏,到绝妙之处,禁不住拍手叫绝,不慎把仙瓜掉在了地上,从此仙瓜便在安西繁衍生长,这便是后来的安西西瓜。 对于安西的西瓜,民间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相传汉武帝时,博望侯张窍出使西域,路过安西时生了重病,随行医生也无方可治。后来一名民间郎中,在今安西县城西5公里处的板桥镇一个农家找来了两个西瓜,请张窍连食数块,张骞的病竟奇迹般地治好了。张骞回长安后,对此事不能忘怀,为了感恩,出资派人到安西修起一座城池,并赐名为“爪洲”。从此,安西人民大多以种瓜为业。传说尽管离奇,但安西北依马鬃山、南临祁连山,是著名的“世界风库”。戈壁、沙漠占全县面积的80%,年平均日照3小时、昼夜温差15℃、年平均降雨量仅4毫米,十分宜于瓜的生长和瓜内糖分的积累,确是实情。 安西西瓜大多为红瓤瓜,且皮薄、瓤厚,质沙、甘甜,含糖量高达10%以上,每年产瓜可达万斤,是甘肃著名的产瓜之地,赛瓜节即因此而形成的。 玉门关和古阳关 玉门关、阳关,是丝绸之路上的著名关隘。两关均设在汉敦煌郡龙勒(今敦煌)县境。出玉门关,经伊吾、鄯善、龟兹北行,即是丝路的天山北路;出阳关,经安南坝,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行,越葱岭西行,即是丝路的天山南路。玉门关、阳关雄据于两路的咽喉之地,相距约70公里,既是汉代西部的边防要塞和交通门户,也是西行商旅和文臣武将的重要停息站。出玉门关西行,就是古人所说的西域了。 ·玉门关· 对于玉门关的遗址,至今还没有定论:一说在唐寿昌县旧址(今敦煌县南湖乡境内)西北华里处。这是自唐代以来,一些关于地理方面的主张;二说在唐寿昌县北华里处。这是敦煌石窟保存的唐和后晋的地理著作手抄残本的主张;三说在敦煌西北的大方盘城。这是清代人陶保廉《辛卯侍行记》中的主张;四说在敦煌西北的小方盘城。这是《敦煌县志》、《甘肃新通志》及众多史学家的主张;五说在于秋燧附近。这是甘肃省考古研究所部分人员的主张。
玉门关自建关后,由于历史的变革,曾几度变迁。东汉初,玉门关还雄立故址,但到了东汉和帝刘肇时(公元89~年),由于匈奴屡犯,遂闭关东移,设在今玉门市玉门镇。后又重开玉门关。两晋、南北朝,因安西通哈密一条道路比较重要,玉门关迁至瓜州晋昌县境(今安西双塔堡附近),汉玉门关再度废弃。隋唐时也设玉门关,据说,也在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现存的汉五门关遗址,因没有定论,且以小方盘城为代表来游览。 小方盘城,位于敦煌市区88公里处。相传和阗玉经此输入中原,因此又称“玉门关”。它南临“脑海图”盐碱沼泽地、北靠“洋水海子”水草滩、再北经“贼娃子泉”,有长城作防线,长城北不远处有疏勒河故道,为天然屏障。紧靠关城北坡下有东西走向的一条大车驰道,直通西域。路北有一较高的土台,台上有汉代烽燧遗址。 遗址是一座四垣保存较为完整的黄胶土夯筑而成的方形小城堡。西、北两墙各有一门,因墙土剥落形如土洞。北门下部现已堵塞,现残存面积多平方米,城墙南北长26.4米、东西宽24.5米、残高9.7米、上宽3.7米、下宽4~4.9米,城顶四周有宽1.3米的走道。城内东南角有一条宽不足1米的马道,靠东墙向南转上,可直达顶部。周围尚有营垒、炮台、古培之类的遗址。从城东汉烽燧遗址里挖掘出来的汉简,记有“玉门都尉”字样。 从遗址城堡向西北瞭望,汉长城遗址和现存的烽燧清晰可见。据统计,在遗址所在的敦煌县境内保存的汉长城有多公里,烽燧80多座,这在全国是少有的。 对于小方盘城玉门关,当地还有两则动人的传说。 一说在小方盘城西面,有个地方叫马迷途,贩玉石和丝绸的商队赶夜路时,常在这里迷路。一天,一支商队又在这里迷失了方向,商队中一位心地善良的小巴郎,救了一只掉队的孤雁。孤雁带领商队走出了迷途,并提示商队在小方盘城楼上镶玉,以指引道路。商队领队为了今后来往的安全,遂将一块最好的墨绿玉,镶嵌在关楼的顶端。每到夜幕降临,这块玉便发出晶莹耀眼的光芒,方圆百里之外,也看得清清楚楚,过往商队再也不迷路了,小方盘城玉门关也随之名扬四海。 二说在丝路畅通之后,新疆于阗的玉石大量进入中原。可驮运玉石的骆驼一进小方盘城就卧地生病。一天,又有一支驼队进了小方盘城,所有的骆驼都口吐白沫卧地不起。领队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号召全驼队的人员共想良策。一位赶骆驼的于阗老人提议说:“这是玉石在想念故土,只要用阐玉在小方盘城城门上砌上一圈,玉石进关见到玉光,如见故土,一切就会好了。”领队依老人之言,在小方盘城楼上砌了一圈晶莹光润的阗玉,骆驼果然好了,从此,小方盘城王门关也就越叫越响了。 古代跨出玉门关就是出塞。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仍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是一首悲凉的出塞曲。