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熊 >> 黑熊的天敌 >> 汉代人心目的天堂,究竟长什么样
对未知的事物展开想象,是人类由来已久的技能。诞生、成长、衰老、死亡,自然所塑造的人本身便是许多未知的集合。对人死后世界的描绘,是各个时代、各个地域想象力的集大成之作。当罗马人探索上帝、古印度人思考西天佛国时,汉朝人对死亡后灵魂归属的想象,又是怎样的呢?
天宫交游指南
从目前考古发现的墓葬壁画、画像砖图像来看,在汉朝时,人们已经形成了对“天堂”的完整想象。这种想象并不是宗教性的,更像是一种现实社会的模拟和复刻。在汉朝人的脑海中,一个人去世后,灵魂并不会湮灭,而是会上升到一个仙人居住的场所,获得超越时间的“永生”。这一过程中有一个重要人物,便是西王母。在远古传说里,西王母是西方一位女性部落首领,“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原本是凶神的一种。至西汉,关于其掌握了长生之术的传说陡然增多,尤其以周穆王向其讨教长生的故事最为出名,这位神秘莫测的女性便成为“长生”的象征。她拥有服用后便可使人成仙的丹药,每一个灵魂想获得长生,都必须由她接引,因此,西王母几乎是每一座汉朝墓葬进行绘画装饰时的必备内容。
汉代墓葬石刻中的西王母像。来源/《中国画像石全集》
随着阴阳学说的发展,天宫中不只有西王母一人。有西便有东,有母便有公,至迟在西汉晚期,东王公的形象出现在墓葬装饰中。关于东王公最早的文字记载,来自传为西汉东方朔所作的《神异经》中,比西王母的相关记载晚了上千年。不过对于东王公的形象描述,倒是保持了和《山海经》中西王母一样的奇诡怪诞:“长一丈,头发皓白,人形鸟面而虎尾,载一黑熊,左右顾望。”在东方朔笔下,东王公和西王母是一对“怨侣”,他们住在一只大鸟的两翼下,中间相隔一万九千里,每年才能登上羽翼见一次面:
“昆仑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周圆如削。下有回屋,方百丈,仙人九府治之。上有大鸟,名曰稀有。南向,张左翼,覆东王公,右翼覆西王母,背上小处无羽,一万九千里。西王母岁登翼上会东王公也。”
除了与西王母被一只大鸟阻拦难以相会的夫妻故事之外,有关东王公能力的记载便乏善可陈了。就连出现其画像的墓葬,也几乎只出现在北方陕西、山东、山西这些秦汉统治的中心区域,足可见东王公在天宫中的“家庭地位”。
有关西王母的信仰影响力很大,直到今天也展现着独特的魅力。东汉末年道教崛起时,西王母信仰被道教文化加以吸收和改造,逐渐形成了道教中的“王母娘娘”。在电视剧《宝莲灯》中,我们时常觉得王母娘娘权势极大,使尽各种手段阻止刘沉香救母。而玉皇大帝则是一个唯唯诺诺的“惧内”形象。虽然玉皇大帝信仰的来源并不完全是东王公,但这样的天帝天后关系,也不失为自西汉以来东王公与西王母地位的显现。
影视剧中的王母娘娘。来源/电视剧《宝莲灯》截图
在《西游记》中,王母娘娘的存在感要略弱一些,但为她生日所举办的“蟠桃会”,依然是天界数一数二的大盛事。卷帘大将因在蟠桃会上失手打碎了一个琉璃盏,便被贬入凡界成了“沙和尚”;孙悟空更因自己没有收到蟠桃会的邀请而大闹天宫。在吴承恩笔下,王母娘娘的蟠桃是可以延长寿命、增强法力的。那么,汉代的西王母会在天宫种桃子吗?
