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熊 >> 黑熊的天敌 >> 4名考察队员野外失联,仅有1天食物,失联
据媒体报道:
11月13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4名队员从云南普洱市镇沅县,进入哀牢山腹地野外作业后失联。截至11月18日16时,暂未搜索到失联人员。
希望这4名考察队员们能够安全返回,也希望搜救人员能够早日找到他们。
野外失联有多危险?
对于地质学、人类学、生物学以及其他学科的研究人员而言,野外考察是科研项目中必不可缺的一环,只有亲自去野外环境下研究、采集、分析,才能够获得从实验室中获取不到的答案。但是,野外考察过程也充满了危险,尤其是需要进入到原始环境中的研究人员们。
此次4名考察队员在哀牢山腹地进行考察过程中不幸失联,由于哀牢山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植被茂盛,森林郁闭度较高,瞭望距离不足。更为重要的是,热带雨林气候会频繁发生阴雨天气,树木的蒸腾作用也会让森林成云致雾,让人们的视野范围受限,这给此次的搜救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
目前当地已经先后组织投入了搜救人员余人次、车辆余辆、卫星电话14部、无人机5架、直升机2架及相关物资、技术装备全力开展搜救,但截止到11月18日16日,仍旧没有搜寻到4名失联队员。
除了气候条件之外,地形和气温也给搜救工作带来较大难度,同时也给失联人员造成一定的威胁。
哀牢山海拔较高,其中最高峰大磨岩峰海拔高度米,在对流层中海拔每升高米,温度平均下降6℃。最近两天哀牢山最低温度在10℃左右,山顶的温度可能会更低一些。
气温较低,再加上当地从15号就开始下雨,一直持续了3天。如果4名失联队员的衣服被雨水打湿,在低温环境下将可能会面临失温风险,希望失联的队员们能够在野外找到遮风挡雨的地方,尽量保持身体干燥。
据搜救人员介绍,当地还生活着像野熊这样的大型动物。其实,如果在野外真的遇到野熊,并不一定会发生野熊攻击人类事件。
一来是因为熊是杂食动物,且素食比例较高,比如:大熊猫的素食比例几乎已经达到%,黑熊虽然肉类比例比大熊猫高,但它们吃的肉类主要是鱼类,昆虫,鸟卵,蜂蜜和小型兽类等,很少会主动攻击大型动物。
二来是因为野生熊类在生长过程中,很少与人类接触,遇到人类时它们第一反应并不是攻击,而是好奇。此时只要不激怒它们,它们就可能不会出现攻击人类的行为。更为重要的是,此次失联的是有4名队员,在人多的情况下,熊也可能会躲着人类走。
除了野熊之外,失联队员们还要面临其他野生动物的攻击,尤其是毒蛇。云南地区毒蛇资源丰富,且生活着许多毒性非常强的毒蛇。但幸运的是,蛇属于变温生物,无法在气温较低的环境下生存,而此时哀牢山地区最低气温在10摄氏度左右,已经有不少蛇进入到洞穴、石缝之中冬眠。
蛇在冬眠时没有任何反击能力,只要当天温度不是太高,即使考察队员们遇到它们,它们也没有任何攻击人类的能力。
让人担心的不只是当地的自然条件,还有考察队员们只携带了1天口粮,而现如今已经失踪了5天,在此期间他们该吃什么?
首先我们知道,人类在没有水源的情况下更为危险,幸运的是当地水源较多,而且水源地远离人类活动区,队员们应该能够找到干净水源,或者自制过滤器获得干净水源。
其次,现代医学表明,人在饥饿状态下的生命极限是7天,但是在饥饿环境下人类会出现低血糖等症状,需要及时补充能量。希望4名队员们能够在野外找到小型动物或者熟悉的植物,补充能量,留足体力等待救援。
森林环境虽然危险重重,但失联并不代表着一定会遇难。要知道的是今年4月份时,巴西一名飞行员被困亚马逊雨林之中,有水但没有食物,尽管如此该飞行员仍旧凭借着惊人的毅力坚持36天,最终获救。
野外失联如何自救?
如果在森林中与外界失去联系,如果能确定外界会救援,那么最好的策略就是留下信息指向藏身地点,然后找个安全且靠近水源的地方躲起来。尤其是下雨天,或者是气温较低的季节,以免发生失温的风险。
如果不确定外界是否会前来救援,那么学会辨别方向很重要,可以利用太阳来分辨方向,沿着固定的方向前进,直到遇到公路或者村庄,再向周围的人求救。
多说一句,原始森林环境危险重重,一旦失联搜救难度较高,所以在进入原始森林之前,最好做好充分的准备,必要时可以携带卫星手机,以免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