在古人心目中,玉门关外是荒凉的非人居住之地。而今,春风早已吹绿了玉门关内外,成了锦绣繁华之地。叶剑英元帅曾有诗赞曰:“引得春风度玉关,并非杨柳是青年。英雄一代千秋业,敢说前贤愧后生。” ·古阳关· 阳关在敦惶市区西南70公里处,因在玉门关以南,以南为阳,故名。 阳关汉时为阳关都尉的治所,晋时在此置阳关县。唐时的阳关已受风沙侵蚀,成为荒漠边关的代名词了。王维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便是这种惆怅之声。以后,由于沙漠的侵蚀,阳关终于被流沙吞没了,故古人有“阳关隐去”的说法。 阳关故城,早已无存,故址今在何处?说法不一。后经考古工作者及有关专家多方论证,认为阳关应在敦煌市南湖乡西隅的“古董滩”上。 古董滩,东靠农田、南有元台子山、西依青山子梁、北到墩墩山,沙丘从南到北自然列成20余道天然屏障。在这里不时可以捡到古代陶片、兵器、货币、生产工具、生活用具、装饰品残片等古董,并残存部分房屋、窑址、夯土墙、农田、渠道等遗址。时至今日,只要稍微细心一点,都可以找到几件古董,古董滩西边有一条20多米深的河谷,平时上游干涸,下游泉水涓涓,汇成小河,由北流去。山洪来时,由此沟直泻。当地称为“西沟头”,沟两岸有汉代墓葬群。 阳关遗址周围,是山水经过的地方,到处都有洪水冲刷、植被破坏的痕迹。古人曰:把关就是把水,阳关附近水源充足,最大的独立水源有渥洼池和西沟头,由此,充分证明了古人选关择基,是很重视把守水源的。从古董滩向西翻过14道沙梁,有一大片版筑遗址。经试掘,房基排列整齐而清晰,面积上万平方米,附近并有断续宽厚的城堡墙基,还出土了一些遗物。古董滩和墩墩山中间,有一大片东西走向的新石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可见,这里很久以前就有人类生活。 阳关附近有十几座烽燧,其中尤以北侧墩墩山顶上的烽隧最大,地处最高,保存也较完整。烽燧用土壑夹芦苇砌筑而成,上面有残余围墙,一条马道直通顶部。烽隧周围有半人高的护栏,旁边竖有说明牌:“墩墩山烽燧系汉代建筑(约公元年~前年),现残高4.7米、上宽南北8米、东西6.8米、底宽南北8.8米、东西7.5米、为古阳关候望之处,故有‘阳关耳目’之称”。 从墩墩山北面下去,不远处有一片长不过10公里、宽不到5公里的绿洲,这便是著名的南湖乡。全乡有17个自然村,多人口,户户栽树、村村筑园,共种植各类树木1.5万亩,人均有树多株。品种包括:参夭的白柳、婆姿的绿柳、汁盈的香梨、飘香的蜜桃、鲜亮的苹果、甜脆的红枣、醇美的葡萄等。尤其是葡萄,品种最多、质量最优,可与吐鲁番的葡萄媲美,故南湖乡又有“小吐鲁番”之称。 每年8月下旬~9月上旬,是南湖乡葡萄的成熟期。此时,走进葡萄园,眼前是一片迷人的景象,一架架长满掌形叶片的葡萄,好像是撑开了一把把翠绿色的小伞,浓荫匝地。伞下,一串串、一簇簇的葡萄缀满枝头。乡民们手拿剪刀、臂挎小篮,忙碌采摘。如果此时游客能光临南湖乡,一定会受到乡民们的热情款待,吃个肚儿圆。 ·渥洼池· 渥洼池位于阳关脚下的南湖乡东南4公里处。唐代叫“寿昌海”或“寿昌泽”。它是一个由上游众多的泉水汇集而成的独立水源,方圆0.5公里,四周是碧草鲜嫩的绿滩,古为骏马繁衍生息之地。 据《汉书》、《资治通鉴》记载,西汉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年),河南南阳新野有一个叫暴利长的小官,因犯罪被充军到敦煌,在渥洼池一带放牧。他发现经常有野马群在池边饮水,其中有一匹生得异常骏美。暴利长便设计降伏了它,献给了爱马成癖的汉武帝。为了渲染这匹马的珍贵,他又谎称此马是从渥洼他中跃出来的,是“天马”。汉武帝见此马确为人间少有,信以为真,认为这是他最尊崇的太乙神恩赐的,又联想到刚得到的一件商周时期的青铜鼎,觉得这是“祥瑞”之兆,特为此下“宝鼎天马诏”,赦暴利长无罪,延为上客,并作有“太乙贡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骋容舆兮跇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的“太乙天马”之歌。 年,为蓄水灌溉南湖土地,在渥洼池附近筑坝,因沙石浸染,这里的水呈黄色,故当地俗称“黄水坝”。 现在的黄水坝已成为蓄水万立方米的水库。水面清澈晶莹,生有藻类、芦草和浮游生物,是仙鹤和鱼类繁衍生长的理想之地。每年都有40多只仙鹤春来秋去,有的还常年栖息在这里。它们时而在水面上嬉戏追逐,时而在空中展翅飞翔,引来众多旅游者观赏。水库管理人员每年还投放鱼苗万尾,有鲢、鲫、鲤、草等鱼种,就连著名的“武昌鱼”也在这里安家落户。凡来阳关旅游的客人,不仅能领略阳关古址遗风,还可在渥洼池品尝鲜鱼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