从目前的汉代墓葬美术来看,桃子的地位还没有这么高。但西王母的天宫里并不无趣,而是生机勃勃的。光是西王母的坐骑,便有龙、凤、虎等;西王母座下所豢养的动物,更是多种多样,从地上跑的九尾狐、鹿、玉兔,到水里游的龟、蟾蜍等等不一而足,堪称天宫动物园。这些动物并不需要西王母亲自照顾,在出现西王母的画像砖或壁画中,往往还会有各种形态的长有翅膀的羽人替她照顾动物,或是撑擎华盖,更多是向西王母跪拜。看来,即便是在天宫中,还是要遵守人间的礼节和尊卑秩序的。
西王母和羽人。来源/《中国画像石全集》
神仙也要出公差
神仙会出差吗?在汉朝人眼里,是的。
《汉书·五行志》中,曾记载过一次大型的西王母崇拜运动:
哀帝建平四年正月,民惊走,持槀或棷一枚,传相付与,曰行诏筹。道中相过逢多至千数,或被发徒践,或夜折关,或逾墙入,或乘车骑奔驰,以置驿传行,经历郡国二十六,至京师。其夏,京师郡国民聚会里巷阡陌,设张博具,歌舞祠西王母。又传书曰:“母告百姓,佩此书者不死。不信我言,视门枢下,当有白发。”
这次蔓延了近半个国家的祭祀崇拜运动,起因似乎是有人见到了下凡出差的西王母。西王母让人以槀(枯枝)或棷(麻杆)为信物,召集民众在城中里巷或乡间阡陌聚集,进行大型祭祀活动。祭祀的组织者还向参与者发放一种文书,声称携带便可得长生。在史官眼中,这实在是一次不知所谓的大型骚乱,但是出于对西王母的尊敬,还是将其郑重其事地记载到史书中。
汉朝人之所以相信神仙会降临人世,其实与神仙监察言行的职能相关。在汉代相关墓葬壁画中,西王母等仙人往往高居于画面的最上层,而其下数层则是人们的日常活动。一些表现日常活动,如宴会、祭祀等画面中,甚至直接将凤鸟、羽人等画在屋顶上。通过观察人的日常行为,神仙可以确定何为有德之人、何为失德之子,从而在其死后灵魂飞升时,确定是否予其仙丹。既然日常饮食起居时,神仙就蹲在房顶上,那么偶尔露个面,也不太奇怪了。
西王母高踞于上的汉代画像砖。来源/《中国画像石全集》
东汉末年,还有一位神仙曾降落人间,她的出差地点是洛水之畔,驾驶着六龙云车的神祗飘飘然停驻于洛川,于眼波流转间遇见了朝京师而还的曹植。这段千古邂逅被这位才高八斗的曹植精心记录,成就了文学史上的名篇《洛神赋》。
东晋画家顾恺之根据《洛神赋》的记述而作《洛神赋图》,详细描绘了当时人眼中的神仙形象。在顾恺之笔下,美丽的洛水之神宓妃衣袂飘然,顾盼神飞,独自驾凤鸟流连于洛水河畔,不远处是看痴了的鄄城王曹植。然而这旷古一遇终究短暂,画面随即一转,宓妃已驾着她的六龙云车,被波涛卷挟着远去;独留曹植驾船流连于波涛之上,终究伊人不见,留给世人一段感怀孑然的身影。
《洛神赋图》摹本(局部)。来源/故宫博物院
努力成仙的汉朝人
由于相信神仙会降临人间,又出于对登天成神的向往。汉朝人对长生不老的向往几乎是贯彻始终的。
首先是汉文帝。他在治国理政上选择轻徭薄赋、减政缓刑等一系列休养生息政策,并通过一定程度的推恩分封、诛杀淮南王遏制了郡国对中央的离心倾向,为汉帝国的全盛打下坚实基础。像这样一位颇有作为的皇帝,在鬼神之事上却情有独钟。贾谊自长沙王太傅任上入京觐见,原是为向汉文帝介绍自己的政治抱负,可惜汉文帝感兴趣的只有鬼神之事,不仅留贾谊聊到夜半,甚至“前席”,将自己的座位朝贾谊挪动,以期听得更为清楚,气得李商隐感叹:“可怜半夜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来源/电视剧《美人心计》剧照
汉武帝对神仙的崇拜与长生的追求更加明确热烈。汉武帝在位期间,不仅多次至泰山“修封”,向上帝表达自己想进天宫的愿望,还于征和四年(前89年)亲自至东莱求仙,却被天气和海浪所阻,终未成行。在生命的倒数第二年(后元元年),汉武帝亲至泰畤祭天。一年之后,雄才伟略的汉武帝,还是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来源/电视剧《汉武大帝》截图
没有人能逃过生老病死的轮回。无论对长生不老、羽化登仙如何追求,汉朝人终究无法跳脱出生与死的循环,还是要挥别人世间的权势与富贵,进入由自己想象描绘的天堂世界。只是不知道,倘若真的有机会长生不死,汉朝人是否还会有这样丰富的想象力,塑造一个如此丰富多彩、贯通今古的仙境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