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森林”,乍听令人惊愕:森林还能生长在暗无天日的地底下么?其实它并非藏匿地下,而是郁郁葱葱遍布在七个大小不等、深浅不一的坑洞里。因之,人们也叫它“洞底森林”或“地下绿宫”。这七座罕见的地下绿宫,分布在我国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宁安县城西南百余公里处。
早在万年之前,这里有七座火山几乎同时喷发。殷红炽热的岩浆,沿着陡斜的山坡,以每小时几十甚至百公里的速度,滚滚流向东南方,堵塞了牡丹江河道,造成了我国最大的高山堰塞湖一镜泊湖。当火山停止喷发,岩浆冷却抽缩后,造物者又在这峰峦相缪之处,幽暗昏惑的火山口坑洞里,撒下了绿色生命的种子,长出青碧的林木。于是,大地上出现了“地下森林”的奇景。
如果乘车从镜泊湖的镜泊山庄出发,向西北方驶去,地势越走越高,草木越来越繁茂。三十多公里过后,就抵达“地下森林”所在的山麓了。舍车登山,迎着阵阵清新湿润、饱含草木芬芳的微风,穿行在浓荫蔽日的林下,令人顿感心神爽朗。不一刻,眼前出现一个上口约五百米,深约百米,底径约三百米的大坑洞。坑南侧有一大缺口,好像专为承接阳光而开的窗牖。西侧环壁峭鲅,奇伟瑰怪。伫立坑口,放眼望去,青霭蒙蒙,神秘玄奥。俯视脚底,草木葱茏,绿波四涌,石红苔青,确有森林长于“地下”之感。这就是第一号火山口,也是最大的一座绿官。坑底还有一幽暗的洞,隐藏于青帐翠慢之中。洞里怪石嶙峋,突兀万状。石色苍黑,满布小孔,犹如蜂窝,全为冷却后的熔岩,与由水的冲刷、溶解石灰岩形成的洞穴景色迥异。从石缝中渗出的水点,叮叮咚咚滴落,仿佛“铜壶滴漏”。
穿过这奇特的洞,“柳暗花明又一村”,已置身二号火山口里了。二号火山口,上口直径约三百米,底径约一百米,深度与一号火山口相近。环壁之下,堆积着大量崩塌的岩屑。由于其口较前者小,承接的阳光少,幽荫荟蔚,冷气袭人。就连生机勃勃的绿色林木,似乎也都化成了黑色的帷幕,禁不住使人感到危险四伏,悚然之情顿生。第三号火山口紧贴二号火山口北面,它的上口直径更小,仅三十米左右。虽说其深度不过六十多米,然岩壁更为陡削,底部更加阴晦,也更像一口竖井,不系绳索,休想上下,即或是系上绳索,眼望深邃瞑暝的坑底,怕也不敢贸然行动。其余各火山口由于相距较远,虽各有千秋,去者却寥寥。
既称地下“森林”,当然林木繁衍。由于这里地处海拔千米,上下,雨量充沛,土质肥沃,坑里坑外,坑上坑下,日照长短不一,因此植物种类极为丰富,如同一座东北三省的植物博览馆。高大挺拔、材质优良的红松,比比皆是3鱼鳞松、臭松、云杉、冷杉青翠欲滴;黄被椤、水曲柳、胡桃楸、椴、槭、杨、榆各具姿态,遮荫蔽日;还有百里香、野玫瑰等多种芳香植物和中草药材,不愧为一座天然宝库。这里还有许多珍禽异兽:珍贵的东北虎、高大的马鹿、凶猛的黑熊、残忍的豹子....和生活习性颇为有趣的青羊。青羊也称悬羊,据云夜里爱把双角挂在树上睡觉,稍有动静,立即逃之天天。至于色泽艳丽、鸣声婉啭的鸟类,更是不胜枚举了。
在烽火连天的艰苦的抗日战争的年代,东北抗联游击队,曾凭借这里地处幽僻、草茂林密、物产丰富的条件,与敌寇周旋,为民族解放,洒下无数鲜血。那么你们对这样的地方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