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熊

读书未来简史从智人到智神科技将操

发布时间:2023/4/22 14:08:55   
35:《未来简史》35:00来自非常吴聊

《未来简史》音频:进度条00::00后退15秒倍速快进15秒

《未来简史》

  今天为你解读的书是《未来简史》,本书作者也就是我们之前介绍过的《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他是一位年轻的以色列历史学家,牛津大学的博士,赫拉利看问题的视角很特别,比如在《人类简史》中,他认为农业革命不是人类的进步,而是倒退。正是是这种独特的视角,让他从一众历史学家中脱颖而出,《人类简史》在全球热卖后,赫拉利在写作上的信心是更强了。因此,他在写作《未来简史》时更加挥洒自,如果说《人类简史》要解决的是人类从哪儿来,人类为什么能发展到今天,以及人类将去往何处这三个问题,那么,我们不妨以用这三个问题来开始我们今天的讲述。

  第一,人类未来还追求什么?第二,人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追求,第三,人类未来还要面临什么挑战?既然这本书的名字叫做《未来简史》,那么,我们就先从未来说起,很多人都知道,历史上困扰着人类的三大问题是饥荒、瘟疫和战争。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大部分人都已经不再为这三个问题烦恼了。那么,到了下一个年,人类还追求什么呢?这是我们今天要讲的第一个内容。第一个目标很可能是长生不死。

  科学家和医生都不会直接了当地说,他们正在研究让人长长生不死的方法,但是随着一个疾病的攻克,一向新技术的发明,实际上,人类正在一步接近这个目标,但是,寿命的延长带给社会和这个世界的影响,可能是我们始料未及的。比如家庭结构,婚姻关系和亲子关系将会大改变,很难想象,平均寿命能达到岁的人类还会继续坚持一夫一妻制,还有可能人能活得更久了,我们的学习时间会变得更长,而退休时间也将大延后。

  虽然人类未来的寿命被延长了,但是人们我们未必就比现在更快乐。因此,人类要追求的第二个目标便是找到幸福快乐的秘诀。幸福感有时候很令人费解的。虽然我们的生活有巨大的改善,但我们并没有感受到幸福感的快速提升。在饥荒年代一块面临包就能让人幸福感爆棚,但对一个薪水超高,身体超重,却又百无聊赖的码农怎么才能让他快乐起来?呢现实生活当中,当我们吃了一顿心满意足的大餐,抢到了春运动火车票或者在升值加薪时都会有强烈的兴奋感会感觉到过快乐幸福,可是这种感觉稍纵即逝。

 科学研究显示,幸福感是由人的生化系统所控制的,唯一确保长久心满意足的方法就是使用外力来掌控这个系统,例如使用药物用电流刺激大脑等。那么,如果人类真的实现了长生不死,且可以永远保持幸福感,是不是就是终极目标了,呢也许那时候我们已经不能叫做人了,我们已经变成具有神性的升级版的人,也就是本书外文版书名所说的神人,如果你今天就想要化身为神,也不是不可以。首先你可以通过改变基因来重塑你的身体,然后再将几百万个纳米机器人注入你的血管,

  让他们在你的血液里巡航诊断病情并修补损伤。接下来你可以用电流不停地刺激你的大脑,让你获得幸福感。这听上去是不是有点恐怖,呢但人类想要实现这一。这些目标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走下去,我们不知道实现这些目标的道路会把人类引向何处,我们也无法想象神人的后代会是什么样子的,但好在这一切还只是赫拉利的预测而已,并不是人类的信仰。虽然这本书叫做未来简史,但其实书中一大部分都是在讲历史。

  为什么要讲历史呢?赫拉利认为,预知未来必须先了解历史,那么,未来人类为什么会追求长生不死,幸福感和神性呢?这也是我们今天要讲的第二个问题。从历史的角度看,就是因为在过去的这个几百年里,人类一直在受一种理念的熏陶。这种理念就是人文主义,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以人为本,正是因为受到人文主义的影响,人类想要追求不死幸福和神性也完全合乎逻辑。那么,人文主义是怎么来的呢?我们就要从泛灵论说起了,在当今社会主流的一神论宗教,如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占据主导地位之前,人类普遍信仰的是泛灵论,认为万事万物都有灵性。在泛灵论的传说和故事中,角色很多。如西游记中有神,有人。还有黑熊精、玉兔、易经等。范灵论认为,除了神以外,人和其他动物并没有什么不同,整个世界同属于这里的万物。农业革命以后,人类驯养了越来越多的动物和植物。这时人类就不再认为它们和动物是平等的了。泛灵论也就不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了。这时,一神论也就顺理成章地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一审论只有两个主要角色,人和神,而动物和自然界的其他生物都是没有灵魂的不重要的。

