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熊 >> 黑熊的形状 >> 汤和不愿意帮朱元璋捕杀黑熊,亲信们不理解
“将军,您为何不帮皇上去狩猎黑熊呢?”
汤和听后笑着说道:“你把‘熊’字拆开看看,或许就会明白了。”
最后经过汤和的一番解释,大家终于明白了,原来这就是“谋取善终之秘法”。
那“熊”字究竟有何奥妙,能让汤和避免被朱元璋处死?
酒后吐真言因为朱元璋后面的一些所作所为,许多人说他就是明朝的“活阎王”,在他手底下上班,要想不被处死真的是太难了。
首先我们承认,在朱元璋手底下得到善终的确很难,但要是足够识相的话,善终还是可以得到的,汤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汤和与朱元璋是发小,两人小时候关系非常好,但命运的不同让两人暂时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后来朱元璋为了生活就去寺庙里当和尚了,而汤和为了反抗元朝统治,他与十几人去投靠起义首领郭子兴去了。
得知朱元璋在寺庙当和尚,汤和非常同情他,毕竟好端端的一个大老爷们,竟然为了生活而剃了光头。
于是为了自己的好兄弟考虑,汤和就把朱元璋拉来当兵了。
让汤和没想的是,自己竟然拉来了一个未来皇帝。
汤和那时候已经是千夫长了,但自从朱元璋来了没过几年,朱元璋的职位就已经高出了汤和许多,不得不说人家老朱那时候是真的有能力。
自己的好兄弟这么厉害,汤和一点也不嫉妒恨,因为他生来就不是那种人。
不过两人在一起多年,平时小矛盾自然也是有的。
汤和这个人其实够不错了,各方面朱元璋也是挺满意的,但有一点不好的是,他太喜欢喝酒了,就因为这事,朱元璋差点把他给杀了。
我们不怕喝酒,就怕有人喝完酒后瞎说,汤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那次因为攻打常州,汤和与朱元璋闹了点小矛盾,其实就是意见有点不和。
意见不和实在是太正常了,毕竟人和人的想法是有差异的。
朱元璋本以为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岂料还有后续呢。
汤和由于心存不满,平时他虽然不敢说,但喝醉酒可是毫无顾忌了。
当时他们攻打的常州是张士诚的地盘,汤和说只要自己想站在哪一边,那哪一边就会获得最终胜利。
这表面上看好像汤和是在夸自己,其实是流露出了自己想要谋反的想法。
汤和的意思很明显,他是想威胁朱元璋,如果不好好听我的话,那我就去帮助张士诚打败你。
当时在座的人听后都震惊了:“这汤和真是命都不想要了。”
那时候朱元璋已经大权在握了,于是就有人将这件事赶紧告诉了他。
朱元璋得知后说道:“汤和是我的心腹旧将,这次就放过他,就不追究他的责任了。”
对于朱元璋来说,不追究那是不可能的。
后来在论功行赏的时候,本应该有很多赏赐的汤和结果什么也没得到,事后朱元璋也是摊牌了:“因为你喝醉酒后出言不逊,所以这次你的奖励没了。”
汤和听后瞬间惊出了一身冷汗,要不是他这么多年来功绩非常不错,而且又是朱元璋的贵人和发小,换成别人,估计早就被杀了。
所以自从这件事过后,汤和再也不敢喝醉酒了,生怕自己再胡言乱语,说朱元璋的坏话。
善终秘诀之后汤和也是来了一个“负荆请罪”,同时他表示自己一定会好好工作,不会再出现这样的事情了。
见汤和态度如此真诚,朱元璋后来便没再追究此事,而是继续重用汤和。
后来汤和表现也是非常不错,南征北战,成功稳住了新生的大明政权。
当时汤和被封为了侯爵,其实按照他的身份应该是公爵。据说就是因为他那次酒后乱言,所以才给他降了一级,不过汤和最后还是公爵。
就这样,汤和成了明朝开国侯爵中的第一人,也是为数不多最后能得到善终的。
要说汤和最后为何能得到善终,那秘诀可是太多了。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不结党营私。
要说因为结党营私而身亡的,前左丞相李善长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李善长那时候靠着权力大,一边打击政敌,一边与其他权臣勾结。
李善长那时候勾结的是胡惟庸,他曾亲自提拔过这个人,后来胡家还和李家联姻了,这关系可是不浅啊!
