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熊 >> 黑熊的形状 >> 西游记中的天庭和西天两个系统
我是卓言,我们一起终身学习,第天
每天一本书,今天我们来读《小话西游》(下)
《西游记》是中国人再熟悉不过的文学经典了,书中的不少人物形象早已成为文化符号嵌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什么是“经典”呢?贾行家曾说,“经典”就是当有别人问起来,会说“我正在重读”的作品。其实,“经典”不仅能满足一个人在一生尺度上重复阅读的需求,也能满足不同时代的人在千百年尺度上反复阅读的需求。经典作品与任何时代结合,都会映照出独特的色彩,让读者忘记原书的成书年代。
今天这本《小话西游》的作者是知名人文历史作家刘勃,他著有《失败者的春秋》《战国歧途》《司马迁的记忆之野》等作品。
在这本《小话西游》中,作者从一处处细节入手的,站在“人”的角度观察神仙妖魔,去体会中国文化中特有的人情世故,以及《西游记》成书年代的历史事件与社会风俗。
书中提出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解释,比如菩提祖师的办学模式类似今天的民办教育;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天兵天将不堪一击,二郎真君出兵便胜,折射了中国古代官方军队的实际状况。再比如,西行取经的四人队伍中,唐僧和猪八戒是同盟关系,与孙悟空形成对抗。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西游记》中最主要的两个社会系统,玉帝领导的天庭系统,以及如来领导的西天系统。
玉帝领导的天庭系统
不知道你是否有疑惑,为什么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天兵天将那么不经打,连续两次拿孙悟空没办法,但二郎神一出马,孙悟空就被擒住了,真的是因为天兵天将太弱,二郎神太强吗?
我们先看天兵天将一方。赫赫有名的哪吒三太子跟孙悟空单挑过,变个三头六臂,原文提到,足以让孙悟空“见了心惊”。再比如,二十八宿里的奎木狼,也就是后来下界做了黄袍怪拐来宝象国公主当媳妇的那位,他也跟孙悟空打了一场,虽然败了,但原文提到,“战有五六十合,不分胜负”。你看,天兵天将里单独挑出来,不惧孙悟空的人物不在少数。怎么这些人加起来,却反而不是对手呢?
咱们再对比二郎神出马后的情节。作者总结了二郎神进攻花果山的三条策略:第一,把不中用的天兵天将支开,省得碍事。第二,把天罗地网打开,解除封锁,给敌人逃跑的空间,以免一个个负隅顽抗。果然,后来一开打,孙悟空手下的小猴没有像之前几仗硬挺到底,很快就散了。第三,利用照妖镜的雷达监控系统,孙悟空逃到哪儿立刻就能追到哪儿,不给他喘息恢复的时间。
仅仅这三条就足够了,后面什么斗武艺赌变化,都已经不影响大局。孙悟空变麻雀儿,二郎神变饿鹰;孙悟空变水蛇,二郎就变一只朱绣顶的灰鹤。孙悟空只是逃,没有反击。很明显,二郎神对孙悟空是碾压状态,跟之前的天兵天将形成强烈对比。
作者分析,这件事情其实反映了《西游记》成书时期的社会背景。
很多人认为《西游记》是吴承恩的作品,这个说法并不准确,《西游记》成书过程非常复杂,吴承恩或许是其中的一个人物。但有一点可以确定,《西游记》是在明朝中后期逐渐成书的。
当时,大明朝廷正在为东南沿海的倭患发愁。《万历十五年》中提到一件奇闻:一支五十至七十人的倭寇,“登陆后深入腹地,到处杀人越货,如入无人之境”,一直打到安徽腹地的芜湖附近,后来又围绕南京兜了一个大圈子,被他们杀伤的据称竟有四千之多。要知道,南京可是明朝的陪都,驻军约十二万人。
更著名的事情是稍早一点的“土木堡之变”,书中提到,当时五十万明朝士兵面对北方瓦剌两万骑兵,竟然一触即溃,连皇帝也成了俘虏。
作者认为,明朝对付外敌的套路,主要是以强大的声势恫吓对方,所以无论是面对瓦剌还是倭寇,明朝一方的人总是占绝对多数。
但问题是,明朝并没有做好真正打一仗的心理准备和战术准备。与其说是两万瓦剌骑兵冲开了明军的营垒,不如说是他们自己吓垮了自己。明朝军队没有经过像样的军事训练,甚至不知道手里面先进武器的使用方法,一听到风声鹤唳就恨不得四散奔逃。
对照《西游记》中天兵天将的表现,堂堂九曜星君在水帘洞前耀武扬威,但一看见孙悟空亮出金箍棒,原文这样描述,“九曜星那个敢抵,一时打退”。你看,几乎没有交锋。
面对这种情况,尽管哪吒三太子打得不错,甚至小小二十八宿之一的奎木狼也有来有回,但队伍整体陷入厌战和恐慌情绪中。毕竟一两个优秀的将领根本改变不了混乱的局势。
同样,明军指挥部中不乏军事经验丰富的高级将领,大军仍然一溃千里。明朝历史上,有没有战斗力比较强的队伍呢?