  科技革命以后,随着科技飞速发展,渐地,连神的角色都被淡化了,甚至被抹去了,只剩下人类在空荡的舞台上自说自话,不用再与其他角色谈判妥协,人类拥有至高的权利,成为了宇宙的中心。今天人工智能的兴起迫使我们反思,人类究竟有没有理由凌驾于所有生物之上呢?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人与动物的关系很有可能就是未来人工智能和人类的关系。那人到底比动物高级在哪儿呢?一神论的传统解释是人类拥有灵魂,而其他生物没有这成为人类的特质。

  然而,进化论无法接受灵魂的说法。进化论认为所有的生物无论是动物,植物还是人类,都是由更小更简单的单位组成的,如细胞组织等。这些单位会不断结合和分裂不断进化,因此完全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人有灵魂而动物没有,另一种证明人比动物优越的说法是因为只有人有心灵,说得通俗点,就是人有悲伤,恐惧,愤怒等一系列主观意识,但是,随着我们对大脑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就越觉得主观意识是多余的。研究证实,人的这些主观意识都是由几百亿个神经元发射的电子信号而引发的,再去驱使身体作出反应,开始行动。实际上今天的人工智能,例如无人驾驶汽车都是直接从算法到行为,中间没有半点意识,但是并不妨碍他们的形式,因此,很多人就认为主观意识有点像大脑程序制造出来,但没有用途的副产品。除此之外,科学研究也已证实,像老鼠这样的动物也有着抑郁开心之类的情绪,而黑猩甚至有自我意识。与人类比较亲近的狗,甚至还能分辨人类的情感和意图。这些证据都说明在意识这一点上,人类不具优越性。

  既然人类在个体生理上并没有特别突出之处。那么,人类究竟是如何战胜其他物种的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人类能够高度合作历史证据告诉我们大规模合作的极端重要性,无论是动物之间还是人与人者之间胜利几乎永远属于合作更顺畅的一方。那么,人类为什么能够实现这么灵活的大规模的合作呢?这个问题,我们在人类简史这本书上也提到过,这得益于人类的语言能力,以及在语言能力之上的虚构故事。比如说,上帝国家金钱公司价值观等所有大规模的人类合作,到头来其实都基于我们想象中的秩序。

  人类用神,国家价值观等赋予生命意义,同时也成功创造了稳定的阶级制度和民众合作网络。虚构的故事,让人们相信自己是在顺应不可避免的自然法则或是神的旨意,而不只是听命于某个人可以通过想象出来的意义,把众多的人给高效的组织起来,他们选择相信自己的生命服从牺牲是有意义的,但是事实上,大多数人生活的意义都只存在于彼此讲述的故事之中罢了。虚构真的有那么强大的力量吗?

  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比如纸有什么意义吗?它不就是我们生活中写字画的工具吗?但是纸一旦被赋予了虚构的故事,他就有了神奇的力量,如签证,钱证书,地图等。这些虚构的东西都是以纸的外在形式表现的。二战时,纳粹对犹太人实施迫害和屠杀大量犹太人急于逃出魔爪,葡萄牙的驻法领事馆工作人员对长达10天夜以继日的工作不停地签发签证,而各国边境也认可这些纸具有真实的权利,从而成功地解救了大批犹太人。纸的虚构作用,不仅体现在政治系统中,教育系统中也是这样,教育系统掌控着学位证书。这张纸学位证书的作用是让社会认可成绩的重要性。