不过随着胡惟庸想要造反的事情暴露,胡惟庸及其党羽不是被杀就是遭遇各种惩罚。
当然了,那时候的李善长因为证据不足,所以他暂时被朱元璋保了下来。
胡惟庸被处死大概十年后,李善长终于受到牵连了。
当时是李善长的一个亲戚被抓住了,他详细讲述了当年胡惟庸造反时的情况。
当时胡惟庸他们想要拉着李善长一起造反,但人家李善长说什么也不同意,那他为何还被老朱赐死了?
当时许多大臣得知这件事后纷纷上书弹劾李善长:“你既然知道有人要造反,结果你却不上报,就算你没参与,也有不轨之心!”
由此不难看出,交朋友一定得谨慎啊!
很有可能,十年后你们之间依旧有一段孽缘,你逃不掉,他也跑不了。
而人家汤和那时候圈子就很干净,为何这么说呢?
当时的重大案件可是太多了,比如胡惟庸案、蓝玉案等,没有一个影响到了汤和。
在封建王朝的朝堂上,朋友多可不一定是件好事啊,要不然自己是如何冤死的可能都不知道。
也正是因为在这些案件中“脱颖而出”了,所以后来的汤和依旧受到了朱元璋重用。
一是因为朝中老将实在是无人可用了,二就是此时的朱元璋还是非常信任汤和的。
有一天,朱元璋不知道来了哪门子兴致,他居然要带着那些武官们打猎,汤和作为老将自然前往。
打猎之前,朱元璋说了这样一些话:“各位都是建立大明王朝的功勋,大好河山咱们一起共享!”
汤和的理解众将听后齐声欢呼,只有汤和一人在那里地低着头,表情严肃。
在汤和看来,臣子岂可与帝王共享祖国的大好河山,其实就是共享王权,显然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而且让汤和不明白的是,打猎就打猎吧,为何突然说起了共享江山呢?
其实朱元璋就是想着震慑一下这些权臣们,让他们识相点,早点交出自己的大权,这个索要权力方式的灵感来源于宋太祖赵匡胤。
让朱元璋非常郁闷的是,这些权臣竟然信以为真了,丝毫没有读懂他的想法。
于是朱元璋接着说道:“大家齐心协力,去把那头黑熊给朕猎杀回来!”
众人见状也是非常开心,毕竟这可是建功的好机会啊,于是众人一拥而上全去了,只有汤和一人在原地没有动弹。
见自己的心腹爱将无动于衷,于是朱元璋问道:“汤和,你怎么不去啊?”
“回禀圣上,臣年事已高,实在是心有意而力不足。万一老臣再有个闪失让圣上您担心了,那着实有点破坏这美好的气氛啊!”
见汤和不愿意去,朱元璋也没有强迫,而是提醒他平时一定要保重身体。
汤和虽不愿意,但是他的亲信们可就不一样了,毕竟他们都等着争功呢,于是便有了开头的一幕。
后来汤和解释道:“‘熊’字上面是‘能’字,下面是四个点,意思就是,这人啊一旦有了‘能’,便会有四种不好的缺点。”
“这四个缺点就是‘能’下面的四个点,它们分别指的是怨、恨、愤、贪。”
“所以我们要是去抓那头黑熊,无疑会暴露我们‘四点’本质。那样的话,结局可是不太好的。”众人听后瞬间明白了汤和的意思。
后来事实的确如此,当初那群去帮朱元璋抓黑熊的大臣,最后几乎都被朱元璋下令给处死了,一眼望去全是皑皑白骨。
从这件事汤和看出,朱元璋想要把外面的权力收回来了。那他就就成人之美,主动将自己的权力还给朱元璋,老朱见状也是非常开心。
交还完权力后,汤和就回家安享天年去了,临走之前他对朱元璋说道:“能不能赐给我一些美酒和美人?”
朱元璋听后都忍不住笑了:“你这个老东西,等这把年纪了还不忘快活快活。”最后朱元璋也是成人之美了。
其实他们两人都清楚,汤和索要赏赐是假,为了保命才是真。
汤和的这种行为无疑是在自污名节,同时这也表明他对权力没有兴趣。
回到家后汤和再也没有打听过朝廷政务,每天在家只是吃喝玩乐,朱元璋得知后非常满意。
如果说所有权臣能够像汤和这样,一不结党营私,二不贪恋权力,还懂得急流勇退,那朱元璋想杀他都找不到借口。
皇帝最喜欢的就是这样懂事的臣子,所以汤和能得到善终一点也不稀奇。
说实在的,有时候不是朱元璋有多残暴,而是被处死之人实在没有眼力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