这就要说到赫赫有名的戚家军,戚继光带领自己训练的队伍,征战中国南北,长城内外,几乎没怎么吃过败仗。原因是什么?作者提到一个因素,就是戚家军没有被束缚在明朝体制内,懂得变通,以提高战斗力为训练军队的核心目标,所以,在实战时能所向披靡。这与二郎神的私家队伍何其相似。
不只是规模和战斗力相似,戚继光和二郎神的结局也相似。正如戚继光郁郁而终,二郎神也不被玉帝待见,所谓“飞鸟尽,良弓藏”。要打仗,朝廷离不开他们,但他们是体制外的军事力量,终归是一个潜在的不安定因素。
后来“八卦炉中逃大圣”,孙悟空彻底闹翻天宫,都打到天庭的心脏地带,“通明殿里,灵霄殿外”了。但玉帝宁可腆着脸请外人,也就是西方佛祖出面,也不再找二郎神了。毕竟,让地方上的割据武装进入中央,结果太可怕了。东汉末年,何进引董卓进洛阳,结果是毁了东汉天下。
《西游记》中不只有二郎神是游离在天庭编制外的牛人,还有一位重要人物也是这样的。这就是孙悟空的老师菩提祖师。
请你思考一下,菩提祖师属于道教系统,还是佛教系统?
作者打了个有趣的比方,菩提祖师是“在体制外搞民办教育”,亦佛亦道,非佛非道,是杂家。在体制外搞民办教育,虽说自由些,但生源质量无法保证。所以菩提空有一身的本事,但他的学生却没什么成气候的。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菩提祖师见到悟空会那么喜欢,还特意给他开小灶,用十年时间,培养出一个大闹天宫的孙悟空。
既然菩提祖师水平这么高,为什么要跑到山洞里偷偷摸摸搞民办教育呢?
菩提祖师在向孙悟空传授技艺的时候,有一种情况下,他会变得很敏感,这就是见到孙悟空卖弄本事的时候。他曾对悟空说:“别人见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祸却要传他,若不传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
于是,作者猜测,菩提祖师很可能曾经有过类似的遭遇,于是愤恨地离开了天庭。离开天庭,至少可以远离天庭内刻板的评价标准,不必在乎自己教学生的时候,是用了佛家的方法,还是道家的思路,而且,也不必在乎成果和业绩,不需要考虑评估量化、评职称的事情,活得潇洒自在。
如来领导的西天系统
我们说菩提祖师不愿留在天庭系统里,《西游记》里除了有玉帝领导的天庭系统以外,还有如来领导的西天系统。
《西游记》给我们一种错觉,西天系统的整体素质比天庭系统要高不少,但矛盾的是,既然如来的队伍水平高,酒香不怕巷子深,为什么还要特地搞一个取经行动,传播佛法呢?
看《西游记》,我们会觉得,唐僧之所以去西天取经,是因为东土大唐急需引入大乘佛法。但如果从宗教传播角度来看的话,或许西天如来更加迫切,希望扩张到人口众多的东方。
我们来看一些《西游记》中的细节。
观音是如来的首席弟子、“西天取经”的项目主管,她要帮助如来选一个项目执行人。找谁呢?最好是自己人,但如果明目张胆地确定人选,未免有点王婆卖瓜的嫌疑。于是,《西游记》中有了以下有趣的情节。
关于“西天取经”项目的执行人,如来只说要“寻一个善信”,没有确定具体的人选,这意味着需要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选拔。观音接到任务后,四处寻找,尤其是在东土大唐长安城里寻找取经人很久。各项工作都很到位,甚至,她吩咐城隍、土地不要泄露自己的行踪,好搞突击检查,不给别人弄虚作假的机会。最终,玄奘法师被选中。但凑巧的是,这位玄奘和尚恰恰本来就是“因为不听佛讲”而受罚的如来弟子。更凑巧的是,当初送玄奘到大唐来投胎的,恰恰是这位观世音菩萨。
我们再看,“西天取经”这个项目的考核方案是什么呢?