  他们认为考试是最好的评估办法,于是学生就会全力以赴,一心取得好成绩。当那些好工作好职位都被成绩好的人拿下,这些人自然而然也会大力支持这个人让自己得到好处的系统。从一开始这些故事就是虚构的,但是渐渐地他成为组成社会的重要基础时,我们就忘了他们是虚构的。赫拉利说,现在的情况是人们认为虚构比真实重要的多。在以往非洲各国边界划定的问题上,欧洲,欧洲官僚在从未踏足非洲的情况下,在地图上一笔划定的这样武断的做法常导致将对立的部落放在同一个国家,把相同的民族分割在不同的国家,如今,非洲国家面临的许多问题都是由于这些没有根据的边界划定造成的。真正有权势的团体根本就不在乎真实的世界是什么。他们在乎的是把虚构出来的信仰强加给他人来改变整个世界。宗教就是这样。因此,推动社会变革的不是我们对真实现实的认识,而是我们头脑中的虚构故事,也就是宗教的力量,并不是相信神,或者相信超自然现象才算宗教。很多东西都可以被称为宗教,人文主义,就是现代世界的宗教,为什么这么说呢?在宗教时代,神是意义的本源,也是权威的本源。而在现代社会,人文主义教会,我们人类为自己就是意义的本源。因此,自由意志也是最高的权威。因此,人文主义也可以被看成是现代世界的宗教,那什么是人文主义呢?西方崇尚的自由主义,就是人文主义最大的一个分支。

  人文主义倾向于对人的个性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类的人性尊严,提倡宽容的世俗文化,反对暴力与歧视,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在政治上不同于封建社会的世袭君主制人文主义社会中,选民可以顺心而为的的选择。候选人在经济上,人文主义的口号是顾客,就是上帝在伦理上是非对错,也强调个人的感受处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比如果有人想知道某场战争正义与否,以前人们会去问上帝神父很少有人人会去问普通战士和老百姓的意见。然而,在人文主义社会,我们谴责战争不是因为他的正义与否,而是他给民众带来的苦难。那么,现代科学的发展会不会对宗教,或者说是对人文主义产生影响,人类放弃神,赋予我们生活的意义,去交换科学的力量,无非是想过得更幸福,而科技能让人类升级战胜疾病,并找到幸福快乐的关键,人们会不会从此不再那么关心虚构的东西,一心专注于研发科技了呢?事实上,科技与宗教的关系并不只是用数据代替现象那么简单,赫拉利告诉我们,科学技术可以告诉我们做事的方法,让我们获得更强大的力量。但是要面临道德选择,就必须利用人文主义,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现代社会当中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一直都是携手并进的,科技进步可以促进进经济的增长。那么,为什么人类要努力追求经济增长呢?因为人类认为如果要想以非暴力的方式解决现有的问题,让所有的阶层都满意,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增长把饼做大,让每个人的生活都变得越来越好。如果想解决问题,可能就需要拥有更多。为了拥有更多,就要生产更多,因此,经济增长几乎成了现代意识形态和社会运动   这位工程师该怎么选择呢自由市场资本资本主义的答案非常明确,如果经济增长要求我们放下私人感情又有何不可呢?然而,经济增长真的比家人间的情感更重要吗?因此,赫拉利认为经济增长是个靠不住的办法,你总不能永远高速增长吧,人类现在真正的策略还是人文主义,我们应该崇尚人性,用人性取代过去宗教里神的位置,你应该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用自己的感觉判断事情的对错,考察人的感情再以此出发解决问题,但是世界上有很多人,不同人的内心肯定是不一样的,相互之间就会有矛盾发生。

  那么你怎么处理这个矛盾呢?因此,在20世纪人文主义演变成了三个派别:第一个派别是正统的人文主义,就是我们说的自由主义,也是现在欧美发达国家的主义主要意识形态,自由主义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要尊重每个人内心的声音和独特的体验,这个理念看似和人性化,但也遇到了很多严重的问题,我们首先来听下面这个故事。德国总理默克尔碰上了一名来自黎巴嫩的巴勒斯坦难民少女,他的家人现正在德国寻求庇护,但即将被驱逐出境。

