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熊 >> 黑熊生活环境 >> 收入越高,越爱读书说到底,读书就是一条人
受朋友之邀,最近去参加了一些活动和会议,去得多了,慢慢也发现了一个现象:越是收入高的人,往往越喜欢读书学习,跟他们沟通起来越轻松简单。
比如,有一个是高管会议,无论主持人抛出什么样的问题,有个三十几岁的女高管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
主持人问她,为什么了解这么多事情时,她回答,因为她每天睡觉前要看一个小时的书,累积的时间长了,自然就懂得多了。
是呀,那些越来越聪明的人并不是天赋异禀,他们只是更喜欢阅读罢了!
正如查理·芒所说:“我这辈子遇到的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
想来也是,一本好书往往是作者多年经验与知识的结晶,作为读者如果能够参透并加以运用,就是变相地走了捷径了!
正如牛顿的那句名言:“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也许有的人会说,我也想读书啊,可是我坚持不下去,不知道该怎么读书怎么办呢?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读书这件事。
一、读书仍一生事业,需要用心培养习惯
没有人会否定读书的重要性,但能够做到每天读书的人却少之又少,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两点:一是读者本身没有读书习惯,二是因为有些书确实太难读了!
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读书习惯呢?
这里可以借用斯蒂芬·盖斯在《微习惯》一书中提到的方法:将习惯缩小到不可能失败的程度,再慢慢培养。
比如,作者斯蒂芬·盖斯想要健身,但他实在是太懒了,于是他要求自己每天做一个俯卧撑就行了,可真当他趴下做了一个俯卧撑,他又忍不住多做了几个,结果慢慢就养成了健身的习惯。
我的读书习惯也是这样培养起来的,最开始看书时,我连几页都看不下去,后来是因为看了一本喜欢的小说,看得多了,对书本没有那么排斥了,习惯也就自然而然养成了。
这里也就衍生了第二个问题,如果你想要培养读书的习惯,一定要挑一本你喜欢的、容易读的书开始。
比如,如果你是一个理财小白,《小狗钱钱》、《穷爸爸富爸爸》就比经济学著作《黑天鹅》要更加适合。
毕竟前者通俗易懂,里面穿插着大量故事,而后者则更看重研究,对新手不是那么友好。
所以,当你刚开始读书时,最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书,先把习惯培养起来,再去广泛涉猎。
二、如何读书才能过目不忘、拿来即用?
有些人喜欢看书,但是看过的书总是忘记,又等于没看一样。
这种情况其实是大脑启动了“自我清理系统”,大脑认为你看的这些书没啥意义,就将其当作“垃圾”一直清扫出去了。
想让看过的书留下印象,靠的不是死记硬背,而是经常拿出来用一用。
比如说,你可以看过一个章节后,立刻写一份笔记出来,并且分享给其他朋友,看看他们对此是怎么看的。
我前段时间认识了一个朋友,他对村上春树的书熟悉得连哪个段落在哪一页都记得清清楚楚。
这并不是因为他记忆力超群,而是因为他办了一个村上春树读书会,每周都会邀请很多朋友过来读村上春树的书,读的多了、分享得多了,自然对这书也就熟悉了!
我们也可以模仿类似的做法,每一次读完一些书后,通过交流或者书写的方式用自己的语言分享给别人,让书中的知识在大脑中停留得更久一点。
对了,这里有提醒的是,很多人为了加深读书印象,喜欢“抄书”和做“摘抄”,结果书是没少抄,但压根记不住什么要点。
这是因为在抄书过程中,大脑并没有积极参与整个活动,这种做法只是在做手部活动而已,大脑可能已经停止思考了。
三、读书要先读薄,然后再读厚
近些年,各种读书训练营风起云涌,有些说一天就能读完一本,有的说一张图教你看完整本书。
这种读书方法在我看来还是太过功利,与其说是在读书,不如说是在写书的梗概而已,实在缺乏深度思考。
要知道,我们读书的目标不是为了快速读完一本书,或者是把一本书做成小册子,而是为了让自己拥有更宽阔的视角,更深的思考。
所以,在我看来,读书最重要的,应该是把别人的书读成自己的书。
比如说,当你在读《西游记》时,重点不是去记住哪一回三打白骨精了、哪一回黑熊精偷袈裟了,而是去思考其背后的含义,白骨精为何要骗唐僧、黑熊精为何偷袈裟,以及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如果你是带着这种观点去看,那你即便是读得慢一点,也必然比别人收获更多。
这些年,我看了不少朋友的读书笔记,说实话,有些朋友是真的很优秀。
他能从作者的一句话中衍生出一篇文章,能把这本书的观点与另一本书的观点进行对比,能举出自己生活中的例子进行对比。
这样的读书方式,显然是有效果的,他读的书越多,了解得的知识就越多。
所以,我认为读书应该是先读薄,把整个书的框架给提取出来,然后再读厚,把自己的理解与想法嵌入进去,这样才能变成自己脑袋里的知识。
最后想说
在我读书的这些年,总有人问,你都离开学校了,现在读书还有用吗?读书的意义是什么?
我想起了某个知乎高赞回答:说到底,读书大概不过就是为了,就算有一天跌入繁琐,洗尽铅华,同样的工作,却有不一样的心境;同样的家庭,却有不一样的情调;同样的后代,却有不一样的素养。
读书与不读书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不同,但等你真正用到、体会到其中妙处的时候,你会感谢那个曾经努力读书的自己。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大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