答案是“九九八十一难”,我们现在会用这个短语形容做某件事非常艰难。但是,唐僧是自己人,真让他实打实经历那么多磨难其实没必要。
唐僧到西天后,菩萨亮出一张九九八十一难的统计报表,如果仔细看一下,你会发现这个统计表太不靠谱了。例如,“黄风怪阻十三难,请求灵吉十四难”,两难是一件事。“黑松林失散二十一难,宝象国捎书二十二难,金銮殿变虎二十三难”,三难是一件事。遭遇红孩儿,更是生生拆成了四难,“号山逢怪二十八难,风摄圣僧二十九难,心猿遭害三十难,请圣降妖三十一难”。弹性十足,一切都好商量。
这样的有意安排体现在西行路上的各个方面。
例如,随着距离西天大雷音寺越来越近,“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逐渐成为每一位妖怪的常识。
离开大唐后,唐僧碰上的第一个外国妖精是黑熊怪,他只要袈裟,对唐僧肉没兴趣。接下来是黄风怪,他手下的“虎先锋”抓了唐僧,黄风怪却说:“我教你去巡山,只该拿些山牛、野彘、肥鹿、胡羊,怎么拿那唐僧来,却惹他那徒弟来此闹吵,怎生区处?”在他眼里,唐僧也就是家常便饭,为了吃他的肉,和孙悟空产生冲突,没必要。
直到白虎岭碰上白骨精,“吃唐僧肉长生不老”的说法才正式出现。之后,越接近西天佛国,吃了唐僧肉长生不老的观点,就越是妖怪界的普遍共识。这不由得让人猜测,“唐僧肉”的信息源是不是就在西方呢?
这一部分,我们讨论了《西游记》中虚构的两大社会系统,天庭系统和西天系统。作者告诉我们,这两个虚构的社会系统,其实反映了《西游记》成书时期的社会现实。天庭系统中不堪一击的天兵天将,与才能出众的编外人员二郎神、菩提祖师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明代中后期朝廷的僵化守旧。而西天系统推动的“唐僧取经”行动,看起来严谨有序,要不得半点马虎,事实上,却是如来委托观音编导的一出大戏,只要能达到宗教传播的最大化效果,一切都好商量。
最后试着思考一下,《西游记》到底带给我们什么。
《西游记》共一百回,唐僧在第十二回正式上路,直到第九十八回见到如来,全书五分之四以上的篇幅,都在写取经路上的事。
取经队伍历时十四年,才抵达大雷音寺。为什么这么久呢?是因为路上妖怪太多了吗?其实,一路上,总共几十处妖怪,每次战斗的时间都不太长。十四年的征程,绝大多数时候的敌人不是妖魔,而是连续几个月的荒无人烟。空虚、困顿,和对空虚、困顿的恐惧。或许,这正是《西游记》带给我们最重要的思考之一。
面对无休无止的的空虚、困顿,业务能力最强的悟空耐不住性子,急需打两个妖怪解闷,甚至多次离开取经队伍;猪八戒倒是很实诚,总是把回高老庄挂在嘴边;就连木讷谨慎的沙僧也被憋成了话痨。一次八戒喝错了水要生孩子,沙僧一个劲地嘴贫:“二哥,莫扭,莫扭!只怕错了养儿肠,弄做个胎前病。”“二哥,既知摧阵疼,不要扭动;只恐挤破浆泡耳。”如果取经队伍只有这三位,恐怕没几天就散摊子了。
好在,西行队伍中,还有唐僧。的确,唐僧浑身毛病,他可能是师徒四人中最不招人喜欢的一位。但我们前面提到,唐僧有一个优点是不容置疑的,这就是“意志坚定”。一个人只剩一个优点,在现实生活中,有点可惜,甚至有点可怜。但在西行队伍中,唐僧便抽象为一种精神,一把永远“在路上”的火炬。维持一个遥遥无期的项目,能把“意志坚定”做到极致,始终带领队伍“在路上”,这便足够了。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您的点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4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