  默克尔说,政治有时是很残酷的。德国不可能接受那么多难民。这件事,掀起了一场攻关风暴,人们纷指责默克尔冷血无情,于是默克尔改变了立场,德国接受了数十万难民,但又引起了德国人的焦虑,难民的体验和德国人民的体验之间的矛盾该如何解决,正是由于类似问题的出现,才演变出了社会人文主义和进化,人文主义社会人文主义认为自由主义者态度过分强调个人的感受,告诫我们要注意他人的感受,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影响他人。而进化人文主义又一次冲击了全世界的思想观念。他认为,冲突是福不是祸,能够促进自然选择,推动进步,有些人就是比他人更优越,就应该凌驾于其他人,这样人类才会变得更强大,但这其实是纳粹扭曲了达尔文的进化论。

  第三派人文主义的战争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冷战,最后是自由主义者胜出,现在的世界是自由主义的天下,而且自由主义看上去很有道理,毕竟在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国家的综合实力的确很强大。赫拉利认为,自由主义能够胜出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技术进步。在生物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下,我们也将会有一场思想战争,革命和生活革命自由主义在未来会不会遇到新的挑战呢?这也是我们今天要讲的第三个问题。赫拉利认为,自由主义在未来,甚至是在今天已经开始遭遇危机。我们在第二个问题中讲到,自由主义,重视个人自由,是因为相信人类有自由意识,我想要什么,我就可以去追求什么,这是由我自己做出的决定,这意味着我是自由的。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证实,我们人类很多很可能并没有自由意志。如果人脑确实没有自由意志,就意味着只要通过药物改变基因或直接刺激大脑就能操纵甚至控制人的欲望。事实上,在机器生化鼠身上已经证实了这一点,科学家在老鼠脑内掌管感觉的区域植入电极,就能够遥控这只老鼠,包括让他自愿深入险境。实验显示,人类也能像老鼠一样被操纵,只要能刺激人脑正确的位置,即使是爱恨愤怒这样的感受也能被创造或者意志。除了证明人类没有意识这一点以外,科学研究还认为能够自由做决定的那个自我是非常可疑的。自由主义认为,每个人都有单一的不可分割的自我,但生命科学的结论却反驳了这一点。实验证明,我们的左脑和右脑就能发出不同的声音,因此我们并不能分辨哪一个才是真正的自我。为了治疗癫痫病患者,医生就把病人左右脑切开,让左右脑不能直接对话,这就给科学家研究大脑提供了绝佳的机会。在这个脑力实验中就可以证明左脑和右脑会做出不同的决定。比如研究者问被试者长大后,想做什么?被试者用掌握语言的左脑回答说绘图原则,但他的右脑却指挥他用字母牌拼出汽车比赛这个答案。因此这个被试者就有两个自我,

 除了左右脑分割的方法,赫拉利还提出了另外一个分割自我的方法,分别是体验自我及叙事自我体验自我,就是我们美食每刻的意识而叙事自我永远忙着将过去的意识编织成一个故事,并为未来制定计划。举个简单的例子。妇女分娩时会经历难以承受的痛苦。这会让人认为只要生过一次孩子,没有哪个心智正常的女性会愿意再生一次,这是体验自我得出的结论,但分娩后的几天内分泌系统会分泌特殊物质来舒缓疼痛,让人感到安慰,甚至是愉悦,再加上母亲对孩子的爱与日俱增,同时他又得到来自亲朋好友的多方赞誉。叙事自我把这些痛苦体验进行剪辑整理。赋予意义,最终将分娩从痛苦转化为正面记忆。总而言之,自我也只是虚构的故事。生命的意义,就是叙事自我在一片混乱中编出的一则故事而已。因此,当前的科技发展对自由主义的信念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人们不禁要问,自由主义在未来是不是就没有意义了呢?

  那么,人类将面临什么样的命运呢?赫拉利预测,在21世纪可能会有三项发展,让自由主义的信念成为明日黄花。

 首先,人类将失去在经济和军事上的作用。因此,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将不再认可人类有太多价值。在传统统战争和现代经济的大规模生产线上,每个人都很重要,只要能扣动得了武器的班机,拧得了机器的螺丝,每一双手都是有价值的。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已经可以在很多领域取代人类的工作,例如用无人机舰队代替原来的空军三d打印取代制造业,甚至连律师,医生的工作都可以被算法所取代。在农业革命之后,人类大量驯化或者屠杀动物是想,如果人工智能程序拥有了超乎人类的智慧和前所未有的能力,他们会不会利用人类甚至为了它自身的需求和欲望而杀死人类呢?如果你还坚持认为就算计算机的智商和他能力都远高于人类,这种事情还是不可能发生的。其次,人类整体仍然有价值,但是未来社会却不需要个体的人。21世纪经济学是最重要的问题。一旦拥有高度智能,而本身又没有意识的算法接手了,几乎一切工作,甚至比人类做得更好。那么,人类还能做什么呢?

