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熊 >> 黑熊生活环境 >> 西游孙悟空做过的最残忍的一件事是什么
这些无辜性命中,有妖也有人。
妖,只是非人类修仙者的统称。既然它代表的是一个族群,那么,自然其中有善也有恶,有好也有坏。可是,我们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不分善恶,不管好坏,只要你是妖怪,一律挥棒打杀。
黑风山前,孙悟空请来观音菩萨降服黑熊精。是孙悟空斗不过黑熊精吗?不是!孙悟空从黑风洞距离观音禅院仅仅0里中,敏锐地感觉到黑熊精和观音菩萨可能有秘密关联,他不便出手,于是才去邀请观音。
两人来到山坡前,从对面转过来一个道士,手中端着玻璃盘,上面放着两粒仙丹。道士低头看着仙丹,匆匆走着,正好与性急的孙悟空撞了个满怀。孙悟空一看请对方模样,也不问话,挥起金箍棒,照头就是一下。原文说:“打得脑里浆流出,腔中血迸撺。”那道士当场死掉,化为一只苍狼。
观音菩萨一看,大吃一惊,批评孙悟空说:“你这个猴子,还是这等放泼!他又不曾偷你袈裟,又不与你相识,又无甚冤仇,你怎么就将他打死?”
以观音菩萨的神通,自然一眼就可以看出道士乃是一个妖怪。可是,就算是妖怪,也不能随便打杀。
在观音看来,打死妖怪,应当有两大缘由:其一,做了坏事。比如黑熊精偷袈裟,阻碍了取经。取经乃是天庭官方批准的行动。黑熊精此举,已经是违犯了天条,可以被降服,被打死。其二,得罪了你。若是这苍狼妖怪,与孙悟空有私仇,孙悟空要报仇,于是把人家打死。虽然于法不合,但于情可解。
可是,孙悟空不分青红皂白,一棒子就打死对方,这就叫做“放泼”。放泼,其实就是放刁,就是作恶。
孙悟空怎么解释这问题呢?他说:“菩萨,你认他不得。他是那黑熊精的朋友。他昨日和一个白衣秀士,都在芳草坡前坐讲。后日是黑精的生日,请他们来庆佛衣会。今日他先来拜寿,明日来庆佛衣会,所以我认得,定是今日替那妖去上寿。”
孙悟空提出,自己才不是无故杀人,自己的理由很充分!这道士乃是黑熊精的朋友。黑熊精是坏人,偷了锦襕袈裟。那么,道士自然也是坏人,当然就该死。
孙悟空这观念,就是典型的株连。一人有错,其三姑六婆,亲眷故交,一律该死。
拥有这种观念的,如果只是平常人,那还只是心中怨恨。若是身居高位,拥有莫大权力,那对全社会都是一场灾难。孙悟空一次又一次打死一洞无名小妖,就是这种观念的体现。
取经路上的多数小妖,其实和底层的凡人一样,都是听上级命令、生活贫苦、不得自由的主。他们并没有犯下多少罪恶,可是,只因为错投了胎,站错了队,结果就死无葬身之地。
在全书中,对于孙悟空的残忍,表现地最为充分的,是在波月洞黄袍怪(奎木狼)故事中。
猪八戒请回孙悟空后,两人一起来到波月洞。当时,黄袍怪跑到宝象国认岳父,变唐僧去了。在波月洞前,孙悟空看到两个小孩在外面玩耍,原文说:“正戏处,被行者赶上前,也不管他是张家李家的,一把抓着顶搭子,提将过来。那孩子吃了唬,口里夹骂带哭的乱嚷,惊动那波月洞的小妖,急报与公主。”
古人用词是非常严谨的。既然原文说是两个“孩子”,而非两个“小妖”,这就可以看出,人家乃是人类孩童模样。
孙悟空为何不问缘由、态度粗暴就把人家孩子抓走?
