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熊 >> 黑熊的形状 >> 别再把西游记当单纯的故事看了,书中这
《西游记》能成为四大名著之一,就说明它不是一本单纯的故事书。几百年来,解读西游的人很多,有的人说西游是一部五行之书,有的人说西游是一部炼丹之书。不过,更多的人觉得,西游是一部修行之书。
修行也可以理解为修身养性,《西游记》通过一个个小故事告诉了我们很多处世哲学。
1、水帘洞成就美猴王
石猴带领大胆的猴子进水帘洞,胆小的猴子只能抓耳挠腮在外面干着急。这一举动,让石猴成了群猴的首领,成为美猴王。
这一段看似简单,却也告诉所有人,危险和机遇并存。如果石猴不跳,它可能会一直是个普通的猴子,就没有后面的故事了。它一跳成了猴子王,然后在老猴子的指引下,出海寻仙,才有了大闹天宫、西天取经的故事。
2、闯龙宫、闹地府
学艺回来的孙悟空,闯龙宫获得装备和武器,闹地府划去生死簿上的姓名。然而,作为龙宫和地府的主宰,四海龙王主动将武器送给孙悟空,十殿阎王对孙悟空的所作所为毫无办法。
这证明了一点,在强大的实力面前,任何人都会对你客客气气。实力决定面子,弱鸡只能被拿捏。
3、塑料兄弟情
孙悟空击退天庭的第一次进攻后,六大妖王前来祝贺,结拜成异姓兄弟,并各自给自己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号。然而,在后来的天庭围剿中,六大妖王没有一个前来帮忙。
这就是所谓的酒肉朋友,当你辉煌的时候大家是朋友,当你落难的时候就成了陌生人。
4、观音院丢袈裟
师徒二人刚收服白龙马,路过观音院,唐僧在此借宿一夜。晚上,金池长老与唐僧喝茶,拿出珍藏的茶具,问唐僧带了什么宝贝?
唐僧说没有,但孙悟空仗着本领大,急匆匆的把锦澜袈裟拿出来显摆。岁的金池长老哪见过这等宝贝,心中不免生了歹意。接着就有了后面放火偷袈裟,收服黑熊精的故事。
这段故事告诉我们两点:第一,人心隔肚皮,每个心存歹意的人都是面善的;第二,财不可外漏,即便本领高强也斗不过阴谋诡计。
5、三打白骨精
白骨精三次变成人接近唐僧,被孙悟空识破后,打死了这三个妖怪变化的人类。唐僧肉眼凡胎不能看清事实,念了紧箍咒,并赶走了忠心耿耿的大徒弟。
无缘无故的好,很有可能是黄鼠狼给鸡拜年。忠言逆耳要看对什么样的人,面对迂腐之人,受伤的总是自己。
6、同是下雨,结果大相径庭
泾河龙王为赢赌局,少下了雨,就被人曹砍头。车迟国三妖,拿着正规符篆,就能请来龙王、风伯、雷公。
可见,不论你是什么人,一定要遵守规矩。因为遵守规矩才能工作顺利,活得长久。
7、背景与实力
西行途中,师徒四人遇到很多妖怪。没背景的都被孙悟空一棒子打死了,像白骨精、蜘蛛精、犀牛精等;有背景的都被领导救走了,像鲤鱼精、玉兔精、老鼠精、狮驼岭三妖等;有实力的都成了领导的部下,像黑熊精、红孩儿、牛魔王。
古往今来,有背景有实力的人,总是高人一等;有背景没实力的人,照样活得很好;无背景有实力的人,虽不是一帆风顺,但总能成功;无背景无实力的人,只能受人欺负。
现在来看《西游记》还是热闹非凡的神魔故事吗?它所描述的不光是明代的社会环境,更是从古至今不变的社会规律。
唐僧告诉我们,跟对人很重要;孙悟空告诉我们,能力很重要;猪八戒告诉我们,跟对团队很重要;沙僧告诉我们,踏实肯干很重要;白龙马告诉我们,给领导开车是一份很有前途的职业。
最重要的一点是,进入体制特别重要!
四大名著的其他三本同样很现实,没读过的一定要读一读。很多人觉得,看过央视版的电视剧后就等于看过了原著,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因为电视剧为了能广泛传播,要删减整改很多,是与原著有很大的区别。
读一读原著,你会发现,原来电视剧中的很多情节都是骗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