  到那时,如果还有人认为,人类永远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无意识的算法永远无法赶超。这只能说是一厢情愿,如在身体方面追求长生不死,很可能让大多数人都愿意放弃个人隐私,医院进入我们身体的最深处,让算法来为我们做决定,在政治方面,象民主选举,这种做法将会被淘汰,因为互联网会比我们自己更了解我们的政治观点。这些算法先是通过极大的好处,赢得我们的信任,接下来会成为我们的代理人,最后将成为我们的统治者。最后可能是我们一直一分一秒都无法与这个全智的网络断开断开,就等于死亡到最后,虽然不能从整体上否定人的价值,但是社会已经不需要单个的人了,因为大多数的人都将被算法所取代,最后未来会有一个极少数的特权,精英阶层由升级后的人类组成。

  随着算法将大多数人挤出就业市场,财富复合权利可能会集中在拥有强大算法的极少数经营手中,造成前所未有的社会及政治不平等。例如,医学的潜力显示出它可能制造出超人,20世纪的医学旨在治愈病人,但21世纪的医学则逐渐走向。要让健康的人在升级,想在国家间竞争获胜需要的可能不是几百万个健康的普通人,而是少数几个经过升级的超人类。如果结果真的像赫拉利预测的那样,科技的发展将人分成了少部分超人类和绝大部分无用的普通人,又或者各种事情的决定权已经被智能的算法所取代。

  在这两种情况下,自由主义都将崩溃,那么,什么样的意识形态能够继续带领人类前进呢?答案是新的科技宗教,科技宗教的意思是,当人类像信仰宗教一样,信仰科学时,科技就成为了一种宗教,科技宗教,同样可以提供传统宗教的一切就奖励包括快乐和平,甚至是永恒的生命,但是却是承诺以算法和基因为世界提供救赎,进而征服世界,而不是依靠上帝。

  这些这种新的科技宗教可以分为两大类型,科技,人文主义和数据主义。首先,科技人文主义依然强调人的价值,坚守传统人文主义的价值观。但是他们认为应该用科技,例如基因工程纳米技术和脑机界面创造出更高阶的人,其他。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人类可能会盲目向前冲,一心只想提升经济和政治制度所需的心智能力却忽略甚至贬低抑制了人的其他功能。例如,嗅觉,举例来说,远古时期嗅觉是人类常会用到的技能,如狩猎。采集时靠嗅觉分辨出远处各种不同的动物植物,人们甚至可以依靠嗅觉辨别人的情绪,如恐惧的气味,如恐惧的气味就和勇气的气味不同,但因为嗅觉只在成员少的时候才派上用场,所以在致人的组织成更大的团体时,嗅觉的价值也就一落千丈,在几万年前可能用来处理气味的大脑区域,现在可能被用到当下更重要的任务上。比如阅读数学和推理这样的局面,听上去有点可怕,一方面我们已经有能力改变改造心智,但另一方面,我们几乎不知道心智的整体面貌是什么样子的,有可能到头来,我们成功地让身体与大脑都升级了,却在升级过程中失去了心智。这时升级变成了降级。科技人文主义面临的更诡异的挑战是他们认为,人的意志是神圣的,希望用人的意志来发展心智能力,从而决定未来心智的模样。在前面的讲述中,我们提到人的心智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但根据科技进步主义的观点,科技不想听到我们内在的声音,而是要控制这个这些声音,人的意志是能用科技随意改变的,因此我们都不知道真正的意志和想法到底是什么?赫拉利用一个调侃的故事说明了这一点,一个摩门教的年轻同性恋男子攒了十万美元,想要做手术,便回异性恋。他在进入诊所前,心里想的是:医生。这是十万美元,请把我治好,让我再也不要想男人。,但开门之后他看到了医生,站在他面前的乔治克鲁尼,他彻底被迷住了。于是他说:医生,这是十万元,请把我治好,让我再也不要想把自己变成异性恋了。那么,这个这两种声音到底哪一个是他内心的真实声音呢?我们原来是听从自己的声音,并且认为他很神圣,是做一切事情的标准,但是现在我们用科技就可以任意调控他们。这实在让人难以安心。