孙悟空虽然没有询问这孩子是谁家的,但以他多年的经验,完全可以断定这两个小孩是妖怪之子。既然你是妖怪之子,就算是从来没有作恶的孩子,也必须死。
原文说:“只见行者提着两个孩子,站在那高崖之上,意欲往下掼。”
孙悟空有个非常特别的爱好,喜欢把人(妖)从高处往下掼。平顶山故事中,银角大王变成道士,要孙悟空背,孙悟空就想着半路上把道士掼死。银角大王抢先动手,调来三座大山压倒孙悟空。号山前,红孩儿变成一个小孩要孙悟空背。孙悟空把小孩往地上一掼,当场摔得脑浆迸裂。为了让小孩死得彻底,孙悟空还上前把四肢全部扯掉。还好红孩儿抢先以“解尸法”(与白骨精一样)逃走。因孙悟空心狠手辣,红孩儿恨恨然发誓一定要报复。
咱回到波月洞前。
正当孙悟空想要行凶时,宝象国公主百花羞已听闻小妖禀告,急忙出洞来救孩子。
百花羞说:“那汉子,我与你没甚相干,怎么把我儿子拿去?他老子利害,有些差错,决不与你干休!”百花羞在心中虽然恨极了黄袍怪,但是,在外人面前,尤其是要祸害自己儿子的恶人面前,她不得不搬出坏蛋老公,以求保护孩子。
孙悟空提出,只要百花羞能够放出沙僧,自己就把两个孩子还来。百花羞立刻转身放掉沙僧,可孙悟空依然抓住孩子不放。
不但不放人,孙悟空还交代八戒、沙僧:“你两个驾起云,站在那金銮殿上,莫分好歹,把那孩子往那白玉阶前一掼。有人问你是甚人,你便说是黄袍妖精的儿子,被我两个拿将来也。”
原来,孙悟空之所以不放孩子,是想用这两个孩子来做诱饵,引出黄袍怪,大家正面斗一场。
八戒和沙僧有些于心不忍,尤其是沙僧,人家百花羞公主对他可是有恩。八戒笑笑说:“这两个孩子,被你抓来,已此唬破胆了,这一会声都哭哑,再一会必死无疑。我们拿他往下一掼,掼做个肉坨子,那怪赶上肯放?定要我两个偿命。”
孙悟空却说,引出黄袍怪正好,等到空旷处,他自然会出手。听得师兄的态度坚决,八戒沙僧也不好多说,拿着孩子走了。
看到孩子被八戒沙僧带走,百花羞又惊又怒,斥责孙悟空不讲信用。孙悟空丝毫不为所动,反倒教训百花羞不懂得孝顺父母,只贪恋与妖怪的夫妻恩情。
孙悟空恶毒地给百花羞出了一个选择题:A、不要孩子,你是好人;B、要孩子,就是贪恋夫妻之情,就是追随妖怪,就是天地不容,就是不配为人。
孙悟空的这道选择题,看似有两个选项,其实只能选择一个。
百花羞只能表态,放弃儿子,回归正常生活。
最后,八戒沙僧拿着孩子来到宝象国,把那两个小孩往皇宫白玉阶前一掼,原文说:“可怜都掼做个肉饼相似,鲜血迸流,骨骸粉碎。”
两个无辜性命,就此归西。
如果说,黄袍怪之子还是半妖(犬夜叉就是半妖),半妖也是妖。是妖就该死。那么,车迟国的两个道士,则不但是纯粹的人类,并且是人类中极为难得的好人。这两个好人,为何死在孙悟空的棒下?
唐僧师徒来到车迟国,看到许多和尚在做苦力。孙悟空奉命打探消息,他变成一个道士,探问情况。两个道士热情接待,并且主动邀请孙悟空去城内,好吃好喝招待。
孙悟空提出,自己有亲戚在和尚堆中,两个道士慨然放孙悟空前去寻亲,并且表示,愿意替孙悟空去师傅面前求情,放走孙悟空的亲戚。
孙悟空去和尚那里转了一圈,回来告诉道士,五百个和尚自己都要放掉。他说:“一百个是我左邻,一百个是我右舍,一百个是我父党,一百个是我母党,一百个是我交契。你若肯把这五百人都放了,我便与你进去。”
道士一听,急了,说:“你想有些风病,一时间就胡说了。那些和尚,乃国王御赐,若放一二名,还要在师父处递了病状,然后补个死状,才了得哩。怎么说都放了?此理不通,不通!”
原来,这五百名和尚都在官方有案底。把他们赐给道士做苦工,并非虎力大仙他们的意思,而是皇帝的意思。皇帝要以此惩罚和尚求雨无功。若是把五百人都放掉,不但师傅们会责怪,皇帝那边也会震怒。
人家道士说得入情入理,可是,孙悟空却内心火起。原文说——
行者道:“不放么?”道士说:“不放!”行者连问三声,就怒将起来,把耳朵里铁棒取出,迎风捻了一捻,就碗来粗细,幌了一幌,照道士脸上一刮,可怜就打得头破血流身倒地,皮开颈折脑浆倾!
孙悟空救走五百和尚,是不是一定要打死两个道士?不是啊。
孙悟空完全可以用定身法定住道士,救走和尚。或者扔两个瞌睡虫,让道士睡个一两天。这样既不伤害人命,也可以救走和尚。
可是,孙悟空没有这么做。
只因他从和尚处已经了解到,佛道高层都派出仙人下界,以托梦的方式交代了自己此行的任务——兴佛灭道。为了达成这个目的,孙悟空必须挑起佛道两派的对立,然后才好趁机下手,将道派打压。
于是,孙悟空明明可以妥善解决救走和尚事宜,他偏偏采取了最暴力的方式。果然,两个道士被打死之后,立刻轰动了京城,当晚国师就知道了,第二天就把唐僧师徒告上了金銮殿。
只是,虎力大仙们不知道,这一切,包括大闹三清观,给虎力大仙们喝尿,都是孙悟空故意所为。孙悟空就是要把双方的仇恨闹得不死不休,这样,才好下黑手除掉虎力大仙等国师,彻底打压车迟国的道派势力。
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是,以前,孙悟空打死了杀人放火的强盗,唐僧都要念紧箍咒。这次,孙悟空打死了两个无辜道士,唐僧一句话也没说。
只因为,唐僧他也已经意识到,所谓爱惜人命,也必须符合听从高层命令,符合派系利益。
在车迟国灭虎羊鹿三大仙,几乎都是孙悟空在唱独角戏。不要说唐僧、沙僧,就连一贯的男二号猪八戒,也没有什么闪亮表现。离开车迟国都城,来到通天河畔,八戒的表现顿时精彩起来。猪八戒究竟有何精彩表现呢?
叶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