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熊 >> 黑熊生活环境 >> 海外TikTok上,孙悟空和王母娘娘正在
86版《西游记》,是刻在我们每个人DNA中的记忆。
尽管它特效捉急,画面一坨,但经典终归是经典。只要主题曲《云宫迅音》响起,相信所有人的脑海中,都能浮现出孙悟空从石头里一跃而起的画面。
尤其是各种倒背如流的剧情,和让人印象深刻的配角反派。
一提到黑熊精,大家就知道偷袈裟;一提起金角银角,大家就想到者行孙;一提起女儿国国王,就开始羡慕御弟哥哥。
而这,就是国民级电视剧的影响力。
丢丢丢丢丢丢~
但一切美好回忆,止步于孙悟空对关羽字正腔圆地念出“FxxkYou”。
你敢信么,王母娘娘、观音菩萨、托塔李天王,还有嫦娥七仙女,最近在国外TikTok上开了蟠桃宴直播,并邀请孙悟空和关二爷助阵。
大圣酒过三巡之后,还非要和关羽唠酒嗑儿,一口一个“Doyouknowme”、“Ilikeyou”、“Comeonbaby”、“Cheers”。
对外邦话一窍不通的关羽,面对镜头,甚至急出了河南口音。
大圣最后是说了一句fxxkyou吧
你可能会好奇,比如为啥观音不制止这泼猴,或是出家人到底能不能饮酒。
但世超只关心,关羽是怎么出现在西游记里的。
简单一查才知道,原来《三国演义》和《西游记》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是我才疏学浅丢人了。
好一个曾经温酒煮华雄,现在对饮弼马温。
直播里,众仙端坐,天女献舞,梵音如仙气般缭绕。
外国观众打赏礼物虽然失去了美刀,但却得到了王母娘娘和大圣的英文祝福。
这场面谁看了不迷糊,谁能又能忍住不加入粉丝团?
进入其主页,会发现这个用中文翻译过来,译作“蟠桃仙会”的TikTok账号,目前在国外有好几个马甲。
因为开播时间不久,账号发布的直播切片数量也不多,所以粉丝数目前堪堪过万。
在我们看来,孙悟空说外语就像赫尔墨斯唱西河大鼓一样离谱,但这不影响东方文化对老外形成强烈冲击。
唯一的问题,可能就是这帮老外不知道谁是孙悟空。
这不奇怪,毕竟前几天B站UP主“不是柯桑德”在荷兰漫展上cos了孙大圣。表示只要有人认出他所cos的角色,就能获得5欧元。
虽然现场不乏猴哥的粉丝,不过大多数人还是闻所未闻,不免让人感慨惋惜这位英雄的处境。
于是,蟠桃仙会的评论中,不出意外的有人发问:这到底是啥!!??
而此时一位路过的老哥慷慨解释,说道:
“这是《西游记》的模仿秀,孙悟空在蟠桃宴上”。
咦,你人还怪好嘞
显然,老外对这种前所未见的舶来文化颇感猎奇。
于是大多数观众都表示“淦,好奇怪,再看一眼”。
尤其是七仙女和嫦娥出现时,明显比一只毛脸雷公嘴的猴子更受欢迎。
众多仙女中,你更中意哪一个?
评论区还真选上了
国内网友戏称,这种直播可能是英专毕业生的就业新方向,算是在智械危机来临前,终于找到了战胜ChatGPT的方法。
这种说法世超难以苟同,但为了强身健体,舞刀弄枪确实可以操练起来。
看到这,如果你觉得这个直播很抽象,那多少还是低估了《西游记》被玩坏的程度。
在国内的视频平台,我们早就能看到佛祖VS孙悟空打台球。
而且佛祖打不过了,还会念紧箍咒干扰悟空。
好好好好好好
或是真假美猴王直播连麦PK,输了的必须做蹲起。
曾经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的齐天大圣,蹲起做多了腿也会疼。
大圣,快收了神通吧
甚至是端着巴雷特架枪的佛祖,手持加特林的唐三藏。
你永远都想象不到,大伙能用《西游记》整出什么抽象花活。
这似乎说明了,无论是在百年前,还是后网络时代,《西游记》都有着无穷尽的挖掘潜力。
著名演员六老师说过,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不是胡说,但这压根无法阻止西游IP被人们再创作,相反地还更变本加厉。
而且不止我们自己,国外的编剧们也总要来掺和一脚。
比如早些年老湿评《西游》时,大伙就见过了唐僧kiss徒弟治病的神奇日版电视剧。
又比如,女菩萨真就成了女菩萨的美版《西游记》,观音的衣着相当简朴。
以及,疑似《指环王》乱入的澳大利亚版《西游记》。
包括最近,吴彦祖、杨紫琼出演的《西游ABC》剧集也上线了Disney流媒体。
从这部剧的英文原名《AmericanbornChinese》就知道,这本质上是个披着西游外衣讲述在美华人的故事(天天净惦记你那美式疼痛校园文学)。
只可惜,这些作品都过于俗套表面,有失西游真正的内涵和立意。
而乱编也能编出奇迹,比如参考了《西游记》设定的漫画《七龙珠》,早就是风靡全球的世界级IP。
只可惜比起花果山的孙悟空,老外们对赛亚猩球的孙悟空更熟。
明明是一部以斗争、反抗为主题的名著,同时又有着公路片、打怪升级日常番属性,人物形象也争奇斗艳,个性鲜明。
不得不说,《西游记》简直就是文学创作的灵感矿山,与之相关的改编作品按理说要比现在多得多才是。
好在,国内慢慢也开始有了《中国奇谭:小妖怪的夏天》这种基于《西游记》二次创作的优秀动画。
以及像《黑神话:悟空》一样,愿意对西游深刻解构的游戏作品(没发售前暂时给世超这种感觉)。
这在《大话西游》之后,算是为数不多的几个并不算循规蹈矩的改编,是真正能体现出《西游记》魅力的作品。
而世超也希望,国内的创作者们继续加大力度。
毕竟只有我们,才能真正做出最有西游味儿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