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熊 >> 黑熊的形状 >> 东北玉米地里,曾经发生过的趣事,一百个人
有关玉米的事情写的人已经很多了,但真正细致讲过玉米的故事的人很少。
或许,我是唯一。
作为一个地道的东北人,我是啃玉米棒子,吃玉米饼子,喝玉米碴子长大的。
一说话就带一股大碴子味,说的不只是我,是一代又一代,真正地道的东北人。
多年前,印第安人开始种玉米。
美洲大陆出现了一片片一望无际的青纱帐。
哥伦布航海不只是发现了新大陆,还把玉米种子撒遍了全球。
十六世纪,玉米被引入我国。
因为它不只是高产,能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更因为它营养和实用价值极高备受人们推崇和喜爱。
东北的黑土地和气候更适合玉米的生长。
黑土地里生长出的玉米,因其土质肥沃日照充足,棒大籽粒饱满香甜宜人,而名扬四海。
幅员辽阔的东北大地是玉米的主产区,也是一代代东北人的骄傲。
随着科技的进步,更多的玉米品种被培植出来。
玉米的家族更加壮大,五彩缤纷。
高产玉米,水果玉米,糯玉米等等品种多样,满足了所有人群的味蕾和需求。
东北人对玉米的吃法很多。
把玉米埋在灶火碳里烧熟了吃,叫烧玉米。
把玉米放在烤炉上烤熟了吃,叫烤玉米。
放在锅里煮熟了吃,叫煮玉米。
玉米面饼子,窝窝头。
糯玉米磨面后,里面放入豆馅,蒸熟后叫粘豆包,沾糖特别好吃。
玉米去皮后可碾压成,大碴子和小碴子,熬粥喝。
鼎鼎有名的东北大碴粥,可是东北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的名粥!
玉米糠和秸秆都是喂猪的好饲料。
玉米油也是食用油的主力!
在这里,我不能忘记说上一句,小的时候,妈妈总是用锅给我们炒爆米花。
那一颗颗绽放的爆米花又香又脆,是我们这些东北孩子,无法抹去的美好记忆!
在东北,玉米地这一片片的青纱帐,可是孩子们最喜欢去的地方。
他们在这里,给家里的鸡鸭鹅猪菜摘饲料,在这里捉迷藏,常常从日上三竿玩到日落西山。有时甚至忘记了采摘野菜,被寻来的爸妈胖揍一顿。
在玉米地里穿行可不是一件好玩的事。
等你回到家中,会发现自己的脖子,火烧火燎的痛。
照镜子一看,都是玉米叶刮的一道道血痕,出点汗,钻心的痛。
从七月中旬开始,玉米进入了成熟的季节。
这时的玉米地里,发生了让你意想不到的故事。
野猪进攻玉米地。
七月流火,月亮地儿下,成片的玉米地里散发出一阵阵玉米的清香。
藏身于山林里的野猪们闻风而动。
它们成群结队地窜进玉米地,成片的玉米被踩倒。
这些野猪们用他们的长嘴巴,拱食着一颗颗尚在丰满的玉米棒。
它们直吃到肚皮滚瓜溜圆,方才恋恋不舍地离开这片千疮百孔的玉米地。
这是最让玉米地主人愤怒的事件。
于是,很多玉米地里,都被埋上了捕猎野猪的架子。
而通常夹到的不是野猪,却是一些偶尔经过玉米地,其他的不食用玉米的动物,它们成了无辜的受害者。
而野猪们一般在下山一两次之后,就会往深山行进。
深山里的松树塔,才是野猪们的最爱,它们从此一去不回。
八月,玉米成熟,扒开叶片,露出黄灿灿饱满的米粒。
玉米的香气弥漫整个原野。
东北有一句谚语:“黑瞎子掰苞米,掰一穗,丢一穗”。这里所说的黑瞎子,也就是人们熟悉的黑熊。
黑熊闻风而动,它们喜欢在白天下山大摇大摆地,走进玉米地吃玉米。
黑熊们喜欢孤军奋战。
它们与野猪不同,它们顺着垄沟直立行走。
它们用熊掌上敏锐的指头掰下玉米,然后放到腋下。
由于熊的前臂很短,只能夹住一棒玉米。
熊夹着一棒玉米满意的走向森林,身后就下了一龙沟的玉米,和一串深深的脚印,甚至冒着热气的粪便。
丰收的玉米堆在大地里,像一座座金字塔,辉煌耀眼,人们欢天喜地。
家家户户的院落都搭上一层层的木架,木架上搭满了玉米,远远望去,像一座玉米搭建的城楼,故称“玉米楼”。
这些和玉米有关的,有趣的故事你经历过,听说过吗?