  听到这里,我们已经觉得科技人文主义已经让我们不太安心,担心了,但赫拉利告诉我们,数据主义更让人担心。数据主义中数据至上,所有事物的价值在于是不是为数据处理作出了贡献,而不是其自身是否具有价值,更重要的是,虽然现在的数据是一种电子算法状态,但是,随着生物学越来越依赖计算科学,他们开始渐认为生物也就是一种算法。

 并且这种算法与计算机科学中的电子算法并没有本质区别。最终这两种算法是可以统一的。这样,所有的生物包括人在内,与机器就没有本质差别了,因为他们都可以通过数据算法统一起来,甚至有可能有一天,电子算法还能超越深化算法,也就是计算机的数据主导真正的生命数据主义带来的最大震撼,是它让人类自动让渡了自己的决定权。在这之前,大家认为,数据只是智力活动这个漫长过程中的第一步,我们首先要把数据转化为信息信息转化为知识,最后把知识转化为智能智能是最终的目标。但数据主义者认为,数据的流动已经达到非人所能处理人类无法再将数据转化为信息,更不用说转化成知识或智能了。于是数据处理的工作应该交给能力。远超人类大脑的电子算法经济学就笃信数据主义。他们认为,经济机制就是收集关于欲望和能力的数据在转化为决策数据主义可以完全重新解释之前的经济学理论,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和苏联是共产主义,就不是意识形态,伦理教条或政治制度上的竞争,而根本是不同数据处理系统间的竞争。

  资本主义采用分散的处理方式,而苏联是共产主义,则是是集中式处理政治学,也逐渐用数据处理系统来看待政治机制,民主和专制本质上是两套数据和分析信息的对立机制,专制使用集中式处理,民主喜欢分散式处理。随着数据量和流通速度双提升,选举政党,国会这些制度就可能会被淘汰,原因主要是在于无法有效处理数据。如果人类整体就是单一的数据处理系统,它的产出是什么?数据主义者会说,其产出会是一个全新的,甚至效率更高的数据处理系统称为万物互联网。

 只要完成这个任务,致人就会功成身退。这种无情的数据流带来新的发明和破坏,而且不在任何人的计划控制或理解之中,没有人能真正理解全球经济如何运作,也没有人知道全球政治将走向何方,但也没有人真的需要了解这一切。那么,在这样的系统中,人如何获得自己的意义呢?答案就是加入数据流,把你的体验记录下来,上传,分享,变成数据流的一部分。在这样的世界中,人有可能优于其他动物吗?能因为人类可以把自己的体验写成文字发在博客上丰富整个数据系统人类通过数据而有意义,

 人类本身作为一个物种,已经是失去了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在数据主义当中,我们很悲哀地看到人,只是因为对数据有贡献,才有了自己的价值。数据成为了整个历史舞台的唯一主角。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未来简史》这本书的主要观点。赫拉利从历史中为我们找到找到未来的答案、线索。人类战胜了其他物种,成为了食物链的最顶端,然后又用一个又一个的虚构故事组成了一个高度复杂,却又不失灵活的社会体系。在战胜了饥荒。瘟疫和战争后,人类追求的是永恒幸福,长生不死和化身为神。生物,科技,人工智能和纳米技术的发展,为这些追求提供了可能,但是其结果却可能将彻底颠覆人文主义,人类失去自身的价值。最终赫拉利给我们提了三个问题,激发我们去思考,生命真的就只是算法吗?智能和意识究竟哪些一个才更有价值?当无意识,但超智能的算法比我们还了解自己时,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当然,我们作为人类都不希望自己最终只是一种算法而失去自身的独特价值和意义。但是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之时,我们是不是能始终把握对科技的主导权,是不是能改变赫拉利的预测,确实是今天人们值得深思的问题,好。《未来简史》这本书为你解读到这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421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